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管理制度混亂
隨著近年來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業科技管理的主體不明確,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受到影響,有些地方農機工作甚至空白。另一方面農機推廣體系仍是計劃經濟管理模式,推廣人員觀念落后,缺少危機意識,不明確工作職責所在,同時廣大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偏低、經營規模小、收益低,對采用高科技的熱情商,也難以適應農業新技術、新機具的發展要求。
(二)推廣人員素質偏低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因此,發展農業生產離不開專業技術人員的推廣,所以從事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需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然而調查顯示,全國推廣人員中,縣級農機推廣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僅占67%,初中以下無專業知識的人員占16%,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僅占總數的10%,可見推廣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專業知識薄弱、思想陳舊老化,后備力量不足,限制了推廣工作的開展。
二、如何將農業機械化技術進行推廣
(一)轉變農機推廣服務觀念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是改造傳統農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因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機械化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因此,要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教育是根本、科學是關鍵、人才是重中之重。所以,首先農機推廣人員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農業發展新階段中的地位,支持和鼓勵農機推廣人員采取繼續教育、業務培訓、外出考察學習各種形式,增強農機推廣人員為“三農”服務意識和服務本領,進一步優化推廣人才結構。其次,對于政府有關部門來說,要積極加強對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地方人才儲備庫,讓高校與科研院所等部分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隊伍。
(二)加強機械技術推廣宣傳力度和培訓力度
積極探索農機農藝相結合的新路子,做好政策推動與示范帶動,大力推廣與優化服務相結合。機械技術推廣宣傳的對象不僅僅是農民,更重要的是對縣、鄉、村各級政府加強宣傳,鼓動他們對該技術項目出臺政策引導扶持,進行專項資金支持。另外,可以現場推廣,從市、縣、鄉鎮甚至村莊,層層召開現場會、演示會,大力示范推廣新機械化技術。要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現代傳媒手段,采取專家講座、開辦專欄、制作專題節目和幻燈片等形式,大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結合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使機械技術得到不斷的推廣與發展,帶動我國城市和農村的機械工業的發展,同時帶動我國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要創新,要發展,只有機械技術不斷得到推廣,更多的人了解先進的機械技術,能運用機械技術去創造生產,我們國家的機械工業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我們國家的機械工業的發展水平才能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在國際上才能與發達國家相抗衡,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總結
當今的世界經濟是一個國際化信息化的全球經濟,新科技革命蓬勃發展,中國的農業機械技術對農業生產的貢獻也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必須把握機遇,吸引資金,創新技術,與國際經濟融合,跟上信息化全球化趨勢,揚長避短,強化農業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產增收;促進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提高,轉移農村勞動力;使中國的機械工業升級創新、再度輝煌。所以我們應大力推廣農業機械技術,勇于開拓創新,構造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的農業科技新體系,為建設一個生機盎然的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作者:劉玉萍 單位:九臺市東湖鎮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