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的時空演化和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當前,我國處于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及區域協調發展新時期,城市群以其規模優勢成為具備承載我國新時期經濟發展能力和區域協調的高級空間組織形態。城市群交通一體化,指地理位置相鄰但沒有行政隸屬關系的若干個城市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對城市間的交通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和交通信息等進行統籌的規劃、建設和管理,使得該城市群的交通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實現整個區域交通運輸系統向著高級化形態演進。城市群交通一體化不僅是交通運輸系統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體現,也是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支撐著整個城市群社會經濟系統的大發展。
關鍵詞: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時空演變;優化路徑
一、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建設背景與意義
環長株潭城市群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對于提升國內市場內需潛力具有獨特區位優勢。但環長株潭城市群內部交通基礎設施還存在路網密度不佳、帶動經濟發展能力不強以及輻射作用不足等問題。“高質量”和“一體化”作為當前長株潭都市圈的最大向心力,因此,交通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建設對于進一步構建環長株潭都市圈現代產業體系和推動新型城市化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二、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的現狀與時空演變特征
自2006年湖南省提出加快“3+5”城市群建設以來,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水平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今,環長株潭城市群已建成了“一網、一環、一江”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一網”即“三干、兩軌、多連線”的交通路網;“一環”即長株潭高速公路大環線;“一江”即湘江風光帶“兩岸一線”聯通工程。其中,交通路網以“三干、兩軌、四連線”為骨架,全部通車后,“三干”主線的通行時間分別減少至22分鐘、28分鐘和23分鐘,且全程無紅綠燈;“兩軌”方面,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長沙地鐵3號線南延項目)建設全面展開,8個車站和5個高架區間全面開工;“四連線”方面,瀟湘大道—濱江路項目已完成主線建設。在未來,環長株潭城市群作為國家戰略層面的中部重要增長極,還將重點打造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建立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交通一體化布局。為全面描述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時空演變特征,筆者使用鐵路和公路的客運量、貨運量表示交通運輸規模,使用人均城市道路面積、每萬人擁有的公共汽車數量和年末實有出租車汽車數表示交通布局,構建環長株潭城市群城市交通一體化指標體系(見表1所列)。2008年國務院批準實施了《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2008—2020年)》,對環長株潭城市群建設起到重要指導作用,2009年湖南省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原則上通過了“3+5”城市群綜合交通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3+5”城市群城際鐵路規劃方案,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步伐加速。鑒于上述政策時間節點,文中實證檢驗以2008—2019年環長株潭城市群為例。數據來自于2009—2020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湖南省統計年鑒》,對于部分缺失數據,使用均值插補的方法來補齊。在指標測算過程中,為消除不同指標之間量綱的差異,使數據具有可比性,對所有原始數據均進行標準化處理。
1.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的時序演變特征
環長株潭城市群所有城市交通一體化時序演變如圖1所示。在2008—2019年期間,長沙交通一體化水平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相較于其它城市的領先幅度較大,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長沙與其它城市交通一體化水平的差距逐漸擴大。湘潭、常德和益陽在樣本期內交通一體化水平較差,一直處于環長株潭城市群的末位,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株洲的交通一體化水平在2015年達到最高值,但在2016年有較大降幅,2017—2019年期間雖然略有提高,但是未達到2015年的最佳水平。湘潭的交通一體化水平逐漸提升,在2017年之后略有下降。衡陽和常德的交通一體化水平波動較大,總體表現為2008—2013年上升,2014—2017年下降,2017年以后略有提升的變化趨勢。益陽市的交通一體化水平波動較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并且2019年達到歷年最佳水平。婁底市的交通一體化水平表現較為出色,2008年在環長株潭城市群中排名第四位,但2018年以后婁底市的交通一體化排名提升至第二位,僅次于長沙市。
2.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的空間演變特征
基于環長株潭城市群2008—2019年的交通一體化數據,使用Stata軟件進行可視化。得到如圖2所示的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空間演變特征,顏色由淺至深表示其交通一體化程度的高低。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水平整體呈現“東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其中,交通一體化發展較好的城市有長沙市、株洲市、岳陽市、衡陽市和婁底市,主要分布在城市群東部和南部,常德市、益陽市這兩個位于西北部的城市交通一體化水平低于平均值。通過對比其空間演變特征可以發現:①2008—2019年期間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水平發展較為平穩,其空間演變未出現明顯的地理特征;②長沙市作為湖南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環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其交通一體化水平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對周邊城市有一定的帶動作用;③常德市和益陽市位于城市群西北方向,其交通一體化水平較弱,一直處于八個城市中的末位,應該借助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建設契機,增強自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交通運輸水平,縮短自身與其他城市之間交通一體化發展水平的差異;④湘潭市作為環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一體化水平與周邊城市存在一定差距,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湘潭市應該借助其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優勢,以及周邊城市交通一體化溢出效應,提升自身交通一體化水平。
