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人居環境治理的鄉村規劃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我國大部分鄉村由于歷史原因,環境總體品質有待提升,粗放式的管理和經營,需要規劃策略提升。本文以生態環境整治、鄉村文化再生、生活環境再生三個主要方面,探索美好鄉村建設問題,建立鄉村環境再生的規劃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鄉村;人居環境;治理;規劃策略
1背景
“”報告就鄉村未來發展趨勢,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計劃,[1]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三步走”的戰略,同時提出“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戰略指向。[2]2017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通過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提出了籌城鄉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建設美麗宜居村莊。
2國內外發展現狀
為了實現本國的鄉村環境,各國都積極采取了有效政策和法規,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如英國的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就開始重視鄉村環境整治,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取得了一定成效,1949年建立了《國家公園與鄉村進入法》(即《NationalParksandAccesstotheCountrysideAct》),1981年了《野生生物和鄉村法》(即《TheWildlifeandCountrysideAct》)、2000年《鄉村和道路通行權利法》(即《CountrysideandRightsofWayAct》)等。[3]美國在鄉村環境治理方面也十分的重視,早在1927年就提出了《紐約鄉村法》(即《VillageLawoftheStateofNewYork》)。[4]后來,相繼提出了《農業法案》、《土地法》、《國家環境政策法》(NEPA)及《住房法》等;早在上世紀40年代,日本就出臺了《農地調整法》,之后相繼提出了《過疏地區對策緊急措施法》、《過疏地區振興特別措施法》、《過疏地域活化特別措施法》和《過疏地域自立促進特別措施法》等[5]。縱觀我國鄉村環境發展之路起步較晚,從建國以來,國家在農村環境惡化方面投入了一些資金,但是經濟支持力度還有些不足,限制了農村環境改進的推進和實效性。[6]。早期針對性的政策法規不多,如《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和《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時效性和指導性還有待完善。雖然一些地區已開展相關工作,但是由于政策管理、技術方法及地域性各不相同,取得的成果也不相同。一些發達地區,如蘇南地區、浙江部分地區,由于發展較早和經濟基礎等原因,鄉村環境品質很好;而對于發展較晚,如中部和西部地區,在此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一種規劃策略來幫助解決這些問題。由于鄉村發展經濟狀況、人口分布、空間布局、基礎設施、歷史文化等建設受到制約,規劃建設不足,風貌特色彰顯缺失嚴重,這些都是未來臨待解決的問題。
3人居環境治理的規劃策略
針對我國鄉村發展現狀,主要改善的內容包括: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要因地制宜,保護、保留鄉村風貌[7]。鄉村本來是一個具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田園風光。但是,由于大力發展經濟,很多地區生態系統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毀滅。如亂砍濫伐,排污排廢,嚴重影響村莊環境。對于人居環境治理規劃策略,是一個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方法,主要以城鄉規劃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為主要手段,采取多學科研究方法,涉及生態學、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綜合研究。村莊整治最核心的是人居環境整治,農民是村莊整治的主體對象,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決定著規劃整治和實施的成敗,所以政府的主導作用,加上農民的積極參與,結合社會團體的共同參與,形成的三方聯動形成了整治機制。從目前規劃建設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為治理:主要針對居民思想意識進行改進,著重從管理和意識形態教育層面,例如:對于臟、亂、差、破、污、缺等現象給予改善,并讓村民認識到這些給人居環境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和后果。另一方面為提升,該策略主要涉及具體層面,包括景觀提升、建筑風貌提升、村容村貌提升、意識提升、設施提升等相關人居環境提升的具體工作。總體概括為三治理,三增強,三提升,即為治臟、治亂、治違,增強功能、增進文明、增加綠量,提升規劃水平、提升建設水平、提升管理水平,其中對于人居環境整治規劃可以針對兩治理,一加強,三提升的策略實施,具體策略及步驟如圖1所示。
4案例分析
4.1環境現狀調查研究
筆者通過調研當前一些鄉村,發現人居環境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沿街道路兩側堆放和搭建隨意性及占道經營等現象,構筑物上亂涂亂畫現象比較嚴重;道路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為破壞;河流水系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垃圾和廢水等廢棄物隨意其中;綠化、亮化等設施設置不夠齊全,一些綠化植被受到人為破壞,綠地養護不足,出現了褪化現象;公共設施配套有待增加,休閑游憩設施不足;商鋪沿街招牌隨意設置現象較多;建筑風貌特色不明顯,有待提升。以上這些因素影響了整體的人居環境。具體現狀情況如表1所示。
4.2規劃整治策略
針對人居環境發生的問題,可以采取兩個基本策略,首先采取治理策略,然后進行鄉村風貌提升,以治理為主風貌為輔的前期規劃整治,循序漸進,逐漸轉化為以風貌提升為主的深層次規劃,最后進行整體提升為主的后期建設策略。首先,通過對整治范圍內臟亂差局面。對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加強整治村鎮出現的問題進行充分實地調研,針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總體規劃分項實施的原則,對整治范圍內環境出現的臟亂差問題及基礎設施問題加強整修;通過修復及翻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合理的規劃設計建筑風貌;對公園、廣場、村鎮入口等景觀節點進行設計和環境塑造,對在節點處進行標識設計,構建一個管理有序、設施配套、環境有沒的美麗鄉鎮。具體改進前后對比情況表2所示。通過具體的規劃整治工作,如綠化、市政基礎設施、環衛設施、公服、道路、停車場、商業設施等項目,對局部問題個個排查處理,比如入口景觀、道路綠化等,影響因子比較大的節點進行重點整治,并加以宣傳教育,使得整體環境得到了提升。
5結論
國家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在此戰略的指導下,將開辟一個充滿光輝的道路,在此大政策的指導下,一些城市病的問題將得到很好的,也為理想人居環境開辟了新的前景。實現鄉振興戰略首先要解決鄉村人居環境問題,人居環境問題的改善,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規劃整治策略,并在此指導下,通過系統的整治,改善和提升人居環境,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實現鄉村層級的全面復興。
參考文獻
[1]于世玲.美好鄉村建設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1):289+291.
[2]張立.我國鄉村振興面臨的現實矛盾和鄉村發展的未來趨勢[J].城鄉規劃,2018(1):17-23.
[3]韋悅爽.英國鄉村環境保護政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小城鎮建設,2018(1):94-99.
[4]黃輝.論美國鄉村自治法律制度———以《紐約鄉村法》為例[J].當代法學,2009,23(1):140-146.
[5]徐素.日本的城鄉發展演進、鄉村治理狀況及借鑒意義[J].上海城市規劃,2018(1):63-71.
[6]鞠昌華,朱琳,朱洪標,孫勤芳.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配套經濟政策不足與對策[J].生態經濟,2015,31(12):155-158.
[7]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J].環境保護,2018,46(Z1):106.
作者:孫學山 張遠兵 吳偉東 張偉 單位:淮南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安徽科技學院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