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草原文化在草原畜牧業發展中的作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草原作為草原畜牧業發展的根基,以及我國生態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之一,其在生態環境中的地位還是比較重要的,但是以我國當前對于草原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來說,草原的生態環境還是不樂觀的,沙化,退化的環境問題正在日益加深,這對于草原畜牧業的發展是受到嚴重影響的。在此之中,草原文化對于草原生態以及草原畜牧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對于草原畜牧業的發展應該以深入探究草原文化為基礎,通過對于草原文化的研究來探究其在草原畜牧業中發展的作用及路徑。
【關鍵詞】草原文化;草原畜牧業;作用;路徑
傳統的草原畜牧文化最主要的思想就是游牧的方式科學的利用草原,在經過了百年的實踐驗證之后可以說是一種合理的畜牧業成長方式,不論是對于草原文明還是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是有利的。草原文化是以草原與人類和諧相處為基準的,屬于一種比較樸素的游牧生態文化,草原民族堅信在草原的庇護下才能夠保證他們的生活正常發展。其主要思想包括對于草原的崇拜,對于自然的推崇,對于英雄的敬仰等等,具有著豐富的生態文明思想的草原文化對于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維持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
1草原文化對于草原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性
人類社會能夠正常發展的前提自然環境的穩定,馬克思也曾經說過,在自然環境相同的情況下,不一樣的公社會找到不一樣的生產資料同樣的生產方式也會不盡相同。在寬廣的大草原上草原民族創立了獨特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礎上成就了草原文化,正是這種近千年形成的文化使得草原人民對于草原的崇拜與草原共生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1]協調人與動物,動物與草原,草原與草原之間的關系是草原畜牧業與草原文化之間的根本關系,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宗教信仰都會對草原畜牧業的發展形成影響,在草原文化中,草原是草原人民的守護神,是草原畜牧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2草原文化對于草原畜牧業發展的影響
由于草原民族發展的基本方式是通過游牧以及打獵為主的,這種生活方式為草原人民形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價值觀念,這可以從草原人民的風俗習慣、民族信仰中得出結論。例如草原人民的居住地——蒙古包,對于草原上的綠色植被造成的傷害可以基本為零。還有草原的專屬交通工具——馬,馬的蹄子對于草原的踐踏完全不計現在車輛對于草原傷害的多。除此以外,草原上的經典牲畜,馬、牛、駱駝、山羊、綿羊,都是草原先民經過實踐的篩選將適應性強,有著良好體力的動物馴化成為了家畜的,是通過了惡劣的自然環境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這在草原的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草原民族長期的對于草原文化的推崇,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們對于草原除了有敬畏之心還擁有著對于草原的感謝之情,對于草原的熱愛,對于自然的恩賜的感激,對于自家的家畜的愛護,以及對于草原生態的維護都是通過多年的草原文化流傳下來的。草原人民對于草原的熱愛與感激一直存留在草原民族的日常生活當中,比如在草原上有著流傳已久的諺語,花朵是草原最美的裝飾品,但是如果沒有了牛羊,草原也會變得空虛。在對于草原的可持續發展與保護過程中,草原人民的生態觀念一直都存在著,草原文化不論是在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中,還是在人們的生態意識宗教信仰里面都有著濃厚的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這對于草原的畜牧業能夠可持續發展,草原生態文明的建設有舍非凡的意義。我國的草原文化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高原地區內,由于生態環境惡劣,草原先民在就養成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慣,同樣也養成了游牧輪牧的生產生活方式,通過觀察牧草的生長情況選擇在不同的草場進行放牧活動,這樣在能夠保障牲畜的正常成長的同時也能夠對于草場進行一定的休養生息的時間,所以這種放牧方式是的游牧民族很快速的將草原的生態觀景適應了下來,也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念。[2]在近千年的發展過程當中,草原上也在流傳著不成文的法案,比如,在草還在生長的時候進行放牧要將放牧者的家畜進行懲罰,看到草原起火而無動于衷的人要懲罰他的牲畜等等。
3草原文化下草原畜牧業發展困境以及解決途徑
由于人口數量、自然資源以及生態環境之間不斷的互相影響制約著的。同樣由于草原文化的是生存環境太過惡劣人口數量較少,導致許多自然資源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政府為了能夠加到對于草原的開發,遷入了大量的人口從而影響了自然與人類生活方式之間的平衡導致了草場退化,沙化,水資源短缺的嚴重現象。為此,需要將后遷入到草原上的居民進行草原生態價值觀念的培養,提高人們對于草原生態文明的保護意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草原生態文明的現代草原發展觀念,使廣大草原居民能夠有著自覺的保護草原的意識。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在受到了農耕思想的影響下,將大量了草原開墾成為了耕種地,在原本不適合莊稼生產的土地上進行了農耕生產。一九四九年后,內蒙古的草原上就出現過三次開墾的高潮,這些錯誤的政策導致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急劇下降,草原上的生態出現了嚴重的退化。這就要求大量的被錯誤使用的土地要進行退耕還林還草的工作,是草原文明能夠回到草原畜牧業當中來。
4結束語
草原文化始終都是要以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發展為主體的,而草原畜牧業可以通過草原文化有著良好的發展道路,因此,對于草原生態文明的發展問題,應該先保護草原文化的發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展草原的畜牧業。
參考文獻
[1]李曉煥.論草原文化在草原畜牧業發展中的作用及路徑[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22):285-287.
[2]塔娜,圖雅,明月.試論草原文化傳承與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12):53-57.
作者:伊麗 劉鳳蘭 呼和 田福英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農牧業局草原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