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土壤環境安全及污染防治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土壤環境安全十分影響社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同時它還會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一定影響,適時地對土壤環境安全進行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營造和諧、溫馨的社會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舒適度,增加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土壤環境的污染問題的現狀和成因以及相應解決辦法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為社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引言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化發展的不斷加快,產生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由于污染物大量排放在土壤當中,致使化學物質將土壤環境嚴重破壞,造成土壤受到嚴重污染。隨著鋼鐵、化工、石油等行業的不斷改革創新,高污染、高排放的環保產品逐漸被社會所淘汰。如何有效地改善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重點關注的話題。
1我國土壤污染現狀和成因
目前,我國土壤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據調查研究顯示,在630萬平方公里內,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工礦業廢棄的土地。目前,全國土壤綜合超標率為16.1%,耕地點位的超標率為19.4%。土壤污染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潛伏性、緩慢性和隱蔽性。土壤被污染后,會不斷地進行擴散、稀釋或是遷移、降解,滲透到農作物當中,之后通過農作物進入到人或動物的體內,會對人和動物造成傷害。所以,。另外,土壤是主要的污染物收納體,空氣污染和水污染都會滲透到土壤當中,逐漸轉化為土壤污染,降低土壤質量。而且,土壤污染后,會通過揮發、徑流等方式進入大氣層和水體當中,使得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更加嚴重。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村工業企業經營不規范,部分企業為了減少經營成本,把工業廢水、廢氣、廢棄物等簡單處理之后違規排放甚至沒有處理就排放,對農田造成了污染。二是化學肥料的頻繁使用。研究表明,中國化肥、農藥、農膜的使用量居全球首位。化肥的過度使用會影響土壤的物理性狀,致使土壤板結、質量有所下降;農藥的頻繁使用會對農產品產生影響;農膜的使用量過高會降低土壤透氣性,影響土壤水分和養料的遷移。三是農村垃圾的隨意堆放。多數農村缺少垃圾處理設備,人們將垃圾隨意堆放,會使得有害物質滲透到土壤中,破壞土壤環境;造成污染。四是城市生活垃圾向農村轉移。部分城區的生活垃圾在沒有處理的情況下直接運送到農村,隨意的堆放或是簡單處理,大多堆積在農田附近。
2土壤環境污染的綜合防治措施
2.1建立健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
現階段實行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對全國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進行了統一的設置,但是因為考慮整體情況,所以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缺乏一定的針對性。
2.2增強環境監測,加強治理針對性
目前,環保、國土、農業等部門開展了對土壤環境安全及污染的調查研究工作,但是調查的對象、范圍、標準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調查的準確性。針對以上情況,各個部門應當對現有的監測機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以及預警體系進行整合,以便于更加精確的估測變化趨勢,及時做出防治和預警。
2.3加強目標考核,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地方各級環境保護部門要加深對土壤環境狀況、風險評估、污染地塊治理和修復工作的了解;確定地方政府的職責范圍,增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定期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整改;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并且加強考核制度,提升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4提升應用土地修復技術
土壤環境污染防治的多樣性決定著治理修復方案要從多方面考慮,而修復手段的多樣性也決定了在優化方面的更多可能性。另外,在引進、吸收當地土壤修復技術時要認真考量,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修復技術,保證土壤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可持續發展。
2.5建立健全土壤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外部體系
建立健全外部體系指的是建立土壤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和外部的大氣、水、海洋等污染防治法律的關系?,F階段實行的法律一般只有一兩條規定和土壤防治相關,難以保證土壤防治體系的正常運作??陀^來講,幾乎所有的污染物最終都會滲透到土壤當中,因此,土壤環境防治需要綜合性的考慮,發、較分散的規定難以滿足發展要求。
3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土壤污染逐漸惡化,土壤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它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平衡,對社會的穩定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相關環境部門應當加大管理力度,抑制土壤環境的污染,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彬.我國農業土壤污染現狀與防治[J].鄉村科技,2016(26):71-71.
作者:陳建琴 單位: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