三、發展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的對策建議
“加快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在2021年兩會期間被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長株潭都市圈從“區域規劃”成功晉級為“國家戰略”。為貫徹湖南省委、省政府《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3市在2021年4月底同步作出《關于推動和保障長株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決定》,這對長株潭都市圈的交通一體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要求。在深入分析環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的現狀與時空演變特征的基礎上,筆者針對當前長株潭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的問題提出以下6大對策建議。
1.打造國際交通門戶樞紐
加快建成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現代化長沙國際樞紐機場,提升智慧化水平,以打造集民航、高鐵、軌道交通、公路、城市交通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的門戶樞紐;在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中,推動機場空域資源擴容優化,提升長沙機場高峰小時容量,提高吞吐能力和貨運能力;拓展長沙4小時航空經濟圈,開通以貨運為主的第五航權國際航線,構筑“國內重點城市快線+圈內國際及地區航線+洲際航線”的航空網絡;在頂層設計上,項目建設、政策支持等方面多措并舉,進一步拓展長沙的海外通航城市朋友圈,以促進長株潭城市群對外開放和一體化發展。
2.打造國家交通綜合樞紐
加快構建長株潭“米字型”放射狀對外運輸大通道,推動區域內干線鐵路、高速公路、湘江航道等項目實施,逐步打造高鐵環、軌道交通環、高速公路大外環和湘江綜合廊道;建設“一門戶、五主、多點”客運樞紐體系,以長沙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為依托,共建長株潭國家物流樞紐,構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銜接協調、有機統一的客貨運樞紐集群;優化機場、鐵路客運站、公路客運站和城市交通樞紐布局,鼓勵同站布設,推動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專用租車中心,加強與城市交通系統有效銜接,打造一體化客運樞紐;對網絡銜接功能重要、運輸需求潛力大的客運樞紐,做好銜接通道和空間預留。推動新建樞紐立體布局換乘設施,鼓勵同臺換乘,力促主要運輸方式間換乘距離控制在300米以內、換乘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
3.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
統籌利用干線鐵路通道資源,以既有長株潭城際鐵路為骨架,以長沙市軌道交通為基礎,統一規劃建設長株潭都市圈軌道交通項目,合理確定建設時序,優化軌道交通站點布設,做好遠期軌道交通線路接入條件預留,逐步實現長株潭都市圈“一小時通勤圈”;加強軌道交通規劃、制式、建設、投資、運營等統籌管理,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打造交通圈、商業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區;理順既有長株潭城際鐵路管理關系,進一步增加小編組車輛,改進開行方式,優化票務系統,完善配套設施,加快推進“地鐵化”運營。
4.強化運輸服務同城化
推動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公交、城際客運等公共交通領域“一卡通”,拓展ETC在停車場、充電站的應用;推進長株潭軌道交通建管養運“一張網”,有序推進長沙市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穩步發展中小運量有軌公共交通。統籌完善長株潭都市圈連通主干道統一命名工作,加快推進連接長株潭的國省干道路段提質升級、城際路段擴容、重要城鎮過境路段改線、“斷頭路”連通、繁忙路段擴建或立交改造等工程。
5.發展綠色智慧安全交通
在長株潭城市群創建公交都市,保障公交優先路權,強化客運樞紐的旅游服務功能;在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旅游風景道、游船碼頭;發展低空旅游;推進綠色生態廊道、綠道系統、慢行系統等建設;建設智慧機場、智慧地鐵、智慧公交、智慧公路等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長株潭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打造長株潭智慧大腦和區域信息樞紐港,加快城市治理可視化、精細化和智能化,共享"掌上城市群"智慧生活;共建長株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加強防洪防澇預警預報系統建設,提升城市快速排水能力,探索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試點。
6.強化都市圈領導小組協調能力
依托長株潭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為主導的協調機制,加強跨市交通基礎設施對接協商,保障主要跨區域通道資金、土地等要素;研究設立長株潭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對接多元化金融資本。聯合市縣政府、政府投融資平臺等設立基金,打造交通基礎設施基金集群;研究整合資源成立都市圈交通發展公司,承擔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公共交通運輸組織、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等。
四、結語
城市化進入都市圈和城市群階段,交通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建設對于推動新型城市化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發展,要從打造國際交通門戶樞紐、打造國家交通綜合樞紐、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強化運輸服務同城化、發展綠色智慧安全交通、強化都市圈領導小組協調能力6個方面深入推進。
作者:劉峰 徐洋 余謙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 中交郴州筑路機械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