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態農業旅游與農業經濟發展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生態農業旅游能夠拉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憑借優秀的農業資源和農村文化,幫助更多的農民實現脫貧致富,但是當前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還面臨諸多問題。因此應不斷推進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實現產業升級,優化農村資源開發,同時不斷豐富生態農業旅游產品和內容,從而尋求更加寬廣的發展路徑,進而帶動農村地區實現經濟發展。
關鍵詞:生態農業旅游;自然環境;農村文化;經濟發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通過旅游這種方式放松身心,而生態農業旅游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新穎的旅游體驗。與此同時生態旅游還能夠促進我國農村的開發力度,挖掘農村的文化資源,幫助農村實現脫貧致富。岫巖縣有著濃厚的農村文化底蘊,更有著悠久的滿族文化歷史,因此具備開展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的潛力。在其發展的過程當中,生態農業旅游給岫巖縣帶去了更多的客源,不僅實現了當地民俗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同時更有力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1生態農業旅游與岫巖縣
生態農業旅游主要是指立足于農村,挖掘農村現有的自然資源,環境資源,以及農業文化資源,開展多樣化的旅游形式的綜合活動。生態農業旅游形式較為多樣,既可以游山玩水,也可以開展農家樂或是野外采摘等旅游項目。所以生態農業旅游形勢完美的將農業文化、自然環境以及旅游項目相結合,這種健康且綠色的旅游形式在現代人們的眼中頗為新穎,因此也廣受好評。生態農業旅游能夠拉近游客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并且能夠深刻感受到自然環境和農業文化的魅力。岫巖縣具備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基礎。岫巖縣位于遼寧省的東南部,以滿族聚居而得名,在這里農業文化與滿族古典文化實現了完美的融合。岫巖縣有著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旅游資源,如岫巖玉、龍潭灣、清幽谷、三圣殿,以及大片的耕地、林地和山野地區,清泉幽谷,因此發展旅游業的稟賦極佳。
2岫巖縣開展生態農業旅游的意義
岫巖縣雖然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農林資源,但其經濟發展卻相對落后,引入巨額資本進行大型旅游項目投資并不現實,因此利用其本土資源和優勢開展生態農業旅游,為該地區居民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和經濟收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岫巖縣自然風景秀麗,東北文化和滿族文化特點明顯,所以開展生態農業旅游可以使這一地區的優秀文化得到更加深入的挖掘,有利于文化方面的發展與傳承。
3岫巖縣開展生態農業旅游的問題
岫巖縣開展生態農業旅游,確實為當地帶去了更多的經濟收益,但同時在開展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第一,生態農業旅游項目老舊。在岫巖縣的生態農業旅游項目中,主要是以登山和果實采摘為主。采摘完果實之后,可以到岫巖當地的農家樂當中去品嘗滿族美食,但是這種發展模式一直都是主流,沒有更加新穎的旅游項目開發,所以久而久之難免使得游客失去興趣。第二,生態農業旅游缺乏環境保護措施。對于岫巖縣來說,有些旅游項目在開發時忽視了環境保護,盲目的開發利用資源而不加以約束和限制,容易使得一些資源難以為繼,甚至會對資源造成永久性破壞,產生難以短期恢復的、深遠的影響。第三,生態旅游未形成產業結構體系。現階段岫巖縣的生態農業旅游發展較為零散,沒有形成產業結構體系,在整個旅游鏈條當中單純集中于吃、住、游,而購物和娛樂方面則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4岫巖縣開展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對策
第一,開展多樣化生態農業旅游項目。岫巖縣應結合滿族特色文化以及歌舞活動開展娛樂項目,以豐富游客的游覽體驗,形成吃住玩一條龍的新型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發展模式。第二,加大環境保護監管力度。應在開發和利用的同時進行修繕,同時開展文明旅游活動,倡導游客愛護環境。只有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才能夠使生態農業形成循環發展模式,給岫巖縣帶去更多的經濟收益。第三,加速旅游產業結構體系的完善。岫巖縣的旅游產業結構打造應注重加強購物和娛樂項目,可以將該地的玉石文化融入到旅游項目中。這不僅能使旅游項目更加完善且逐漸形成旅游鏈,還能拉動當地玉石產業實現銷售化規模,進而創造更多收益,促進當地農業和商業雙向發展。岫巖縣有著秀麗的自然風光,同時更有著悠久的滿族文化和玉石文化,這些都是該地區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有利條件。雖然現在還存在著一些發展問題,但是在未來該地區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發展模式,建設更多的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項目,必將會顯著的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來源,加速脫貧進程。
作者:張帆 于欣冉 單位:沈陽工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