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前,廣西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資源優勢,發展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分析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推動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存在問題;對策
1研究背景
1.1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為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現代農業的發展有了強有力的法規保障。此外,2018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頒布實施,國家大力支持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隨后國家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辦公室三部門聯合了《關于組織推薦金融支持旅游扶貧重點項目的通知》中提到依托貧困地區的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建設的國家現代農業莊園、休閑農莊、農業觀光園、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等。
1.2廣西高度重視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
廣西高度重視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數目逐年增加。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創建方案》的通知,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在2015年底基本建立30個自治區級示范區的基礎上,到2016年,基本建成60個自治區級示范區、100個縣級示范區、100個鄉級示范區;到2017年,基本建成100個自治區級示范區、200個縣級示范區、300個鄉級示范區。截至2017年年末,全廣西區共啟動打造1730個各類示范區,其中,有147個示范區被考評認定為自治區級示范區,有228個示范區被考評認定為縣級示范區,有310個示范區被考評認定為鄉級示范區。自治區在啟動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2018-2020)升級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后,到2020年,努力建設300個自治區級示范區、600個縣級示范區、3000個鄉級示范園、15000個村級示范點。
1.3來賓市具備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良好基礎
來賓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位于桂中低山丘陵區,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占38.4%,丘陵占26.2%,平原占22.5%,臺地占8.8%,其他占4.1%,水資源豐富,主要有紅水河、清水河、柳江河、黔江等河流。來賓市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4+2”城市,珠江—西江經濟帶城市,同時也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此外,截止2018年底,來賓市共有三個以“國字號”為金牌的園區,分別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發展平臺與機會。
1.4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是來賓市農村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十三五”期間是精準扶貧的關鍵時期,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是農村產業扶貧的重要途徑。通過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將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相融合,為當地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吸納貧困村民到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內工作,既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綜合素質,又幫助貧困村民增加收入,擺脫貧困。因此,來賓市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將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既有利于來賓市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又有利于美麗鄉村建設。
2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2.1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來賓市位于廣西中部,其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水文資源以及自然資源豐富,主要生產的農產品有水果、蔗糖、桑蠶等。來賓市是廣西當之無愧的特色農業生產基地,主要發展附加值較高的新型特色產業,包括生物有機肥、生態畜牧、飼料加工及發展晚熟柑橘,逐漸形成了“以糖為主、以特為輔、生態循環、產業融合、綠色發展”的獨特發展格局。截至2018年12月,來賓市擁有2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2個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市級示范區、1個縣級示范區、1個鄉級示范區,6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成立183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00多家家庭農場,吸引2000多人回鄉創業。
2.2糖料蔗產業聞名全國
來賓市被稱為“甜蜜之都”,是全國最大縣級糖料蔗生產基地。來賓市有3個“全國第一”:“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規模和水平居全國第一,糖料蔗質量(糖分和產糖率)居全國第一,糖業循環經濟及全產業鏈綜合利用水平全國第一。目前,來賓市的糖業循環經濟已經形成四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建成了全國規模大、產業鏈完整、附加值高、高科技支撐的制糖工業及糖業綠色發展循環綜合利用基地。
2.3創建現代特色農業典型示范基地
來賓市興賓區抓住當地特色,不斷發展獨具特色的現代農業,同時要求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農業結構有效轉型。來賓市興賓區順利創建了15個各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在2018年,來賓市有2個縣級示范區得到提升,另外增加村級示范點80個,鄉級示范園8個。在農產品方面,農產品已獲得8項富硒認證和3項“三品一標”認證。來賓市以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引領農業產業邁向新的方向。2015年12月,來賓市華僑投資區金鳳凰果蔬產業(核心)示范區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2017年1月,來賓市武宣縣雙龍盛柿(核心)示范區、來賓市象州縣桑蠶高效循環農業(核心)示范區、來賓市忻城縣薰衣草莊園休閑農業(核心)示范區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2017年9月,來賓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綠健奶牛產業(核心)示范區、來賓市武宣縣金泰豐夏南牛養殖(核心)示范區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四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2017年12月,來賓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升現代柑橘產業(核心)示范區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2018年10月,來賓市興賓區維都油茶產業核心示范區、金秀瑤族自治縣瑤韻茶業核心示范區、來賓市興賓區黃安蔗野仙蹤核心示范區、武宣縣金葵花休閑農業核心示范區、象州縣納祿休閑農業核心示范區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六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2019年1月,金秀瑤族自治縣桔香園柑桔產業核心示范區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七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
