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山東省礦產資源相當豐富,是中國的礦業大省。隨著開發利用各類礦產資源的速度越來越快,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加劇,急需加強治理。文章主要探究加強山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幾點具體做法,助力山東提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水平。
關鍵詞:山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措施
山東有悠久的采礦歷史,全省大約有80%的原材料與95%的一次性能源依賴于開發礦產資源,其礦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關鍵的基礎作用。而隨著山東礦業經濟的高速發展,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資源儲備加速減少,不僅影響著山東礦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還危及人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破壞社會穩定。鑒于此,加強山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就成為一項首要任務。
1針對不同地質狀況科學制定治理方案
1.1山東礦山地面減沉問題
山東礦山地面減沉問題采取科學的環境治理技術,包括:1)井下矸石填充減沉技術,這是一種頂板治理方法,即利用廠礦的尾礦、爐渣、砂石等材料把采空區填滿,用以支撐圍巖,減少甚至避免圍巖的變形、垮落,預防發生礦山地質災害;2)水砂填充減沉技術,這是山東現階段常用的一種填充方法,除了一些急傾斜煤層選擇自溜充填法以外,基本上都使用水力充填方法,其習慣性的稱謂就是水砂填充,又稱為濕式充填。
1.2礦山地表塌陷問題
常用治理方案包括:在煤礦塌陷地采用煤矸石進行填充,或采用粉煤灰填充,還可應用非填充復墾技術等。其中采用粉煤灰填充煤礦塌陷地指的就是利用礦山既有設備以及增加所需輸灰管道,直接將灰水填充到煤礦塌陷較深的區域,填充灰水的比例為1:10~1:20為宜,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法不僅操作簡單,且安全、經濟。
1.3煤矸石山的地質環境治理問題
治理煤矸石山的地質環境可直接在煤矸石山的表面矸石風化物之上栽種植物,只對矸石山采取適宜的地質環境治理方法,包括塊狀整地或帶狀整地,接著在種樹帶或植樹穴里填充適當的客土,不在煤矸石表面全部覆污泥或覆土,以便改良土壤基質,修復煤矸石山的生態環境。
1.4治理山東礦山地質環境
治理山東礦山地質環境時可從土壤著手,采取生物方法將土壤中存在的污染物轉移、吸收、降解、轉化,盡可能把濃度降低到能夠接受的水平,抑或是把有害有毒物質轉化成無毒無害物質,祛除土壤里的污染物,逐漸恢復礦山生態環境。
2加速山東省土地復墾和土地整理工作
山東占用土地開采礦山的問題不僅形成嚴重的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還破壞區域內的自然景觀,導致區域環境質量不斷下降[1]。礦山的采掘工業尤其是露天開采對區域內原有的土壤、植被等有較大的破壞作用,導致水土極易流失,而排土場隆起就是人工泥石流的直接禍源;爆破礦巖時的劇烈沖擊波、噪聲以及爆破、搬運等環節產生大量粉塵,嚴重污染礦山環境;干枯尾砂池更是礦山嚴重的污染源,可謂是人工小沙漠;排放有毒、酸性或含有多種化學成分的污水也嚴重污染礦山地面和地下的水體,還有下游的河道;含有硫的廢石堆也因風化自燃而排放二氧化硫有害氣體,對礦山及周圍形成大面積破壞,造成人畜傷亡。面對這些嚴峻的環境形勢和問題,山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者應加速落實土地復墾及整理工作,重新有效利用被破壞的土地。在山東的礦山建設中,因礦山企業和一般加工企業不同,不能任意選擇場地,必然被埋藏資源的條件所限制,很難避開沃土良田以及人多地少的地區,導致開發礦產資源不僅占據較大面積的土地,還要破壞當地的森林、耕地等資源。尤其是露天開采,它影響自然環境的范圍更大,會破壞大區域生態平衡,使耕地與農業遭受重大損失。此外,大部分采掘所遺留的尾礦壩、廢石場等廢棄地也嚴重破壞著地質環境。所以必須積極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復墾,在林業、農業等方面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保持生態平衡。通過復墾土地、整理土地,還能阻止被破壞土地面積的繼續擴大,盡快針對已破壞土地實施綠化植被種植、復墾造田、保護自然環境、恢復生態平衡等,重新恢復利用已廢棄的土地,使其發揮更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促進山東經濟社會發展。
3建立礦山地質環境質量技術保障機制
為提高山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效果,應堅持預防與治理并重,加強礦山地質調查和資源開采規劃,查清楚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情況、災害隱患等,從而準確掌握礦山地質環境變化趨勢,做到防患于未然。而監測礦山地質環境是重要手段之一,可配備必要技術力量及儀器設備,完善山東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網絡,隨時開展監測工作,及時掌握礦山地質環境的動態變化規律,預測變化趨勢,提出防治方案,盡可能保障礦山安全生產。針對山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存在的技術難題,應由行政主管部門積極組織技術人員進行集中的交流、培訓,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質量管理,優化治理效果[2]。
4結語
在重視環境保護、提倡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社會構建的今天,加強治理礦山地質環境對山東而言是當務之急,必須在實踐中及時解決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提高環境治理效果,堅持開發與治理齊頭并進,切實保護好山東礦山地質環境,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實現山東礦業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瑞平,徐友寧,何芳,等.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模式研究[J].青海環境,2016(03):102-108.
[2]李燕,陳秋伶.關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15(03):76-78.
作者:林雨佳 單位:山東省煤田地質規劃勘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