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休閑農業產業化的現實意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有利于優化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有利于幫助農民拓寬增收渠道,有利于建設美麗鄉村。提升的對策主要包括:健全政策供給體系,優化系統化的休閑農業發展環境;把握產業化傳導路徑,打造多元化的休閑農業發展模式;實施品牌營銷戰略,打牢網格化的休閑農業市場基礎。
[關鍵詞]休閑農業;產業化;大慶
休閑農業是以農業生產、農村生態、農民生活資源為依托的復合型產業。休閑農業產業化將傳統農業從第一產業延伸到了第三產業,推進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突破了傳統農業的封閉發展模式,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三者統一,正在成為農業現代化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休閑農業產業化將更加有力地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為大慶農業現代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和活力。
一、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長期以來,我省的農業發展一直存在結構性缺陷。大慶的農村產業結構和我省很多地市類似,主要表現為傳統產業鏈短,集中于種植、養殖和畜牧業,二產、三產的結合不緊密,優勢產業不突出,二產、三產發展薄弱。如何走出一產體量龐大,但經濟效益并不明顯的境地,是決定我省和大慶實現農業農村振興的關鍵。休閑農業產業化為改變這一局面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休閑農業產業化的商業屬性可以推進三大產業的融合發展,從而延長產業鏈,拓寬產業面,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休閑農業產業化從供給側入手,其休閑娛樂和注重健康養生的屬性,在為社會提供品質優良的農產品和良好的休閑體驗,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性的消費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綠色生態發展。[1]休閑農業產業化從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入手,積極改善農業結構性矛盾,能有效解決長期以來農產品種植單一的問題,有力推動農業三大產業的融合發展。
(二)有利于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農民是農村建設的根基,只有農民的收入得到明顯提升,農民的消費能力與城鎮居民的消費能力實現無縫對接,才能最終實現農村振興。近年來,農村消費市場逐年完善,但是農民消費能力的提升速度還不足以完全應對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國務院2015年頒布文件,將農村消費定義為新消費領域,旨在完善農村消費市場,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相關調研表明,農民普遍具有較強的消費意愿,只有加快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使廣大農民迅速增收,才能讓農民成為全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經營主體。休閑農業產業化能使農民帶著土地或者農產品入股,可以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休閑農業產業化將生態、旅游、養生、養老相結合,將農產品種植、銷售、觀光、采摘相統一,確實是一條快速實現農民增收的致富渠道,可以給農民帶來切實的實惠。
(三)有利于建設美麗鄉村
黨的報告強調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出重要性,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是題中之義。[2]建設美麗鄉村不但能夠切實改變農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也有利于增強農民的家鄉自豪感,從而激勵廣大農民通過環境整治、發展綠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環境基礎。大慶被譽為“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發展休閑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將本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等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除了建設好美麗鄉村,對全市整體生態文明建設也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資源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大慶市休閑農業產業化的物質基礎。2.環境優勢。大慶市是國家級環保模范城市,生態環境優良,空氣質量指數高,“藍天白云”是大慶的一張重要名片,以2017年為例,大慶市環保局監測數據顯示:全年有效監測天數362天,達標天數為319天,其中“優”天數為179天,“良”天數為140天,優良率達88.1%。優良的自然生態是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的環境基礎。3.人文優勢。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然要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先進旗幟。大慶人的“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精神,將鐫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豐碑上,作為重要的精神養料滋補著每一位中華兒女,永遠激勵著全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離不開傳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既是重要的發展動力,從打造紅色品質的意義上看,也是休閑農業產業化中的重要內容。獨特的人文優勢是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的精神基礎。4.交通優勢。大慶位于“哈大齊”工業走廊關鍵節點,屬于“哈爾濱一小時經濟圈”范疇,具有相對區位優勢。大慶薩爾圖機場是黑龍江西部最大的支線航空樞紐機場,先后開通了北京、西安、成都、上海等15個城市。哈大齊高鐵2015年8月開通運營,大慶至哈爾濱只需55分鐘即可到達。大慶公路四通八達,大廣高速全線貫通。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的基礎。
