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特色農業發展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忻州市地處北緯38°~40°之間,屬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區農牧交錯帶,全市山、丘、川面積比例大致為53%、34%、13%。近年來,忻州市依托自然優勢,加快農牧業結構調整,構建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農牧業結構,突出打造以小雜糧和草牧業為主的優質特色產業。
1忻州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1.1特色種植業面積逐年增大
2017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743.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629.7萬畝。全市雜糧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18萬畝,達到342.6萬畝,其中谷子新增16.7萬畝,達到83.9萬畝。雜糧面積、產量穩居全省之首。
1.2特色養殖業規模不斷提升
忻州市境擁有天然草地1048萬畝,“四邊”草地178萬畝,發展畜牧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牛飼養量34.36萬只,羊飼養量達到525萬只,豬飼養量達到174.6萬頭,禽飼養量達到1337.44萬只。肉類總產達到14.26萬t,奶類總產達到10.84萬t,禽蛋產量達到6.77萬t,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達到1050元。近年來畜牧規模化養殖發展較快,培育出一批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成了良種繁育、飼料生產、禽畜屠宰、加工、產品銷售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特色養殖業規模發展的前景十分廣闊。
1.3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
全市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2010年的206家發展到目前339家,其中,有34個企業獲得山西省著名商標,省級龍頭企業達到27家。全市年銷售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到210個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銷售收入也由33.89億元發展到76.2億元,各類農畜產品加工轉化量達到68多萬噸,帶動農戶總數達到40多萬戶。
1.4特色農產品正在形成
以燕麥、小米、紅蕓豆為主的優質小雜糧產業,以甜瓜、架豆等為主的優質瓜菜產業,以酥梨、紅棗、海紅為主的優質果品產業,以黃芪、黨參為主的優質藥材產業得到長足的發展,并逐漸形成品牌優勢。同時藜麥制品、西府海棠、沙棘黃酮、土豆全宴、亞麻籽飲料、黑枸杞飲品、冬蟲夏草貢酒等新優功能食品不斷涌現。岢嵐授予中華紅蕓豆之鄉、靜樂授予中國藜麥之鄉、神池授予中國亞麻籽之鄉、五寨授予中國甜糯玉米之鄉、忻州授予中國雜糧之都。
2忻州特色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滯后。從雜糧種植情況看,其面積占到糧食植物播種面積的一半,但經營主體幾乎是分散在一家一戶之中,合作社經營較少,缺乏規模化經營。二是集約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現代農業要求的是高質量的農產品,相應地農業生產過程必須具備集約化技術和標準化生產。而分散的農戶經營難以滿足上述條件,導致許多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生產效益難以提高。三是農產品知名品牌不響。忻州“三品一標”產品在全省排名靠前,接近600個,但是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不多。四是一二三產整合不緊。首先是龍頭企業不夠大,帶動能力不強。其次是企業與農戶在利益分配上不公平,不能滿足農戶要求。再次是一部分農戶不守信用,隨意毀約,導致加工企業原料緊張。五是營銷環節薄弱。當前農業生產鏈條上農產品銷售最為薄弱。首先是農業部門側重生產技術環節,許多項目投資放在農業生產上,銷售環節甚少。其次是農村市場基礎設施扶持力度不足。
3忻州特色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近年來,我們在引導特色農業工作上,邊實踐邊探索,加快了轉型跨越的步伐,建設大基地、扶持大龍頭、打造大品牌、培育大主體、拓展大市場,特色農業生產取得較大進展。
3.1建基地,以規模化拓展農民增收空間,由集聚產生效益。突出產業規劃和結構調整,推動生產專業化和種植區域化,引導優勢農產品向優勢生產鄉鎮(村)集中,形成特色農產品產業基地。
3.2育龍頭,以產業化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讓鏈條創造利潤。利用工業技術手段推動農產品加工,服務到田間地頭,實現產業化經營,開啟農業的利潤空間。圍繞農產品加工培育龍頭企業,引導加工企業向園區集聚。
3.3樹品牌,以品牌化增強農業競爭力,以品質提升價值。用標準生產,規范操作、監測流程、品質提升,推動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同步提高。積極引導生產要素和創新元素流向主導產業,支持合作社和企業創建名優特新產品。
3.4促流通,以農產品銷售搞活流通,用聯合促進共贏。一方面,通過組織專業合作社、經紀人隊伍,與信息網絡、現代物流對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解決農產品價格賣得低、利潤留不住的問題。另一方面,立足優勢產業發動種養大戶、龍頭企業、農技專家、營銷大戶領銜或參與農業合作,推進合作領域由“生產型”向“鏈條型”轉變。
3.5提技能,以職業化方式培育現代新型農民,靠技能增加收入。從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的骨干、農業企業雇工、農機手、植保員、農村經紀人、信息員、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農民、復轉軍人、科技示范戶、大學生村官中重點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
4推進忻州特色農業發展的思考
黨的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全面準確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在忻州特色農業發展上,重點發展雜糧、草食畜、鮮干果、蔬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以開發功能食品為重點,擴大農產品精深加工規模,建設全國小雜糧產地交易市場,全面創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忻州農牧交錯帶”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培育職業農民,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制機制,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提升“忻州特產”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作者:郭杰 單位:山西省忻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