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經驗啟示,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提出的關于積極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有關文件精神,山東省金鄉縣于2012年開始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市農業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金鄉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穩步健康發展。筆者就金鄉縣政策性農業保險開展取得的成效和做法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啟示性建議。
關鍵詞:
政策性農業保險;成效;建議
引言
金鄉縣地處魯西南平原腹地,轄9鎮4個街道辦事處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886km2,常用耕地94.4萬畝,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常年種植大蒜、棉花60萬畝,辣椒30萬畝。金鄉縣于2012年開始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市農業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穩步健康發展。
1金鄉縣政策性農業保險開展情況
近幾年,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農業自然災害發生頻繁,農作物受災嚴重,旱災、澇災等自然災害制約著金鄉縣的農業生產發展。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提出的關于積極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有關文件精神,金鄉縣于2012年開始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市農業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通過縣農業、財政、承保公司相互配合,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穩步健康發展,從原來單一的棉花保險,逐步開展了玉米、小麥、花生、日光溫室大棚保險,保險覆蓋品種、面積、承保率逐年增加。2012年至今,共落實投保面積329.44萬畝,受災面積12.08萬畝,理賠金額1230萬元,其中2015年棉花投保38.9萬畝,受災1.5萬畝,理賠170余萬元;玉米投保21萬畝,受災1.9萬畝,理賠150余萬元,小麥投保21萬畝,受災0.3萬畝,理賠30余萬元。理賠金額直接通過“一卡通”支付給受災農戶。真正做到了將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惠及民生暖人心。
2主要做法
為更好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強農惠農作用,金鄉縣認真貫徹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有關政策,采取多項措施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健康發展。
2.1加強組織領導,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為確保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順利實施,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金鄉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農業保險工作的重大現實意義,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為“三農”服務的思想,切實增強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做到了思想認識到位、政策宣傳到位、責任分工到位、靠前指揮到位,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支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2.2強化宣傳,塑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為更好地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累計印制宣傳明白紙95萬余份、懸掛宣傳條幅1400余條,出動宣傳彩車140余輛(次),將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告在電視臺、電臺連續播放,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大力宣傳保險的意義和目的,切實增強了廣大農民的保險意識,提高了農戶參保積極性,有效推進了參保面的拓展,為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在各鎮街展開宣傳的同時,縣農業局組織承保公司采取串鄉趕集、走村進戶的形式,在全縣范圍展開鋪天蓋地的宣傳,確保了金鄉縣每戶農民都知曉國家政策性農業保險這一惠農政策,并積極投保。
2.3簡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務質量
由于農業保險服務的對象是農民,在服務方式上充分考慮農村的實際情況,簡化手續,公正定損,迅速理賠,做到查勘快、定損快、賠付快,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在賠付金額上考慮農民綜合成本,適當提高保險理賠金額,最大限度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以優質、高效、快捷的服務取信于民。
2.4加強協調配合,健全工作機制
按照分工負責、注重協作的原則,強化溝通,加強配合,形成合力。農業部門負責業務指導和監督,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宣傳工作;財政部門負責保險補助資金的籌集、撥付、清算;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委會負責政策和措施的具體落實;保險承辦機構全面承擔起農業保險經營主體職責,做好各項具體工作。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政策宣傳、風險防范、現場勘查、定損理賠等工作,有條不紊開展好工作,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2.5實行陽光操作,確保公平公正
通過設立舉報箱、公開舉報電話、網上公開公布實施方案等方式,及時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來電反映的問題,有效防止了違反政策的事件發生。大力搭建咨詢服務平臺,有效提高群眾的知曉率。讓廣大農民群眾在直接享受強農惠農政策的同時,擁有更多知情權、自主權。完善查詢體系、健全查詢制度,做到“有疑必查、隨到隨查、查必有果”。
