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技推廣體系下農業技術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業務工作方面
1.1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科技入戶率和普及率。
創新培訓方法,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積極開辟非農產業增收渠道。實施陽光工程,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每年科技培訓農民都在10萬人次以上,每年跟蹤培訓1000個科技示范農戶,以點帶面,極大地提高了科技入戶率和轉化率。
1.2積極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
近年來,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以農業項目實施為契機,積極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使良種良法配套。按照“圍繞產業搞示范、圍繞項目搞示范、圍繞推廣搞示范、圍繞效益搞示范”的指導原則,加強了科技示范園區建設,這些科技示范區已成為了各級領導指導農業的樣板田、農業新科技新成果的展示田、廣大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科技田,為提升我縣農業標準化生產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1.3創新模式,強化推廣,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技物結合促推廣。把新品種、新肥料等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技術性較強的生產資料,通過建立專門的銷售渠道和網絡,,實現了技術和物資的有機結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圍繞技術推產品,推好產品促轉化,加快轉化促發展的總體目標。二是示范展示促推廣。針對農民科技素質不高,但效仿性較強的特點,大力興辦科技展示園。并以觀摩展示會形式推廣出去。三是農資統供促推廣。統一購買生產資料,分戶供應。為解決購物資金問題,內引外聯,掛靠大公司、大科研單位,與他們聯姻,做他們的推廣伙伴。引來了物資、技術和信息,為有效推廣注入了活力,同時也減少了農資銷售環節,降低了生產成本。四是技術承包促推廣。就是在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中遇到農民不愿接受,我們又必須推廣的情況下,采取技術承包式推廣,我們提出了利益不沾,風險我擔的承包辦法。農民承擔自然、市場、管理風險,技術人員承擔技術風險。五是科技協作促推廣。積極與科研院所農事加工企業合作,借助他們的技術、信息、產品、資金以及銷售的優勢,與他們廣泛開展科技合作和推廣活動。六是項目牽動促推廣。就是通過生產、建設項目的實施,帶動農技推廣整體工作的開展。我們把項目的實施當作農技推廣的有效平臺,通過標準糧田、有害生物預警、支能資金整合等一批項目建設,先后推廣了玉米、馬鈴薯、小雜糧等多項綜合高產栽培新技術,并且使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2.運行機制建設方面
各鄉鎮農業服務站為建平縣農村經濟局直屬事業單位,實行垂直管理,人權、事權、財權一律由縣農村經濟局管理。縣政府發文將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定為財政全額撥款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明確了公益性職能,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在編人員的工資及技術服務費全部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用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條件建設經費。各基層農業服務站現已建立了農技推廣責任制度、農技人員工作考評制度、農技推廣聘用制度、農技人員培訓制度、多元化農技推廣制度、科技入戶制度、技術咨詢服務制度、檔案管理制度、日常考勤制度等11項相關制度及基層站站長職責及專業技術人員職責并上墻公示。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進行。
3.多元化發展方面
建立了多元推廣機制、創新服務方式方法。縣政府積極引導、鼓勵、支持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與科研教育、涉農企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產學研、農科教”一體化服務。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積極創新推廣服務方式方法。通過農技熱線建立視頻面對面解答農民技術難題,每天在電視上播放農技推廣專題,注重農技推廣的時效性,充分利用現代化等多種手段開展推廣服務工作,提高了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農科院、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榮田肥業有限公司、遼寧東方種業有限公司、建平寶華糖業有限責任公司、建平縣馬鈴薯協會、建平縣科協等科研教學、企業、合作社等有長期穩定的合作,充分發揮一主變多元的推廣方式。
二、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
1.存在的問題
1.1新品種、新技術傳播形式少,傳遞速度慢。
目前,傳播形式靠技術人員田間指導、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等形式,導致科學技術傳播速度慢,農民新技術效果差。
1.2現有的資金投入還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農民缺少提供新技術信息的配套設施。
1.3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科技人員常年工作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工作條件差、環境艱苦,下鄉吃飯、住宿等很多方面都很困難,尤其是鄉鎮農技人員下鄉旅差費、燃油費很難解決,自己加油下鄉,工作運行經費少,嚴重阻礙農技推廣工作發展。
1.4資金短缺,經費少,有的基層站房屋已年久失修,需重建或維修。
1.5農技推廣隊伍缺乏專業技術人員。
目前的農技推廣隊伍還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農技推廣隊伍還需充實壯大,補充人員。
2.幾點建議
2.1加大農民科技示范村接受科技信息等有關設施方面的投入
通過網絡、先進的設備等學習接受新技術,提高科學技術的可視化水平及傳播速度。
2.2在冬閑和春閑季節,搞好科技示范戶培訓,擴大培訓面,提高科學技術的覆蓋面。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能夠接受新技術的配套設施。
2.3建議上級部門增加一定的辦公運行經費
改善辦公條件,以便各級農技推廣機構更好的為“三農”服務。
2.4建議上級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用于基層站基礎建設。
2.5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素質,建立一支充滿活力、高素質的農技推廣隊伍。
要從各農業院校畢業生中選拔一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充實到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中,嚴格控制非專業人員進入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同時要對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及專業技術的培訓學習,建立一支德才兼備,能適應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和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
作者:韓國軍 單位:遼寧省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