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農業嫁接技術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談日光溫室越冬茄子嫁接栽培技術
摘要:日光溫室主要以種植蔬菜為主,連年種植和環境相對封閉造成連作障礙和病蟲害加劇,降低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本文通過對芳草湖農場日光溫室越冬蔬菜種植效益與常規蔬菜種植效益對比后,從育苗嫁接、定植技術、定植后管理、病蟲害防治及茄子采收方面,對日光溫室越冬茄子種植技術進行總結,系統闡述北疆日光溫室越冬茄子嫁接栽培技術,以期為北疆地區日光溫室茄子的越冬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日光溫室;越冬;茄子;嫁接
自2010年五家渠市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以來,其設施農業得以飛躍式發展[1],至2015年五家渠市設施農業面積達513公頃,其中,近90%面積種植設施蔬菜,而茄果類、瓜類等作物的種植面積占49%[2]。隨著日光溫室的連年使用,加之設施大棚環境封閉,致使設施蔬菜種植因土壤條件惡化而產生連作障礙,嚴重降低種植戶種植大棚的積極性。芳草湖農場綠豐農業有限公司越冬茄子生產中,通過嫁接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日光溫室茄子產量,延長了茄子采收期,使日光溫室蔬菜種植效益得到明顯提升。現將北疆日光溫室越冬茄子嫁接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育苗嫁接技術
1.育苗前準備
采用105穴或125穴育苗盤育苗,按每個溫室定植1800~2000株幼苗計算,在育苗前按照種植計劃準備充足的苗床,并盡可能創造無菌的育苗環境。①苗床建議使用高溫悶棚+日光暴曬+藥劑處理的方式進行消毒處理。可于6月5日—10日對育苗棚進行徹底清棚,扣棚膜進行高溫悶棚暴曬3~5天。通過此措施可消除大部分病菌,并殺滅蟲卵、清除雜草,減少病蟲草害基數。悶棚暴曬后立即使用75%百菌清800~1000倍稀釋液噴灑育苗棚土壤,進行土壤消毒。②用新育苗盤育苗可不用消毒,重復使用的穴盤在裝填好營養基質后,使用多菌靈800倍液或2%~3%硫酸亞鐵溶液噴灑,澆透基質,方可為接下來的茄子育苗和移植打下良好的土壤基礎。
2.砧木選擇
金葉白蠟嫁接在園林綠化的應用
摘要:金葉白蠟是一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彩葉樹種,屬白蠟的一個變種。本文總結了金葉白蠟嫁接繁殖、栽植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為金葉白蠟在新疆栽培管理及園林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金葉白蠟;嫁接;園林綠化
金葉白蠟為木犀科落葉喬木,樹形優美,生長迅速,冠形飽滿,花期4月中旬—5月中旬,是新興的鄉土彩葉樹種[1]。春天,金葉白蠟樹葉呈金黃色;夏天,葉片變成淡黃綠色;秋天,大多樹種葉片皆黃時,金葉白蠟嫩葉變成黃綠色,成為城市園林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環境綠化和美化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2]。傳統綠化植物材料品種單一,綠化景觀單調,早已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迫切需要一些新奇的園林造景材料來豐富城市園林景觀[3]。植物絢爛的花朵總是短暫的,真正長期欣賞的還是其葉片的美。彩葉植物正是以其花朵一樣絢麗的葉色,極大地豐富了城市的景觀層次,成為目前園林綠化、美化的新寵[4]。金葉白蠟作為適應性和景觀表現皆優良的彩葉樹種之一,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
一、育苗地選擇
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通風透氣性較好的地塊。栽植金葉白蠟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
二、整地施基肥
整地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以秋季最佳,翻耕深度以25~35厘米為宜,翻耕1~3遍,同時667米2施入2~3千克5%辛硫酸顆粒劑,將其加入細土摻勻,撒入圃地翻耕,消滅地下害蟲。隨翻耕667米2施入2~4噸腐熟農家肥作基肥。
黃瓜栽培技術管理提高途徑
摘要:黃瓜屬于葫蘆科藤蔓屬植物,生產潛力巨大。隨著農業市場對黃瓜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在我國北方地區可利用栽培技術與設施來提高黃瓜產量。分析了黃瓜栽培過程中的選種、育苗、田間管理、嫁接及定植等技術,并對病蟲害防治及科學的采收方法提出合理方案,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黃瓜;栽培技術;管理;途徑
