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機械維修培訓下農業機械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在工作中牢記“為人民服務”
在以前,從事農機的維修培訓工作的從業者大多數存在著一種敷衍了事、“混日子”的心態,他們總是以為有著事業單位的編制,只要到退休就行了,抱著這種心態,才是我國農機的維修培訓行業長期得不到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培訓人員要充分理解現時國家對農業機械維修培訓行業的支持與鼓勵,改正以前的那種不正確的心態,戒驕戒躁,增強職業使命感,就像黨的章程中寫的那樣:自覺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農機的維修培訓工作,讓人民充分享受到現代化科技給他們的生產工作帶來的便利。
2努力提高培訓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思想道德水平
在現代的生產實踐活動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人的能動作用的重要性,在農機的維修培訓工作中,也要重視培訓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思想道德水平,在這一層面上,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是相關的培訓機構,需要培訓機構對培訓教師的資格審查作出一定的標準,堅決杜絕一些依靠裙帶關系蒙混過關的。其次,對于已經取得資質的培訓教師,也要嚴格要求自身,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與專業素質,要緊跟科技的最前沿,不能出現農民向教師提問,教師卻一問三不知的情況。同時,教師也要重視相關的實踐,要定時、定量地深入到田間去,充分了解農民在農機的維修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努力地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來幫助他們解決之;最后也要求教師需要有一定的吃苦耐勞以及耐心,因為經常深入到田間,這是一份苦力活,沒有一定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堅持不下來的,同時,受不了這樣的艱苦條件也是我國的農機行業人才流失相當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次,需要從事農機維修管理的教師具有一定的耐心,因為其培訓對象是農民,大多數都沒有太高的學歷,因此對機械行業的知識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重復的工作很多。
3相關人才的短缺
雖然我國的許多的高等院校開設了機械專業,機械方面的人才短缺并不嚴重,但是許多畢業生不愿意從事相關的農業機械的工作。歸根究底,是他們受不了農村地區的艱苦條件,這一點在上文也有提到,這就造成了農業機械的維修行業的人才青黃不接的現象,更不用說相關的培訓工作的開展了,師資力量實在是少得可憐。其次,現在已在編的農業機械維修培訓的人員,其普遍具有較大的年齡與從業經驗,許多人都是從上世紀工作到如今,但是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許多農民拋棄了原來的手工作業的方法,轉而購買一些現代化的機械工具來代替人工勞作,但是許多從事農業機械維修的師傅的知識都還沒有更新到這一代的機械,因此在實踐與知識的結合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口。這也是阻礙我國農機行業的維修培訓的發展的一大原因。
4教學過程中的難點
在上文中有簡略地提到由于農業機械的維修培訓對象是農民,他們之中普遍都沒有太高的學歷以及相關知識的培訓,有的甚至都沒有上過學,因此,在培訓人員傳授知識時可能會出現農民朋友無法理解甚至難以理解的情況,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情況。這就要求相關的培訓人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以及充分的耐心來進行相關的培訓工作。
5相關人才的培訓周期以及耗費嚴重
前文提到,農機的維修方面的人才缺口嚴重,于是有部門想到可以直接從社會上招收人才進行培訓再上崗,但是現實的情況很殘酷,因為培訓的周期太長,即時是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也無法在短期內學完全部的知識,而且培訓的過程中需要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會使用并且損耗大量的機械,相關的資金配套也是一個在短期內無法解決的難題。鑒于種種困難,在現階段,在短期內培訓出一個合格的農機維修培訓人員是相當不現實的。
6積極變革教學模式
筆者在經過調查發現,雖然我國的農機維修培訓工作已經開展多年,但是這么多年來,其教學模式幾乎沒有改變。農業機械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完全不能適應這一套老舊的農機維修管理培訓體系。因此,相關的培訓教師需要積極改進相關的教學活動,結合實際,對教學內容作出適當的刪減與增加,刪去那些已經被淘汰的機械知識,增加一些目前正在流行以及廣為使用的機械維修的知識,這樣才能達到培訓的目的,才能真正地“為人民服務”
7總結
隨著我國的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農機行業一定會再次得到質的飛躍,因此,就要求培訓人員在教學的同時不斷對自身提出要求,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同時,筆者也在這里號召相關的學生以及對此行業有興趣的同志,不要怕苦怕難,因為這是一門能夠真正服務人民的行業,投身其中,才能真正發揮自身的價值,才能為祖國的建設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王昊 單位: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農業機械化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