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業機械管理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的進一步提升,我國已全面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在此背景下,為快速實現中國復興夢,必須要全面轉變經濟結構,確保經濟持續穩定上升,這正是十八大提出的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發展農業過程中,只有通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強化農業機械化管理及農業機械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才能真正促進我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然而,在落實具體工作過程中,卻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我國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礙。因此,針對當前我國農業機械管理及推廣農業機械新技術的應用問題展開深入研究,以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機械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農業機械管理;農業發展;問題;措施
0引言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而在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農業機械。以現代農業機械的應用價值為研究對象,在闡釋了現代農業機械管理問題的基礎上,對提升我國農機管理水平的建議及推廣應用農業機械新技術進行了深入闡述。
1現代農業機械管理
1.1農業機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農業機械化意識淡薄。在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具體實踐當中,由于許多農業機械都是大型設備,需要投入的資金比較大,且回報周期很長,致使很多農民不愿意在大型設備的采購及保養上投入過多資金,再加上很多農民自身文化素質不是很高,根本不具備完善的機械化應用技能,而機械管理部門也無法及時給予有效的技術指導,使農業機械損耗較大,大大縮減了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如此便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農民的采購意愿不強烈。有些地區因為經濟發展滯后,根本沒有專業的機械管理團隊,致使該地區應用機械管理時無法得到有效的后勤保障,盡管有些地區已設立了專門的機械管理服務部門,但部分管理人員并沒有將自身的責任落實到位,對于機械的使用和管理力度不大,導致在使用農業機械設備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損耗,威脅到農業的正常生產。(2)農業機械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對于農業機械管理工作而言,其本身屬于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必須要進行大范圍的協調,同時還離不開地方政府的積極配合,才能有效保障農業機械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在管理農業機械設備實踐當中,有些地區的政府部門雖然已高度提升了思想認識,并能夠積極地將相應的資源深入到農村,加強了與農民的溝通工作,也采用了統一調度的方式對農業機械進行日常維護和保養。但大型機械設備往往需要耗費大量資金進行維護保養,而很多農民在這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沒有對農業機械進行有效的管理,使其無法真正發揮出應有價值,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高要求。
1.2加強農機管理水平的建議。(1)建立健全農機安全管理服務體系。切實提高農業機械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農機安全服務體系,確保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性,并通過建立監理機構的方式加強農機的應用與管理。同時,監理人員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全心全意幫助農民有效檢查機械設備的安全性,尤其要加大人員、設備以及經費上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出管理團隊的實際價值,保障農業機械設備的生產安全性。(2)進一步加強推廣農機技術和教育工作。盡管我國國土面積廣袤,但全國南北地區地理環境差異較大,故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推廣農業機械設備應用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要尊重這種差異性,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推廣機制,確保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管理更具有科學性。此外,還應加強農村地區機械設備的教育培訓工作,有效提升農民機械設備操作技能,使他們都能夠熟練使用各種農機設備。(3)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在發展農業過程中,各地區應根據不同情況有效調整產業結構,一方面加強現有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力度,另一方面還要積極研發適應當地條件的新型機械設備。例如,我國西北部地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應加強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力度,利用有限耕地來發展適合當地特色的農業。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各地區的不同地形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配合使用農業機械設備,有效提高農田生產效率,還應積極向農民宣傳農機相關知識,引導他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探索出更符合當地環境的耕種方式,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以此進一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農業機械新技術推廣應用研究
2.1農業機械新技術應用和發展的重要性。農業機械新技術應用和發展意義重大,首先,它能夠明顯提升農業機械的運作效率。過去很多年,在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當時的很多機械設備無法有效識別農作物的位置,例如,受到大風或暴雨的影響,小麥和玉米倒伏嚴重,在運用這些設備進行收割時,很容易被遺漏,造成大量的糧食浪費,而積極研發新型農業機械設備,并將其推廣投入使用,就可以有效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機械的作業效率。其次,還能夠有效降低農業勞作量,帶動地區經濟的穩定發展。過去,我國的農業生產必須依靠大量的勞動力完成,而農業機械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就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種植與收割的自動化程度,大大降低了農民群眾的勞動強度,解放了勞動力,而這部分人員又可以投身到其他行業發展,這對于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2.2農業機械新技術的應用。(1)計算機視覺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其應用范圍也得到進一步拓展。作為一種以圖像處理為基礎的科學技術,即計算機視覺技術被應用于農業機械設備之中,該技術不僅能夠對農產品進行科學的分級,還能夠協助機械開展精良化播種與收割。但是,畢竟這項技術在農業機械應用方面的時間比較短,仍然存在不少的技術難題,只有通過進一步的應用與研究,使該技術更加成熟,使其為我國農業生產貢獻巨大力量。(2)人工智能技術。隨著智能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智能化逐漸實現,該項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控制農業機械的運行方向,還能夠對農業機械進行精確定位。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機械設備上的應用,可以幫助科研人員建立其一個龐大的數據庫,讓他們能從這些數據信息中全面掌握當地土地情況,進而快速研發出適合不同地區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農藥、化肥、種子等農產品。(3)自動化控制技術。在農業機械生產過程中,積極應用自動化控制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操作人員的作業難度,同時,它還可以根據土地地勢與農作物秸稈的高低合理調節作業高度,保障了農業機械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適應性,真正提高農業機械使用的可靠性,最終達到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目標。(4)信息網絡技術。近年來,信息網絡技術在農業機械上的應用是較為成功的。將信息網絡技術與自動化控制技術等現代化高新技術配合應用,可以實現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農作物、土壤、施肥、農藥噴灑等工作進行全過程監督與控制,同時,還能夠對農作物生長繁育、病蟲害發生情況等進行有效監控,使糧食收成大幅度提高。
3結語
農業發展關系到人們的吃穿住行,對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各項高新科學技術已全面滲透于農業領域,相比較而言,使得傳統農耕式生產方式越來越無法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需求,甚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現代化農業的整體發展。鑒于此,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要想進一步加強農業生產,必須要從現代農業機械的應用上下功夫,讓現代化農業生產從種到收都推行農機一體化模式,讓機器替代人力、畜力,從本質上提升農業生產率,使農民的雙手得到解放,最終實現農民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讓他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最終達到帶動社會經濟效益整體提升的目的。
作者:張傳振 單位:平原縣農業機械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