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推廣人員發展農業推廣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農業推廣人員的服務工作
農業信息的收集者。農業推廣人員,要綜合分析當前生產和經營的各方面信息,利用更好的推廣渠道進行信息的傳遞和推廣。農業推廣的信息主要包括農業生產經營與管理信息、農業科技信息、農業市場經濟信息、農業政策與法規信息等。然而,中國的農業發展進程緩慢,信息搜集和整理難度較大,對農業傳播的人才培養缺乏經驗。這無疑會造成信息的缺失和推廣機制的緩慢,要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關系著農業推廣工作的成敗與否。
(二)農業推廣人員的創新工作
1.農產品市場化的建設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品市場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一表述不僅明確了未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所在,更對市場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重新定位,是市場與政府關系認識上的一次重大理論突破。
2.農業推廣管理機制的運營者。
中國與西方先進發達國家間在農業推廣方面的差異很大,究其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農業推廣和管理機制。近年來,中國積極學習美國農業推廣的教育和模式,在眾多高校開設農業推廣的教育課程,旨在培養更加優秀的農業推廣人才。
二、農業推廣人員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農村自然環境的難題
1.農村環境惡化與發展落后。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要實現從大國到強國的轉變,就要立足于中國農村的實際情況。首先,中國農村發展緩慢,農民占據著主要人口。要實現農業傳播的發展,要實現中國農業的現代化,要立足于農村最基本的實際。
2.農村勞動力外流。
近年來,農村勞動力外流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分析來看,最主要的是原因是農民增收的問題。中國農民歷來以種植業為主,農民收入雖逐年提高,但是增長幅度很小。農村勞動力流失是阻礙農業傳播的一大難題,也是影響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難題。
(二)農業推廣對象的難題
1.農民受教育水平低。
農村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政府政策和財政支持的力度比較有限。農村教育設施的建立和學校的開辦,主要依賴于個人的捐款和政府的資金。農業傳播的對象是廣大農民,但是農民的教育和能力與農業傳播的要求不能對稱,從而影響了農業信息的傳播和農業科技的利用。
2.農民自身思想的局限性。
農民對新事物的接受較為緩慢,對于機械的使用較少,農業生產主要依靠自身。然而,自給自足的思想已經不再適合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要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就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的思想,讓廣大農民理解農業現代化,調整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的思維模式,充分利用農業傳播的信息,實現增收和增產。
三、促進農業推廣人員開展工作的相關對策
(一)社會宏觀因素的改善
加快我國農業推廣人才的培養,應從三個方面做起:第一,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稀缺,需要加快培養一批這方面的專門人才;第二,高等院校要盡快開設有關農業推廣的學科和專業;第三,大力發展中等農業教育和農村職業技術教育,提供更加充足的人才儲備。
1.加強農民的文化教育。
廣大的農民接受信息和教育的媒介主要是電視,因為比較直觀易理解,這種現象也反映了我國農村受眾的教育水平仍然很低,教育是一個長期目標,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地區發展水平息息相關,要發展經濟,就需要首先完善農村的教育,讓廣大的農民接受到正規的教育,發展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目標,并且教育所能產生的效用時間周期長,但是這是一種減少信息傳播阻礙的有效途徑
2.加大農業科技的推廣力度。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可利用更加快速地利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手段,同時在農業推廣人員的配合下,發揮廣播、電視、雜志和報紙等傳統媒介的傳遞作用,構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立體交叉的農業推廣服務體系。
(二)農業推廣人員自身因素的改善
建立現代化的農業推廣體系,要借鑒國外成功經驗,解決我國農業推廣工作中難題。農業傳推廣員要敢于創新思路:認真學習新型推廣和服務體制。同時,內因決定事物發展和變換的規律,要立足于農業推廣人員自身因素的改善。只有以此為重點進行提升和改善,著力于農民群眾的根本需求,才能實現整個農業推廣工作的持續健康穩定。
(三)發揮農業推廣組織的積極作用
農業傳播組織在當今農業推廣工作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二十世紀以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為實現農業推廣工作的加速和普及,需要將相科研院校、農業推廣工作者等專業人士召集起來,組織年會,創辦協會,從而募集農業發展基金,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科研院校應推進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和培養,建立農業傳播教育的培養體系,使得農業推廣成為一個獨立的教育和科研領域。
作者:王振 單位:山東理工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