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田水利項目設計中的質量控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從農田水利項目設計階段的常見質量問題著手,對農田水利設計質量問題的影響因素進行重點解析,最后結合項目案例具體探討農田水利項目設計的質量控制方法,為項目設計質量的提高建言獻策。
關鍵詞:農田水利項目;設計;質量控制
0引言
農田水利項目是關系到農業、農村、農民的工程項目。因為農業是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因此只有搞好農業發展,才能使其他產業得到較好的發展基礎。農田水利工程作為農業發展的基礎性工程,無疑成為重點。在進行農田水利項目在前期規劃設計中必須要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以及所需澆灌的農作物的特點,合理的進行規劃設計,注意項目成本控制和建設質量的控制,充分運用當地資源,在保證項目建設質量的同事節省項目建設成本,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從農田水利項目設計階段的常見質量問題著手,對農田水利設計質量問題的影響因素進行重點解析,最后結合項目案例具體探討農田水利項目設計的質量控制方法,為項目設計質量的提高建言獻策。
1農田水利項目設計中的質量問題分析
在項目設計中,存在的重要問題有:第一,項目成本控制。設計方案將直接對工程的成本控制產生影響,其主要作用有費用把控、投資收益增加、定額管制增強以及限額設計影響等,能夠以更為合理的方式實施配額管理,并做好設計環節具體執行情況的把控。如果在設計方案當中沒有對成本方面做好規劃,則將因此對工程成本產生影響;第二,建設質量控制。通過對工程設計方案的優化,則能夠實現工程質量的科學控制,在實現對工程造價積極控制的基礎上實現投資效益的提升。在方案制定中,如果缺少全面的造價以及影響因素控制,則將從施工技術、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材料方面對工程質量產生影響。第三,項目設計缺乏長遠性。在設計方面,一部分設計師只管設計范圍內的“一畝三分地”,對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缺乏長遠規劃。比如一味的追求完美的項目設計,對水庫投用后可能有淤泥進入等因素未做考慮,致使項目運營期間為了臨時解決淤泥問題付出了不少額外的成本。我國一些人口稀少的地區多丘陵,在這些地區建設水利項目沒有太多可參考的理論知識,全憑經驗進行自主設計,容易出現更多問題。在將溪流水資源應運與灌溉是缺乏理論依據造成設計的不合理。在同一條河流上只設計一個水閘,在用水量大的時候易造成上下游農民的糾紛。在修建小型水利工程項目時可參考的數據比較少,往往造成設計困難或是設計不合理的現象;而先進的大型水利建設技術又不適用于小型水利建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收益小,開發研究者比較少。第四,選址不合理。以往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造成設計師在設計水利工程師只是憑借自己的主觀經驗來進行設計。選址的不合理造成剛建設的水庫在幾年之后便不能正常運轉。
2農田水利設計質量問題的影響因素
第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有土壤、坡度、坡向以及海拔等。這部分因素的存在,則將影響到水利設計。以灌溉渠來說,其具體布置形式則將依賴于當地的地形條件。當在山區對水利工程進行設計時,則需要盡可能通過天然河道的應用實現排水渠道以及以及灌溉渠道的布設,以此實現工程量的節約。在山區,因地形較為復雜,耕地存在分布零散情況。且河流較多源于山區,需要能夠從河流上游區域進行引水處理,以此加長輸水距離。灌區規劃方面,干渠多沿著灌區上方邊緣位置設置,即沿著等高線進行布設。此時,支渠則沿著干渠的一側垂直干渠的方向引出,支渠垂直于等高線的方向,通過該方式的應用,能夠在做好地形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對壓力水頭進行降低。平原分為山前和沖擊平原。其中,沖擊平原處于河流的中下游區域,具有集中的耕地以及平坦的地形。山前平原則處于沖積扇位置,具有著較大的坡度。在平原區域對水利工程進行設計時,則需要充分把握平原位置。可以說,地形條件將對農田的管網布局以及水源配置情況形成十分重要的影響,即是實際設計當中需要重點把握的因素。第二,農業種植結構。對于農業種植結構來說,其將對農業需水量產生影響,且不同種植結構的存在也需要對應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對于不同作物來說,其在具體需水量方面存在著較大的不同,根據地區的不同,通過適宜種植結構的選擇,將對農業需求量的優化具有著積極的作用。尤其是相對干旱、水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區域,更是在耕作區內存在多種作物并存情況,此時,即需要做好不同作物種植面積的合理安排,做好種植結構的合理確定。此外,灌溉方式也十分關鍵。在傳統農業生產中,因在節水觀念以及技術方面不足情況的存在,通常以大水漫灌方式灌水。該方式的存在,不僅將浪費較多的水資源,且將因此影響到土壤性質。作為我國的用水大戶,則需要在做好農業種植結構規劃的同時做好先進節水措施的應用,則能夠在實現大量水資源節約的基礎上實現水利用效率的提升。對此,在具體設計中,即需要同時兼顧灌溉方式以及灌溉制度的影響與差異,并以節水工作為中心做好需水量分析。第三,施工條件。在現階段水利項目施工中,質量問題還是時有發生,該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則同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管理工作的不足、質量監控不到位情況的存在具有著直接的關聯。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施工技術將會對工程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技術含量較低,則不能夠保障施工質量。而如果技術人員沒有做好施工工藝的充分把握,也將對技術應用效果產生影響。該種情況的存在,即需要技術人員能夠做好專業知識的把握,即能夠充分把握操作施工流程,以此實現部分問題的良好規避。
