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業科技保密工作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農業科學技術保密工作是國家科學技術保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農業科技保密工作的特點和內涵,針對農業科技保密工作存在保密意識不強、保密難度加大、保密條件不足、保密法規不全等問題,提出了科技保密、人人有責的理念,并從增強保密意識、落實保密責任,加強硬件建設、改善保密條件,加強制度建設、規范保密行為,加強專利申請、注重產權保護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農業;科技;保密;思考
黨的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各行各業都應該有新作為新氣象。中國農業歷史悠久,農業科技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有些領域在國際上是領先的,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廣度拓寬、深度加大,創新型國家實施力度增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推進,農業科技必將迎來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在高度開放和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工作,農業科技保密工作必將迎來新的挑戰,農業科技保密工作也要適應新時代、展示新作為、開創新局面、呈現新氣象。
1農業科技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科技保密即保守科學技術秘密,科學技術秘密包括國家科學技術秘密和商業科學技術秘密。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秘密是國家秘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人員知悉的科學技術成果和科學技術事項。農業科學技術是國家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所稱的農業科技保密特指保守國家農業科學技術秘密。國家是高度重視科技保密工作的。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科技保密法律體系建設,積極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科技保密法律法規,初步實現了科技保密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國家科技保密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目前中國已經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構建了科技保密法制的初步框架。二是各部門、各地方根據中央和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強了對本部門、本地方科技保密法規制度的建設,客觀上對加強分級管理,強化科技保密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如2015年科技部和國家保密局修訂出臺了《科學技術保密規定》,1997年原國家科委制定了《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加強了科技人員流動中的秘密保護;1998年原國家科委、國家保密局聯合了《國家秘密技術項目持有單位管理暫行辦法》,強化了對國家秘密技術持有單位和涉密人員的要求及管理措施;1998年,科技部、國家保密局、外經貿部聯合頒布了《國家秘密技術出口審查規定》,發揮了防止國家秘密技術隨意出口和交流的作用;2000年針對政府機構改革后科技保密工作在機構、隊伍、經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科技部和國家保密局聯合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科技保密工作的若干意見》;2002年科技部了《對外科技交流保密提醒制度》,并提出建立對外交流的科技保密預警機制。農業部等相關部門也結合行業科學技術的特點,于1998年制定了《農業科學技術保密規定》。農業科技是農業產業的內生動力,農業科技保密涉及到民生之本、國之根本、社會穩定之本。中國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悠久的農業發展史,也蘊藏著獨特的農業生物資源和農業科技秘密。中國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約18%人口,農業科技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家開展農業科技保密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使農業科學技術及物化產品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技術優勢,以增強國家在國際上的農業科技競爭能力[1]。通過在一定時空范圍內進行農業科技保密工作,換取農業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可使農業科技成果發揮更大更好的綜合效益。
2農業科技保密的內涵
農業科學技術是國家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農業科學技術中的國家秘密(以下簡稱農業科技秘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科學技術保密規定》,農業部專門出臺了《農業科學技術保密規定》。農業科技秘密是指為了國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時空條件下,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對含有國家秘密內容的農業科學研究活動及其成果,有針對性地采取保護性措施,只限一定范圍人員知悉的農業科學技術事項。農業科技保密則是保守農業科技秘密的活動過程,包括農業科技活動的全過程。農業科技保密工作既要保障農業科技秘密的安全,又要有利于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有利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農業科學技術保密應當突出重點,確保重要農業科技秘密的安全,有控制地放寬一般農業科技秘密的交流與應用。農業科技保密主要涉及以下內容。一是重要的農業生物資源。中國有豐富的農業生物資源,尤其是含有特異性狀的農業生物資源,是未來農業的物質基礎;二是前瞻性戰略性規劃;三是重大農業農村發展政策和改革措施等;四是重要的農業數據和科技檔案;五是對國家權益影響較大的關鍵科學技術、經驗技巧、工藝訣竅、數據配方等;六是其它需要階段性保密的農業科技事項[2]。