黃瓜屬于喜溫性植物,對土壤環境要求較為嚴格,對肥料施用也有一定標準。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黃瓜可以進行周年生產與供應。在北方栽培技術的支持下,黃瓜實現了大面積種植,其適應性強、產量逐年遞增、經濟收益可觀,是農業設施技術的主要發展蔬菜品種。
1黃瓜的選種與育苗
1.1選種
高質量的農作物品種是栽培技術順利開展的基礎保障,需要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與溫度條件來進行品種的選擇,同時針對不同品種特點,及其對土壤的要求來制定相對應的栽培方案。北方種植黃瓜,也需要根據當地情況來進行品種的選擇。例如:山東地區主要選擇魯蔬4-6號黃瓜,這種黃瓜是蔬菜研究中心根據山東地區土壤環境培育出來的品種,在山東各地試種后效果較好。魯蔬4-6號黃瓜抗霜霉病、白粉病等能力較強,適合溫室越冬種植,其特點是前期可耐低溫、弱光,而栽培后期可耐高溫。
1.2育苗
人參果嫁接栽培技術研究
香瓜茄也稱人參果、茄瓜、香艷茄、香艷梨,果肉清爽多汁、風味獨特。甘肅省民勤縣從1997年開始在日光溫室進行引種,因人參果多在水果淡季的冬春季銷售,經濟效益高,所以栽培面積逐年擴大,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但隨著多年多茬種植,人參果生長勢退化、品質下降、果實僵化、產量降低、病蟲害蔓延等問題逐漸凸現。近年來,筆者選用茄果類砧木嫁接人參果,利用砧木發達的根系和抗逆性,發揮其生長優勢,改善果實品質。通過3a(年)多茬的試驗示范,總結出人參果嫁接栽培技術,現已在全縣推廣逾17.3hm2(260畝),每667m2產量6000kg,收入達60000元以上,增收2000元以上。
1嫁接品種的選擇
人參果接穗應選擇適宜民勤縣日光溫室種植的耐低溫、抗病性強、早熟、豐產、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如長麗、大紫、阿斯卡等;砧木要選用生長勢強、易結果、單花序數量多、嫁接親和力好、成苗率高的番茄類砧木,如澳砧1號、澳砧2號(壽光南澳綠亨農業有限公司)等。
2接穗繁殖
人參果接穗繁殖方式有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2種。在我國北方日光溫室多采用嫩枝扦插方式育苗。扦插苗的管理方法:剪取人參果的幼嫩分枝,除去葉片,截成帶有2個芽節的長12cm左右的扦插枝條,上端在芽頂上部2cm處平剪,下端在芽節下剪成馬蹄形,扦插于穴盤中,1穴1株,每天早上澆水,溫度保持在25℃左右,苗齡20~25d(天)及時移栽。
3砧木穴盤育苗
3.1砧木播種時間
釀酒葡萄防凍策略
作者:李健 單位:新疆中信國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2010年,甘肅農大的劉耀芳等[4]人對釀酒葡萄赤霞珠的嫁接技術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另外,根據我國葡萄嫁接的農藝要求,山東省煙臺市農業機械科學研究所研究出的PJJ-50型葡萄嫁接機可以一次性完成砧木與穗木嫁接的全部過程,每日可嫁接葡萄5000多株,成活率85%以上,可以滿足該區赤霞珠葡萄育苗的需求。
覆蓋、冬灌以及埋土
覆蓋:在赤霞珠葡萄下架時,將葡萄枝蔓盤壓在葡萄定植溝,進行簡單的捆扎和壓蔓,枝條一律放入溝內,覆蓋前對葡萄溝進行修整,把覆蓋材料如棉被、塑料膜、紡織布等放在葡萄枝蔓上蓋好,兩側和接頭處用土壓實,然后再進行埋土。駱強偉等[5]于2010年的試驗表明:采用棉被和塑料膜相結合覆蓋某些品種的葡萄,在越冬防寒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埋土:埋土防寒是預防葡萄發生凍害的常規方法,其具體措施是:將赤霞珠的植株主蔓理直,朝著同一個方向一株壓一株,用草繩或稻草捆綁好,埋土。翹得較高的主蔓,采取楔橛倒掛鉤的辦法壓平,再埋土。埋土寬度120~150cm,厚度40~50cm,可適當增加埋土厚度。取土時,應遠離植株根系。新疆瑪納斯縣赤霞珠葡萄的最佳采收期是在9月13日左右,且該地區的初霜凍一般發生在9月中旬[6],因此,該工作應該在10月下旬至11月5日前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秋季霜降、葡萄落葉后,赤霞珠樹體的營養回到根莖部,結合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在土壤結凍前適當延遲埋土時間,可短時間低溫鍛煉枝蔓,達到增加枝蔓抗寒性的目的。
灌防凍水:入冬前(10月至11月期間),瑪納斯地區的氣溫降至0℃時,進行第1次防凍灌溉;瑪納斯地區終霜日80%的日期為4月15日,近10年的平均終霜日為4月10日[6],故來年應該在4月中旬前,進行第2次防凍灌溉。
赤霞珠葡萄的出土時間對凍害的影響
