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城鎮化建設中土地規劃利用問題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增加,城市土地利用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土地問題一直困擾各級政府和部門,如何全面做好土地利用與設計,保證城市全面發展,是擺在政府與規劃建設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只有全面做好土地合理利用,才能實現城市持續發展建設目標,建設美麗城市,推動經濟建設。文章主要通過對城鎮化建設土地利用現狀進行分析,全面剖析了土地利用與規劃的矛盾,同時,進一步闡述土地規劃利用思路與方法,以此,有效解決城鎮化建設中土地利用問題,通過土地合理規劃與流轉,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才能使土地規劃更加科學合理,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土地規劃利用;政府職能
1城鎮化建設土地資源利用意義
經濟學角度看,城鎮化建設最為核心的要義是使更多的農業人口從傳統農業向非農業轉換的一個過程,整個轉變的過程較為復雜,涉及到經濟與社會活動。當前,城鎮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全面推動了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對我國而言,城鎮化建設就是實現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的最好體現,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的實施,全面加快農村經濟發展、轉移剩余勞動力、統籌城鄉經濟一體化,是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全面科學的進行規劃,做好統籌發展,才能有效的推動城鎮發展,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城鎮化建設中,土地資源是最為基礎的資源,更是實現目標的基本條件,沒有充足的土地,則無法進行持續發展,從我國國土面積上看,雖然位于世界第三位,但是存量并不多,可利用的資源較少,特別是在人均耕地面積不足的情況下,要想全面發展新農村,推動城鎮一體化發展,則有一定的難度,在我國耕地面積少、質量差,山地荒漠多的背景下,我國可利用的土地資源現狀并不樂觀。進行城鎮化建設,就需要更多的土地資源,城鎮對土地剛性需求不斷上升,在經濟發展建設過程中,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出現了爭地情況,這種矛盾的加劇,導致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矛盾的增加,越是矛盾突出,越影響到城鎮化建設與發展。城鎮化建設要有足夠的工業用地、商業用地和綠化面積,如果土地不足,則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要科學合理做好規劃,避免出現土地資源的浪費,只有全面推動土地資源利用工作,才能確保土地資源合理應用,實現城鎮建設發展。
2城鎮化進程土地資源利用問題
2.1土地供給矛盾突出。土地是推動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更是發展的核心載體,如果城鎮化建設缺少土地的支撐,則無法達到良性發展目標,城市發展過程中就會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前文提到,目前我國人多地少,這是最為突出的土地資源矛盾,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間的土地存量越來越少,土地資源后備不足、不可再生的客觀條件限制了城鎮發展,土地緊缺成為制約城鎮化建設瓶頸。目前看,我國城鎮化建設處于“雙中期階段”,也就是說,工業化中期與城鎮化中期兩個中期,在這一時期耕地不斷減少,建設用地不斷增長,速度不同、矛盾突出,影響了城鎮化建設質量,在城鎮化規?;l展前提下,土地供求矛盾進一步凸顯,政府要合理把握土地資源,在保障農業發展的同時,不能越過生產紅線,綜合考慮城鄉結合,城鎮化建設土地資源制約已經成為了各級政府的困擾問題。
2.2土地利用率不高。我國城鎮化建設中,一直沒有合理的規劃,土地利用粗放式,很多土地利用不合理、不科學,缺少統一的整體設計,加劇了土地資源的浪費現象。20世紀90年代,進入城鎮化建設時期,一些城市就出現了“城建豪華風”現象,特別是在一些中發達地區,個別城市新區建設追求大而廣,要的就是氣派,各地興建的大廠區、大廣場屢見不鮮,浪費一些土地,造成了后期發展后勁不足,城鎮用地快速向四周蔓延,有的還占用了農村耕地,影響了農業生產。隨著“城市建設速度高于人口增長速度”問題的出現,土地又出現了閑置,影響了城鎮化科學發展。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繼而也導致了農村空心化現象,這種情況越發凸顯,影響到了整體的設計與規劃。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工作,從自身的角度看,農村人口的收入增加了,但是受傳統思維觀念和戶籍制度影響,農村人口并沒有真正轉化為城鎮人口,還是將農村與耕地作為自己生存底線,這樣,就出現了農村大量長期空置住房沒有利用的情況,農村人口有了錢,又出現了亂建房問題,加劇了土地的浪費。
