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畜牧獸醫領域生物技術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目前社會環境污染的情況日益嚴重,千變萬化的禽畜類疾病時有發生,給畜牧養殖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挑戰。當前通過采用生物技術可以解決畜牧獸醫領域的一些問題,為畜牧獸醫領域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
1生物技術的內涵及禽類遺傳資源的保護
(1)生物技術的內涵。
生物技術又稱生物工程,是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興起的。一般認為生物技術是以生物學(特別是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和細胞學)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學科的科學原理,充分運用分子生物學的最新成就,其主要包括發酵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具有較大的潛在價值,能夠為人們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禽畜類遺傳資源的保護。
我國畜牧業的歷史發展悠久,資源豐富,創造了許多具有獨特特色的地方禽畜品種,是禽畜遺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目前所培育出來的地方禽畜品種具有育種能力和免疫力強等優點,但是也存在生長周期長、經濟效益低等問題。隨著禽畜品種的融合,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禽畜數量正在降低,甚至消失。因此為了保護好禽畜類遺傳資源,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已經迫在眉睫。
2生物技術在畜牧獸醫領域的應用
(1)應用于禽畜育種。
生物技術運用于動物育種主要采用的是轉基因技術、DNA技術和動物克隆技術。之所以將生物技術運用于動物育種是因為傳統的育種方式存在孕育周期長和育種質量差等問題,而且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育種品種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重視。采用生物技術可以大大縮短孕育周期并且可以提升育種的質量。例如可以通過生物技術提取具有特種功能的單個基因或者基因簇插入其他生物的基因中,通過觀察對比選擇出達到標準的樣本。最早將生物技術運用于禽畜育種的國家是英國,通過對禽畜育種的成功實驗,讓其在各個領域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也推動了生物技術在畜牧領域的發展應用。
(2)應用于操控禽畜生產。
利用生物技術操控動物的生產主要就是通過生物技術干預動物原有的內在環境系統。通過對這兩者的干預,可以使禽畜的機體向人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比如說通過生物技術人工合成的生長激素,可以起到和動物天然生成的生長激素同樣的作用。這樣就可以促進禽畜生長,并且不會對禽畜產生不良的影響,而且還可以降低禽畜的采食量,起到節約飼料的作用。因為生產的人工激素和動物自身所帶的激素是相同的,所以也不會對人類產生不良影響。通過操控禽畜生產,大大提升了禽畜的數量和畜牧業的收入,推動畜牧業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3)運用于飼料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我國一直存在禽畜類飼料資源短缺的問題,通過將生物技術運用于飼料資源的開發上,擴大蛋白質飼料,提升飼料的營養價值,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也可以推動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通過生物技術將不含或者少含蛋白質的飼料培育成富含蛋白質的飼料是當前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蛋白質飼料短缺已經是世界性問題。在中國進行單細胞蛋白的生產主要是通過飼料螺旋藻蛋白質以及酵母,而秸稈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副產品,通過發酵技術可以將秸稈生產出具有優質粗蛋白的飼料,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4)運用于禽畜疫病的預防診斷。
將生物技術運用于禽畜疫病的預防和診斷中效果顯著。傳統的畜牧養殖都是采用物理化學手法消滅病原,這樣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常常會由于環境不達標等問題導致免疫效果失敗。而隨著近幾年生物技術的發展和基因工程疫苗的進步,將生物工程技術用于禽畜疫病預防的應用越來越多,比如目前開發出來的新型疫苗口蹄疫疫苗、狂犬病糖蛋白亞基疫苗等。將生物技術運用于疫病預防診斷主要就是利用DNA重組技術,提升免疫效果,制備疫苗,比如目前應用于疫病診斷的限制酵分析法和核酸探針法等方法都已經有效地應用在疫病診斷中。
3小結
生物技術是新興的高科技技術,需要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目前的一些技術尚未成熟,仍然需要不斷地實驗,將生物技術運用于畜牧獸醫領域是近幾年才提出的,通過生物技術可以對畜牧業的飼料資源、疫病診斷預防和禽畜的育種等方面作出貢獻,同時這也是發展畜牧獸醫的必經之路。所以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畜牧業的發展。
作者:康文廣 單位:吉林省東遼縣凌云畜牧獸醫工作站
參考文獻:
[1]麻姝然,王團芳.生物技術應用于畜牧獸醫領域的實踐探索[J].科學種養,2015年2期.
[2]王永林,武勇,趙卓.新型納米佐劑用于口蹄疫O型、AsiaⅠ型雙價滅活疫苗的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2010年5期.
[3]池勝碧.應用生物技術生產綠色食品[J].科學種養,201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