2.6嚴格督導考核,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設立考核機制,將農業保險工作納入鎮街工作考核范圍,各鎮街也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情況和信息反饋、日報告制度,形成了“你追我趕搶進度”的良性競爭局面。在具體操作中,切實把維護好農民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農民自愿投保,不強制收取保費,不強制抵扣農民各項補貼資金,把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作為戰略性投入,真正把農業保險辦成陽光工程、惠民工程、強農工程。
3主要成效
金鄉縣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以來,在多方持續努力下,全縣立足于支持“三農”建設和促進農業快速發展,扎實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對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穩定農民收入、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3.1保險覆蓋面逐漸擴大
按照上級文件規定和要求,金鄉縣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并將財政補貼列入當年財政預算,試點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險種已覆蓋至小麥、玉米、棉花、花生、日光溫室等農作物。
3.2賠付率穩步提升
通過加強政策宣傳、健全服務體系、明確職責分工、規范操作流程、強化技術指導、創新工作方式等工作措施,實現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保險理賠率穩步提升。
3.3農業風險有效降低
在當前金鄉縣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和救災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遇到大的自然災害,往往會出現“多年致富,一災致貧”的問題。通過政策性農業保險,有效降低了投保農戶的自然災害風險,為抵御農業自然風險,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3.4土地流轉得到促進
政策性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產撐起了保護傘,提高了農村種植大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走規?;?、產業化道路。
3.5農民滿意度不斷提高
通過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最大限度減少了農民的損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樹立了政府親民、愛民、為民的良好形象。
4存在困難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行對轉移農業風險、減輕政府負擔、引導農民積極參保等方面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是,由于農業保險本身屬于政策性保險,其在承保、查勘理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加之農業保險又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4.1受理農業保險品種過于單一
目前金鄉縣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范圍包括棉花、玉米、小麥、花生、日光溫室大棚,而諸如大蒜、辣椒等還沒有納入其中。險種不全影響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全面發展。雖然金鄉縣2012年開展了大蒜種植保險工作,但因地方財政有限,很難大面積推廣,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4.2勘賠定損難是農業保險推廣的技術障礙
由于沒有技術性較強的專業仲裁機構,災害損失難以確定,容易出現理賠糾紛。如2013年7月,該縣興隆、司馬、肖云、化雨、胡集等5個鄉鎮60余個村出現災害性天氣,導致6萬多畝農作物不同程度的受災,在極短的時間內如果僅靠縣農業局及承保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完成勘察定損,有很大的難度。
4.3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程序繁瑣
在具體操作中,每個險種都要進行宣傳發動、面積統計、收取保費、多級公示、簽訂保單等多個程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
4.4農村農保網絡不健全,農保人員有待加強培訓
政策性農業保險目前還停留在“政府推動,政策扶持,市場運作,風險共擔”的層面上,雖然在鎮街設立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站,但在人員配備上存在短板,且未向村級延伸,造成災害發生后報災、核災不能及時準確進行。
5啟示與建議
針對存在問題,結合該縣實際,提出以下建議:
5.1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受理范圍
建議將大蒜、辣椒等投入產出較大、種植面積較廣的農作物,應在保險公司充分核驗的基礎上,將其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
5.2大力加強農村保險網絡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
建議加強鎮級農保站建設,配備專職農業保險人員,并從村中選聘一批責任心強、素質高的農業保險協保員,協助農保站共同搞好服務,以便于農民辦理投保、理賠等手續;同時,應重視對農業保險工作人員的培訓,幫助農民提高防災救災意識和能力,培養一批懂農業懂保險的農業保險專業成才。
5.3切實解決勘賠定損
勘賠定損是一項技術性很強、涉及保險公司與投保農民雙方利益的工作。目前還沒有專業的勘賠組織機構。在面對一些受災程度深,時間要求緊,涉及面廣的災情時,必須加強領導,確保理賠工作快速、科學、全面推行。
5.4探索政策性農業保險多險合一
小麥、棉花、玉米等多種農作物開展保險時間根據其生長期不同而定,存在工作重復開展現象,且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如果將各項保險適當進行整合,每年定期按險種范圍內的耕地面積進行一次性繳納保費,可以節省行政成本,避免單項保險各自為戰的局面。
5.5建立農業保險表彰和獎勵機制
為充分調動縣級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積極性,建議建立農業保險表彰和獎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作者:申海防 張姝燕 李艷春 單位:山東省金鄉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