3城鎮化建設土地利用思路與方法
3.1轉變政府職能,發揮職能作用。政府是主導,是土地的規劃者與領導者,要強化政府的職能,通過對土地科學合理規劃利用,全面提高土地利用質量,政府是重要的規劃建設部門,要從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說,政府要轉變觀念,加快職能的演化,根據當前嚴峻土地資源利用現狀,合理做好規劃,全面體現政府規劃設計職能,確保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政府對土地管理要科學謀劃,統籌設計,避免管理出現“圈地”模式,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要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出臺相關的管理制度,嚴厲打擊非法占地的現象,積極落實好各項政策,參與到集體使用權的“買賣”中,使政府導向更加明晰。有效明確政府在土地資源規劃中的邊界,做好市場統籌,在不影響耕地的情況下,避免踩農業紅線,堅持持續發展原則,實現城鎮化建設與環境、生態、人口、經濟高度統一。
3.2優化農村土地征收。城鎮發展必然涉及到農村土地的征收,要科學合理做好征收工作。為了合理利用農村土地資源,要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公正的征地程序,保證各方利益不受侵害。從當前的情況看,各級政府對土地征收工作非常重視,通過政府招商實現了土地的流轉,那么,進行市場化動作時,一定要做好監督,避免出現政績工程、個人獲利的情況,保證財政資金到位,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保證群眾利益。當前,我國各級政府均存在土地征用程序不規范的問題,公眾參與度低、透明度低,影響到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只有全面做好土地利用規范程序,強化土地供應、征收審批等項管理,才能保證被征地者相應知情權與參與權。利用各種輿論機構,做好社會公眾對土地征收環節監督,對不合法現象進行舉報、公布,保證土地征收合理合法。
3.3完善土地市場。土地規劃要與市場緊密結合起來,全面利用市場機制,做好資源的配置與調節,各級政府部門需要持續擴大市場機制配置土地資源范圍,根據土地情況,做好針對性政策配套,由市場完成的土地資源分配盡量減少政府干預,控制好土地范圍,避免出現亂用權的問題,以市場為導向做好土地利用規劃,實現土地資源效率配置。建立起有序的競爭市場環境,以不同渠道土地資源的配置,實現流轉增值效果。進一步強化農村土地交易,根據條件逐步發展城鄉一體化土地交易市場。
3.4做好耕地保護實現持續發展。城鎮化發展中的土地問題,主要涉及到對農村的土地利用與規劃設計,那么,進行土地資源規劃時,一定要重點做好農村土地的規劃,全面強化基本農田保護,這是底線,更是城鎮發展的紅線,只有保護好耕地面積,才能實現城鎮化持續發展目標。耕地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不但對民族生存產生影響,更有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土地資源規劃時,要全面保護好耕地,采取嚴厲措施保證耕地不受侵犯,各級部門一定要堅持底線原則,將地區優質耕地永久性納入基本農田保護范疇,不能占用耕地,同時,科學進行規劃與設計,不能隨意變動與更改,朝令夕改隨意調整,影響到城鎮化發展。土地規劃要專用,做到合理設計,可以根據國外先進的發展經驗,實施階段形成管制區,探索適合本地區農田保護制度,合理科學的處理耕地保護與城鎮建設關系,避免發展矛盾。不斷強化土地復墾,加快中低產耕地改造,提高土地生產能力,滿足城鎮發展整體需求。土地資源配置時,要考慮當前的發展現狀,更要考慮到未來持續推進,兼顧社會各種矛盾,為子孫后代留下足夠土地,政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根據土地數量、質量對土地做好等級劃分,形成科學的分配機制,爭取實現耕、房持續利用的良好發展局面。城鎮化發展漫長,是一個復雜的持續過程,政府規劃設計時,不能一味追求豪華氣派,要根據當前的實際,不斷進行推進,可以適當降低發展速度,使更多注意力集中到質量建設上,由城鎮化傳統發展的外延擴張,向內涵文化與歷史發展上轉變,這樣,城鎮化建設才能惠及更廣大人民群眾,保證經濟有序發展的同時,體現城市品味。
4結束語
城市化建設離不開土地的支撐,只有全面科學的做好規劃設計,才能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推動城鎮發展。政府的相關設計規劃部門要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科學做好統籌,在保證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前提條件下,有效發揮出現有土地價值,解決好城鎮發展與耕地矛盾,這樣,才能有利于城鎮發展,實現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欣.新城鎮化建設中土地要素利用問題的探究[J].當代經濟,2018,34(7):13-15.
[2]胡興勇.城鎮化建設中土地規劃利用問題探究[J].江西建材,2017,37(1):26-27.
作者:阮達飛 單位:平南縣不動產登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