(二)不利因素
1.觀念因素。大慶作為傳統農業產區,大多數農民對休閑農業產業化在認識上存在一定誤區,僅僅將休閑農業等同于搞一點農村旅游,增加一點收入。作為實施休閑農業產業化的主體,很多農民對休閑農業幾乎沒有接觸,更缺乏具體操作,因此導致觀念相對滯后,對休閑農業產業化重視程度不夠,推動休閑農業產業化的動力和能力明顯不足。2.社會因素。當前大慶還沒有建立健全休閑農業產業化的政策保障體系,對休閑農業產業化的引導力度不夠,社會資源參與的積極性不足,同時缺乏社會中介組織的積極介入,在全社會還沒有形成足夠強的推動休閑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氛圍,社會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和完善。3.產業因素。由于相關產業發展不匹配,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優化,農村一、二、三產業還需進一步協調完善。目前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如傳統產業附加值較低、產業鏈條短等,都制約著休閑農業產業化的進展。
三、實現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的對策
(一)健全政策供給體系,優化系統化的休閑農業發展環境
1.實施惠農政策。政策體系供給首先需要從惠農政策入手,給予休閑農業發展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在整合土地資源推動休閑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享有優先通過土地流轉、承包等有償使用土地的權利等;通過給予農民專項資金補貼,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等。2.完善產業政策。休閑農業產業化,需要良好的產業政策,市政府應制定中長期休閑農業產業化政策,在產業模式、規律、方向、規模等方面進行總體的政策安排,避免碎片化的產業經營,鼓勵支持有規模優勢的產業經營。完善產業政策環境,還需要加強完善休閑農業產業投融資體系的金融監管力度,切實保障資金供給。[3]3.提升依法經營理念。從依法治國到依法治市,休閑農業產業化同樣要堅持依法經營理念。要健全管理體系,堅持依法治理,在發展投入的每一環節,都堅持有法可依。要為休閑農業產業化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投資人和農戶的合法權益。要注重知識產權意識培育,保護傳統文化等非物質文化產權,使其催生出更大的市場價值。要研究休閑農業產業化的市場準入法規,保障公平公正發展。
(二)把握產業化傳導路徑,打造多元化的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1.構建休閑農業產業化傳導模式。大慶只有實現休閑農業產業化,才能夠真正提升休閑農業的競爭力。休閑農業產業化是以路徑形式進行運行和傳導的。休閑農業產業化由多種因素影響,建立在多重因素發展的基礎上。例如:“經濟社會發展—產業政策體制—農業經濟增長—現代農業發展—產業集群水平”這一傳導路徑,不但表明了影響因素的組成,也提供了休閑農業產業化的模式。在產業政策環境完善的基礎上,休閑農業產業化有利于推進產業集群水平,構建起多元化的休閑農業傳導模式,這是一個系統工程。2.構建休閑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主要包括生態觀光園、農業主題公園、農業科技園、特色鄉鎮等模式。在模式的選擇上,不要拘泥于某種形式,而是注重融合發展。例如,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要充分運用好民族風情特色資源,開發好風情體驗、養生養老等休閑產業模式,打造連環湖深度游,將牛肉干、銀魚、小米等特色農產品開發融入到產業化經營模式中,提高其附加值。3.構建休閑農業產業化布局模式。主要包括城市近郊、中遠郊布局,特色農區布局等模式。城市近郊布局應發揮好城市產業與人員聚集的效應,做好體驗式發展,包括開發打造大慶精神紅色體驗、石油會戰體驗等。要做好設計、推廣工作,如利用好黨干校培訓資源,去現場進行體驗,既豐富了培訓課程,又為休閑農業產業化提供了智力支持。要重點打造開發果蔬采摘(以八井子、大同鎮等為代表)、森林旅游(以紅旗林場國家級森林公園為代表)、沿江旅游(以蓮花湖、衍福寺景區等為代表)、濕地旅游(以當奈濕地、鶴鳴湖為代表)、民俗風情旅游(以阿木塔蒙古風情城、吉禾民族賽馬為代表)、溫泉度假(以連環湖、北國溫泉為代表)、農牧旅游(以紅驥鄉情園、銀浪生態園為代表),形成休閑農業產業化全面布局的繁榮局面。
(三)實施品牌營銷戰略,打牢網格化的休閑農業市場基礎
1.整合資源進行品牌化營銷。休閑農業產業化有市場、有資源、有前景,缺少的是品牌化營銷,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需要整合資源進行品牌化營銷。一是要細分品牌,將普通農產品與觀光農業等綠色品牌進行細分,通過對市場前景的研判分析,進行全方位的打造、包裝、推廣。大慶休閑農業產業化建立在全省農業發展的良好基礎之上,營銷方式和手段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這個問題,不能僅站在市或區縣的角度。2.建立“互聯網+”營銷平臺。在信息化、智能化迅速發展的時代,要利用好“互聯網+”時代對信息化的要求,通過充分利用好平臺的推廣效應,將大慶休閑農業打造為智慧休閑農業,才能提高休閑農業產業化的水平。通過建立“互聯網+”營銷平臺,能有效實現信息的及時推廣,通過手機下單、自助服務等方式讓游客擁有便捷、舒適的休閑體驗,這些都需要進行營銷推廣。3.發揮好營銷人才支撐作用。人才與技術是產業發展的關鍵,休閑農業產業化離不開營銷人才的支撐作用,在休閑農業產業化的整個過程中,包括在營銷的全過程中,發揮營銷人才的作用至關重要。要利用營銷人才組建和發展休閑農業營銷品牌,推出豐富多樣的休閑農業系列產品,打造豐富的體驗環節和線路,使休閑農業產業化實現集群式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6.
[2].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孫毅.資源型區域綠色轉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朱艷秀 單位:中共大慶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