2.4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首先,合理的規劃布局是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新階段的良好開端。來賓市興賓區現代農業采用“三園兩帶”的規劃布局,“三園”是位于東部區域的富硒產業園、三利湖生態產業園和萬畝柑橘產業園,“兩帶”是遠郊特色農業產業帶和近郊休閑農業觀光帶。來賓市興賓區通過“三園兩帶”的布局,初步彰顯了旅游業與農業的融合。其次,來賓市鄉村旅游與現代特色農業的融合也是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的體現,如鳳凰長福特色文化旅游村、橋鞏六村鄉村旅游示范村和良塘北合鄉村旅游區的建設,為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搭建了良好的融合橋梁,因此來賓市創建了現代特色示范區與鄉村旅游“比翼雙飛”的發展態勢。此外,農業科技園區也是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表現,來賓市農業科技園區在傳統現代特色農業園區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創新農業科技、創新研發,以及試驗示范與科普教育。最后,農業企業的引進彰顯了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新階段。以來賓市農業科技園區為例,該園區已經引進有100多家農業企業,包括30多家養殖企業,20多家加工企業,50多家種植企業。農業企業的引進會進一步推動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
3來賓市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存在問題
3.1農旅融合缺乏區域聯動
近幾年內,來賓市先后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來賓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來賓市的現代農業已經有了飛躍式的發展。來賓市金秀縣榮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稱號,忻城薰衣草莊園通過國家和自治區生態旅游示范區評定,合山市成功進入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創建縣的行列。但總體來看,來賓市沒有很好的將這些農業和旅游等優勢資源串聯起來,各個縣市各有發展,在農旅融合上缺乏區域聯動。
3.2配套基礎設施薄弱
目前,來賓市這個城市還處在發展期,與一線城市相比,配套基礎設施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公共交通、停車場、住宿、廁所等方面。盡管目前來賓市城鄉一體化發展迅速,交通方面基本實現路路通,村村通,但來賓市現代農業園、生態莊園、農家樂等分布比較分散,公共交通路線還不能滿足市民的休閑需求。此外,來賓市生態莊園、農家樂目前的經營與管理并不成熟,存在停車場規劃不合理,住宿簡陋、廁所衛生不達標等問題。
3.3勞動力文化及專業素質欠缺
來賓市現代農業示范園、生態莊園、農家樂等的從業人員中,真正的專業管理者數量寥寥無幾,由于青年人外出打工,大多數勞動力是當地年齡大的農民,很多是初中、小學文化水平,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管理經驗不足,創新能力弱,接受新知識慢,缺乏系統的專業培訓,嚴重影響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速度。
3.4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示范作用不明顯
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是來賓市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方法,但目前來看,來賓市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先鋒帶頭示范作用不明顯。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大部分示范園處于建設過程,初具雛形,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沒有形成成熟的運營模式;二是示范區沒有很好地將一二三產業融合在一起,一二三產業結構不合理,如旅游業、餐飲業、服務業的結合不夠緊密,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區分不明顯;三是示范園旺季較短,經濟效益不明顯。
3.5示范園知名度低、農產品品牌效應差
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雖然建設速度快,每個示范園區都有自己的創建主題,但是總體來說示范園區知名度低,農產品品牌效應差。大部分示范園區目前局限于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等功能,或者農家樂和燒烤的形式,沒有特色優質項目,不能體現示范園區的亮點和知名度,因此在周末或節假日旅游時,并不能夠成為周邊游客的首選之地。
4對策建議
4.1大力開發農旅產品,形成區域聯動
來賓市應因地制宜,根據各個縣區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旅產品,形成區域聯動,實現將傳統農業轉向現代農業,實現單一旅游目的地轉向農旅串聯線路,從同質競爭轉向協同發展,打造一個以來賓市現代農業為基礎,以自然風光為載體,以瑤族文化為靈魂的全新農旅市場,重點開發糖料蔗、沃柑、砂糖橘、火龍果、紅心蜜柚、生態禽畜等綠色有機農旅產品,真正實現農旅融合和區域聯動。
4.2加強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增加專項扶持資金
來賓市積極爭取政府的各項惠農專項資金,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扶持力度,同時制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不斷完善和解決公共交通、停車場、住宿、廁所等問題,為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4.3重視人才培養,實現人才興農
人才培養是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智力支撐,因此來賓市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現代農業示范區周邊農戶進行系統化培訓,構建新型人才培養機制,擴大農民科技培訓的覆蓋面,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確保農民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就業,同時保障人才的培訓要做到培訓到村,技術到人,將培訓落到實處。
4.4打造精品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
來賓市應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將糖料蔗基地、果蔬基地等進行規劃布局,打造精品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建設集新品種展示、休閑度假、現場體驗、科普教育、返鄉創業、標準示范基地等于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真正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建設知名農產品品牌,集聚發展品牌效應,打造地理標志產品,增加現代農業示范園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4.5以特色產業為基礎,打造主題鮮明的示范區及村落
來賓市秉承“農業產業、鄉村發展、景觀綠化、休閑產業、生態建設”的發展理念,依托當地特色產業,融合旅游資源,以沿線特色村為基點,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糖料蔗種植小鎮、現代農業技術科普基地等主題示范區或村落,通過鮮明的主題、豐富的生活感與趣味性來吸引游客。如在示范區中依托特色農業,搭建特色小吃平臺,留住特色傳統文化“味道”,通過搜集當地傳統名吃、特色小吃、經典壯菜等,同時融合來賓傳統民俗、民藝、民居于一體,形成品牌,從而提高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的知名度與內涵。
4.6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的知名度
在當下,提升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的知名度是促進來賓市現代特色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宣傳方面,可以采用線下宣傳與線上宣傳相結合的方式。在重大節假日前期,通過舉行游客參與性強的互動活動,吸引廣大游客參與,采用口碑宣傳的方式,既可以提升示范區的知名度,又可以增加示范區的人氣。此外,在平時要注重使用網絡宣傳,如采用微博、微信、qq等網絡工具進行推廣,或者在網絡上開展一些網絡投票等活動,從而增加游客對示范區的認知,提升示范區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楊儀青.城鄉融合視域下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J].現代經濟探討,2018(6):101-106.
[2]吳群.農業產業創新發展的對策思路[J].群眾,2018(14):44-45.
[3]嚴素.以開放的理念發展農業[J].農村新技術,2018(5):1-3.
[4]陳靜,張騫,淮賀舉.鄭州市城市農業發展現狀與創新發展模式策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7-13.
[5]楊振山,蔡建明.都市農業發展的功能定位體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環境,2016,16(5):29-34.
[6]詹慧龍,劉燕,矯健.我國都市農業發展研究[J].求實,2015(12):61-66.
作者:孫慧靜 溫遠豪 羅蘇杰 單位: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廣西南寧萬鼎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廣西南寧錦旺規劃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