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節水灌溉技術與農業發展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水利工程現狀
我縣現有水源11196處,其中鐵管井5757眼,大口井5143眼,方塘256座,提水站3處,截潛5處,塘壩32座,全縣現有水庫10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5座,小二型水庫3座,興利庫容3130.13萬立方米,現有能發揮作用的水源8217處。
2農業生產現狀及灌溉方式
義縣農田以旱田為主,2013年糧食總產量14.85萬噸。由于農業基礎條件差,土地產出率低,抗旱能力差,作物產量受降雨多少及時空分配差異的影響很大。雖然近幾年來興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使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雨養農業,靠天吃飯”的現狀,農業的主要灌溉方式是漫灌,漫灌受地形、地勢的影響很大,并且在灌溉過程中水分蒸發、滲漏的損失嚴重。目前各鄉(鎮)沒有有效的灌溉設施,一直以雨養農業為主。
3節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和迫切性
2009年遼寧省遇到了百年未有的大旱,義縣遭遇特大旱災,致使義縣農作物產量大幅減少,許多村、屯由于水源工程的缺乏出現了大面積絕收的局面。當地政府和群眾對發展現代農業有了明顯的認識。同時,縣政府和水利局大力宣傳節水灌溉工程優勢,提高了當地農民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認同,對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起到推動作用。各鄉(鎮)近年來通過政府、群眾積極參與,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一些鄉(鎮)已經實施節水灌溉的地塊,出現了“旱年不旱”增產增收的喜人局面,提高了農民對節水灌溉意識,有效推動了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實施。
4節水灌溉技術的優點及應用
節水灌溉灌溉技術包括滴灌、管灌和噴灌。滴灌技術,具有省水、節能、適應性強等特點,且對地形要求不高。義縣的果樹、花生、大豆等經濟作物基本種植在規整、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塊,即使稍有坡度,也可以順坡方向鋪設滴灌帶,受地形限制因素相對較少。同時結合滴灌技術的特點又可以根據果樹的生長進行適時適量的灌溉控制,與傳統的灌溉技術相比能有效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因此,在義縣果樹種植區大規模的推廣果樹滴灌技術可以提高果樹結果率,保證水果的質量。噴灌具有節水、省工、節地、增產、適應性強等特點。幾乎適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對地形、土壤等條件適應性強。與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噴灌一般可節水30%~50%。管灌:管灌輸水是以管道代替明渠,采用較低的工作壓力將灌溉水輸送到田間地塊的一種形式。其特點是輸水時所需壓力較低,出口流量較大,不易發生堵塞。因此具有較高輸水效率、節能、節省渠道占地、省工、成本低等優點。我縣的大田作物種植的主要是玉米、大豆和花生,根據我縣的氣候和玉米種植結構,玉米采用微噴灌與低壓管灌結合灌溉方式。微噴灌溉主要集中在玉米播種期和出苗期,低壓管灌主要在玉米拔節期和抽穗期。利用噴灌技術對地形、土壤適應性強,易于自動化控制的特點,依次對項目區地塊進行均勻噴灑灌溉。噴灌技術灌水均勻,土壤不板結,有利于搶季節、保全苗,有利于改善作物局部生長條件。并且與地面灌溉相比,玉米噴灌一般可節水30%~50%,水資源節約效果明顯。水灌溉示范項目糧食作物灌溉采用微噴灌與低壓管灌結合灌溉方式,經濟作物采用滴灌方式。
5結語
隨著農業生產水平和農業灌溉技術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農業灌溉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今農業生產的需要。運用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僅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了人均糧食生產量和人均收入,還使農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進而帶動全縣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作者:劉艷芬 單位;義縣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