3農業科技保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家是高度重視農業科技保密工作的,加快了保密法規和體系建設,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3.1保密意識不強
農業具有長周期性、公益性、開放性等特點,從事農業科技的工作者科技保密意識都相對薄弱,習慣于免費推廣,甚至還要帶著推廣經費去推廣自己的技術。另外,還有人認為農業是一個傳統產業,相對其它產業又是一個落后的產業,沒有什么值得保密的。有些特異資源的價值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有時候不小心隨手就送人或被人有意拿走了,等等。申請品種權保護的品種被侵權后,因為侵權主體多數是農民,往往也不了了之,又進一步淡化了保密意識,最后就形成了國家拿錢,科技人員做研究,成果無償推廣的局面。
3.2保密難度加大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全球一體化已是大勢所趨了。原來保密基本靠鎖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人員高度流動的時代,再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又進入了一個自媒體的時代,保密的難度越來越大。還有就是隨著人員流動性變大,出國或在外企就業也都是常態,很多技術也就隨人員變動流失了。
3.3保密條件不足
由于保密難度越來越大,對保密的條件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對農業科研單位來說,目前還缺乏固定的專項投入,如網絡的物理隔離,內外網分開等都沒有專項支持。日常郵箱也往往都是免費的,內部需要專門服務器的也往往做不到,田間防護設施簡陋也會造成技術泄密,等等。
3.4保密法規不全
雖然國家出臺了一些保密方面的法規,但還有差距,有些法規雖然有了,但時代背景不同了,修訂工作也跟不上。具體實施細則方面還有待加強,法規覆蓋的廣度和深度都還不夠。各部門、各單位配套的辦法也不全,不利于具體實施,等等。
4做好農業科技保密工作的建議
農業科技保密既有法定意義上的保密,也有一般意義上保密。法定意義上是指按法定程序定密后的技術秘密。一般意義上保密是一個相對保密概念,每個單位都有一些相對保密的事項。云南省地處邊疆,區位特殊,國家要求云南省要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成了改革開放的前沿。既要在開放環境中發展農業科技,又要在開放的環境中做好農業科技的保密工作,使命光榮,但任務艱巨。根據農業科研單位和農業科技的特點,提出如下建議。
4.1增強保密意識,落實保密責任
農業科技保密工作是國家科技保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農業科技工作者及相關人員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有農業科技保密工作人人有責的思想。單位是責任主體,單位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所有人員都是直接責任人。不能認為保密是單位的事,是領導的事,是少數幾個人的事,要加強人員培訓和法規的宣傳貫徹工作,形成有機構管,有專人管,有全體職工參與管,齊抓共管,人人有責的體制和機制。
4.2加強硬件建設,改善保密條件
農業科研單位要把保密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到重要議事日程,除涉密的設備需按要求配備外,內外網一定要分開,要有自己的自動化辦公系統和郵件系統,專用服務器也要與一般的服務器分開。加強實驗室和田間設施條件建設,改善監控和防護條件。
4.3加強制度建設,規范保密行為
作為基層單位,要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自己的規章制度和實施方案,來規范農業科技保密的行為。
4.3.1建立“一崗雙責”保密責任制度
科技保密,人人有責,廣大科技人員就是保密工作的一線人員,一定要增強保密意識,尤其是在對外交流或參加學術活動或發表文章時,都要有保密意識。為了進一步增強保密意識,單位要建立和推行保密工作“一崗雙責”制度,職工入職時就要簽訂保密協議,這樣做一方面可增強職工的保密意識,另一方面也明確了職工的保密責任。
4.3.2建立農業生物資源管理制度
云南農業生物資源豐富,涉及到生物資源收集保存和種質創新(品種及中間材料)的內容,單位要建立農業生物資源管理辦法,要建立嚴格的“出入庫(圃)”制度,要有專門機構和人員管理資源的對外交換,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執行。
4.3.3建立全過程的檔案歸檔制度
科研單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建立全過程的檔案管理,從規劃立項,到獲得成果的全過程,都應該有檔案記載。對于百年老店的科研單位,檔案就成了單位的生命線,要建立嚴格的檔案管理制度,既要包括科研活動的全過程,也要包括不同形態的檔案,如紙質的、實物的、聲像的、電子的,等等。有條件的單位,應建立電子檔案同步備份存儲系統。同時,還要有檔案保密方面的措施。
4.3.4建立離崗離職保密制度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科技人員,尤其是高層次人才,都成了“世界公民”,流動性越來越大,科研單位都成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要保持科研工作的連續性,保護單位的利益,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單位也要有這方面具體的離崗離職保密規定,適應在開放流動的環境中開展科學研究,并做好單位的科技保密工作。
4.4加強專利申請,注重產權保護
要做好農業科技保密工作,需要增強保密意識,建立各種保密制度,這些工作都是需要的,也是會有效果的。在實際工作中,最好是將能夠形成知識產權的內容,通過新品種保護、各類專利申請的方式來保護。需要的話,新品種可以到要應用的國家申請保護,專利還可以做“專利的國際申請”等。一旦有侵權發生時,還可以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農業科技保密是國家科技保密工作的重要內容,事關中國農業的發展,要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認識農業科技保密工作重要性。根據農業科技保密的內涵,堅持問題導向,多措并舉,樹立農業科技保密永遠在路上的思想,把農業科技保密工作作為科研單位日常而長期的工作,堅持不懈地抓下去[3]。
參考文獻:
[1]張來武.加強科技保密管理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保障[J].保密工作,2014(12):12-14.
[2]袁興福,趙光,劉鳳云.對當前強化農業科技領域保密的幾點思考[J].遼寧農業科學,2002(3):33-34.
[3]田樹萍.談新時期林業科技保密工作[J].保密科學技術,2012(1):41-43.
作者:和潭 和壽蓮 余三妹 單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