3農田水利項目設計的質量控制案例
為積極落實國家制定的水利政策,實現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必須搞好水利項目建設。在項目前期規劃與設計階段,需要重點考慮項目的投資和成本消耗,積極引入國際先進的水利灌溉技模式,在設計階段打好底子,為后續的項目建設及后期運營提供可靠依據。我國南部某水利工程項目,該工程建設目標,即將想去區域建設成設施配套、具有較高標準的節水灌溉灌區,以此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的促進,在實現有效耕地面積增加的基礎上對當地的水利用率進行提升,在原有基礎上提升該地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對鄉鎮區域經濟實力增強的基礎上提升農民收入。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水利工程、電力工程以及道路工程。該工程在項目設計環節從以下方面進行質量控制:
3.1水資源控制
該工程為農田水利工程,農業種植為根本目標。對此,工程需求量即需要能夠對該地區未來作物的種植需求進行滿足。作為一個不可忽略因素,在國家調控下,上游來水量通常為一個規劃值,該種情況的存在,即需要將項目的供水量以及需求量間能夠形成較好的供需平衡。
3.2管網優化布置
在水利方案設計當中,管網布置同樣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因素,在新型農業建設中,將水資源建設作為根本目標。對此,在現階段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當中,則通過管道輸水方式的應用進行灌溉處理。而在少于干旱區域,通過管道輸水方式的應用則能夠在對水資源蒸發量進行減少的基礎上對灌溉保證率進行提升。聯系以往工程建設經驗,在具體對管網進行布置時,則需要能夠從造價以及安全角度做好考慮,當管網符合該兩項指標優化后即為最優值。
3.3施工組織設計
在該內容中,通過施工質量控制方式,在保證工程質量滿足要求的基礎上對工程開展施工組織設計,其具體內容有:第一,施工布置。總布置方面,要將因地制宜作為重要原則。在進行渠道設計時,應該將安全因素作為首要考慮的因素,切忌不顧地形地貌結構就強迫挖深溝或隨意填方;若水利項目建在丘陵地區,就必須根據丘陵地形特征重點考慮洪澇災害,盡可能提高項目的安全性能。除此以外,排水溝、泄洪、蓄水等配套設施也應該在設計階段進行重點分析。在山嶺地帶除了水利灌溉功能,還可根據有利地形開發水利發電功能,實現農田灌溉和水利發電雙份收益。灌溉渠道需要根據地形落差因地制宜地安裝發電設備,充分利用水能造福一方百姓。該工程為土石方工程,在具體布置方面則需要能夠同水利工程相對應。施工用水方面,即機井取水、就近渠道方式處理。生活以及施工用電方面,可以使用工程沿線電網進行供電。總布置方面,因工程具有較長的施工工期以及開發面積,且具有較多的灌溉方式,具體施工難度并不大,可以從簡布置,以分散布置方式處理。在根據生活、生產需求的基礎上做好綜合平衡處理,在對環境不利影響充分減少的基礎上實現同其余工程的科學銜接。考慮到工程投資安排情況,在施工過程中,在項目區的穩流池以及進水池位置各對一個工區進行設置,以此對工人基本吃住問題進行解決。生活區以及臨時堆料場都可以根據管線按照就近原則布置,保持施工場地的文明施工;第二,施工進度。首先,要做好施工規劃的科學制定,充分利用勞動資源,做好勞動力的積極調動。在工程建設中,以流水線模式施工,以此便于管理工作的開展,在將設備全面調動的情況下實現生產費用的控制。同時,要做好精干施工團隊的配備,做好各方面關系的協調。其次,要做好施工進度的協調,根據工程特點,先進行工程道路體系建設,在形成良好交通條件的基礎上便于機械設備進場,并同時建設路旁林床土建工程。之后,建設水利工程,最后建設電力工程,避免水利、電力工程同時施工互相間產生影響。
4結論
在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國家也大力開展了地區水利工程建設,有效帶動了地區經濟發展。在上文中,我們對農田水利項目設計中的質量控制進行了一定的分析與研究,可以發現,項目設計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對此,即需要在未來工程設計環節能夠引起重視,充分把握潛在影響因素,以科學設計方式的應用保障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胥歡,雒天鵬.土地整理中的農田水利設計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5).
[2]袁素勤,楊克君.淺談水利水電工程經濟評價方法[J].吉林水利,2014(08).
[3]黃舒婷.淺析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難點及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2).
[4]趙鵬,于萬濤.論水利工程中的質量控制與管理[J].農業與技術,2014(03).
作者:池景麗 單位: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