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新型城鎮化建設對推進地域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衡水市城鎮化建設為例,分析了其建設過程中面臨政策不清、資金短缺、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最后從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以及城鎮化品牌建設探討了建設策略。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就業;社會保障;品牌建設
1引言
城鎮化是伴隨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積極穩妥扎實有序推進城鎮化,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進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截至到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根據城市化理論發展階段分析,我國正處于城鄉間聯系越來越緊密,城市集聚效應明顯的第二階段。本文依據衡水市城鎮化建設現狀分析探討衡水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策略。
2衡水市城鎮化建設現狀
截至到2016年,衡水市城鎮化率約在50%,遠低于全國57%的城鎮化率。近兩年,衡水市在推進城鎮化建設方面目標明確,項目實施到位。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推進農業轉移人口進入城鎮,實施城鄉統一戶籍管理制度,建立穩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做大主城區,冀州、棗強、武邑撤縣設區;推進沿鐵路沿省級以上公路的鄉、綜合經濟實力強和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的鄉、縣城周邊符合條件的鄉、貧困地區能起輻射和帶動作用的鄉優先撤鄉設鎮;堅持先改制、后改居,按“一村一居”的方式劃分和建立社區,健全社區居委會組織體系;推動冀州鎮、深州鎮及其他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市)政府駐地鎮撤鎮設街道辦事處,支持將已納入縣城規劃的周邊鄉鎮的村調整到縣(市)政府駐地鎮管轄,實行城市管理體制;整合資源,聯村并建,加快弱小村向小城鎮、中心村、園區附近轉移,推動農村新型社區、農業園區、工業園區“三區同建”。
3衡水市城鎮化建設問題分析
3.1市區與縣內各產業發展不均衡,城鎮化建設動力不足
衡水地理位置處于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建設的南大門,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近幾年衡水市第三產業比例逐漸升高,第一、二產業比重下降,呈現健康發展的經濟態勢。但是,作為市區與縣區相比較,由于人口集中,市區具有相對較豐富的醫療、教育、公共設施等資源,縣區相對較弱,縣區下屬城鎮則要更弱。再者市區聚集著豐富的第二產業,居住著具有較為廣泛的擇業范圍,具有多種收入來源。對于城鎮而言,綠色農業雖然具有相對較好的產業基礎,但整體綠色農業服務體系并未真正構建,還不足以提供綠色生態城鎮建設的條件。
3.2城鎮化建設經濟基礎薄弱,融資困難,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新型城鎮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限于自身經濟發展條件,新型城鎮建設財政支持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鎮化建設的進程。雖然通過以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的方式促進城鎮化建設,但銀行貸款方面面臨著較大的信貸違約風險,資金束縛仍然不可避免。新型城鎮化必須具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才能促進人員聚集,從而促進城鎮建設。相當數量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民眾不滿意建設水平,城鎮建設無從談起。
3.3以數量為優勢,缺乏高質量城鎮化建設
現有城鎮化建設“土地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核心“人的城鎮化”建設相矛盾。簡單的造城運動只能延續過去傳統粗放的城鎮化模式,后續帶來的產業升級、環境資源以及社會和諧等問題突出。所以,新型城鎮化建設要以質量提升為主,轉變城鎮化模式勢在必行。
4衡水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策略分析
基于衡水市現有的新型化城鎮化建設現狀,著重對就業、社會保障以及城鎮品牌建設方面進行探討。
4.1創新就業制度,建立城鄉統籌的勞動就業制度
新型城鎮化居民如何在新的環境中確保生活質量,就業是面臨的主要問題,以政府為導向的就業制度為城鎮化居民提供勞動就業指向。就業可以從以下方面創新建設:創新培訓就業模式,從企業職業技術培訓以及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兩方面入手,一方面直接培訓合格企業員工直接進行企業工作,另一方面以職業院校為主體,搭建合作平臺,提升職業素質技能;創新就業平臺,相同的用工政策以及法律條款,同等的就業機遇,消除用工歧視;創新服務體系,對自主創業人員的提供相關法律、資金支持,對企業員工提供工勞動用工、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權益保障機制。
4.2創新社會保障制度,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針對現有民眾城鎮化積極性不高的現狀,為吸引更多人由被動轉為主動加入城鎮建設,創新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城鄉一體化勢在必行。建設過程中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創新: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可以從養老保險以及失業保障等領域進行嘗試性改革;建立進城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享受和城市人群同等的住房、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全職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提高農村居民繳費補貼標準和待遇水平,完善農村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制度。同時經濟條件合適的地區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
4.3創新城鎮化建設領域,打造特色城鎮化品牌
城鎮建設除了作為人聚居的主要場所外,同時還應具有其相應的產業特色,文化特色。現階段在突出建設的城鎮化建設中,榜樣的力量正在逐漸顯現。以衡水市為例,現在建設的特色城鎮主要涉及大營皮革小鎮、周窩音樂小鎮、衡水湖漢文化旅游小鎮、鹽河故道休閑小鎮等特色小鎮,具有極強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在突出產業和文化特色同時,為其他城鎮化建設做出了榜樣,結合周邊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打造諸如農業小鎮、手工小鎮、旅游小鎮、餐飲小鎮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鎮化品牌。
5結語
新型城鎮化建設任重道遠,需要地方政府根據自身特點建設自己的特色城鎮化。在就業、社會保障、城鎮品牌等領域開創適合自身的特色城鎮化建設道路。
參考文獻
[1]楊儀青.區域協調發展視角下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探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5(5).
作者:張軍芳 杜鵬 劉旭浩 翟麗娜 單位:衡水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衡水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