據研究,終霜凍導致釀酒葡萄產量大幅下降,多數葡萄園減產超過40%。新疆瑪納斯地區赤霞珠葡萄的萌芽期相對較晚,可以推遲赤霞珠樹體的出土時間,一般于4月初出土。據張振文等[7]研究,推遲葡萄的出土時間可以明顯減小樹體的受凍率,隨著出土時間的推遲,樹體受霜凍危害明顯減輕,結果母枝越長,二次萌發的芽越多,越有利于災后產量的恢復,如此可以避免嚴重凍害,同時延遲樹體萌芽時間和生長速度,有效減少了終霜凍的影響。另外,冬季修剪結果母枝留芽量的大小、葡萄園灌水和生煙均對赤霞珠晚霜凍害的影響不大,而不同出土時間對赤霞珠受霜凍危害的差異極大。
庭院紅柿栽培技術研究
摘要:本文總結了庭院紅柿栽培技術,包括苗木繁育、栽植、栽植后管理、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紅柿;庭院栽培;苗木繁育;栽植管理;病蟲害防治
柿樹在我國分布范圍比較廣,其果實鮮艷悅目,營養豐富,含大量的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深受人們喜愛[1]。在庭院中栽種永定紅柿,其果實鮮紅、結果多,不僅可供食用和觀賞,還具有多種美好寓意。因此,在庭院綠化中,永定紅柿受到人們的青睞。在紅柿種植過程中,幼苗培育、嫁接、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環節都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才能確保柿樹健壯生長,保證柿子的品質與產量。本文總結了庭院永定紅柿栽培技術,以期為庭院中種植永定紅柿提供借鑒。
1苗木繁育
現階段,永定紅柿一般采用嫁接育苗,可保持優良品種的特性,促進柿樹結果。另外,在嫁接育苗時,選用適宜的砧木也較重要,不僅能提高嫁接成活率,還能提高柿樹的抗病能力,延長其經濟壽命。
1.1砧木培育。一般采用永定紅柿種子或者野生猴柿種子培育砧木,注意選成熟果實軟化后取出的種子。種子取出后洗凈晾干,儲存在干燥陰涼的環境中,一般等到春季溫度高于20℃時進行播種。播種前,需要進行種子處理,首先將種子在陽光下曝曬1h,然后用55℃溫水洗種,再用清水浸泡6h,之后取出種子進行催芽,待1/3種子露白芽時播種。播種后覆蓋1~2cm厚的土。當幼苗長到2~3片葉時進行第一次施肥(澆施水肥),原則是薄肥勤施,結合施肥進行中耕除草。此外,要觀察砧木苗的生長情況,及時防治病蟲害。待翌年立春前苗木直徑達1cm以上時,即可進行嫁接。
1.2嫁接苗的培育。選擇豐產、優質、果實鮮紅、掛果期長、食用和觀賞兼可的永定紅柿或永定早熟紅柿的健康無病蟲害成年樹作采穗母株。剪取結果母枝作為接穗,有利于柿樹提前結果。一般到了春季,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在立春前柿樹休眠期快結束時開始進行枝接或芽接。當接穗新梢長至30cm時要立支柱,將新梢適度綁縛于支柱上,以防新梢風折或劈裂。在嫁接苗快速生長期,根據氣候條件及土壤墑情及時灌溉,結合灌溉撒施復合肥;等到7月以后,注意控肥控水,防止植株徒長。
植物栽培學教學融入思政教育改革初探
摘要:為實現科學與思政建設相融合,達到科學育人的目標,闡述園藝植物栽培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究課程思政教育在園藝植物栽培學教學中的實施方法,列舉融入園藝植物栽培學課堂的8類“思政”元素,并分析園藝植物栽培學融入“課程思政”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為進一步探究園藝植物栽培學思政教育資源提供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園藝植物栽培學;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教學目標
2016年12 月,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3]。因此,要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變,充分挖掘所有課程的德育元素,實現高等教育“育人”的本質,從而培養全面發展且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學生。園藝植物栽培學是園藝產業發展的基礎,是一門論述園藝作物生長發育規律及其與環境條件的關系以及園藝植物栽培管理基本技術和原理的科學,是園藝專業本科生選修的專業主干課之一[4-5]。從園藝植物栽培學的課堂中挖掘“思政”元素,靈活融入并且運用到教學中,對課程目標的實現和園藝事業接班人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園藝植物栽培學教學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是教師立德樹人職責所在。教師的職責主要體現在“教”和“育”兩方面,“教”就是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和知識,“育”就是有足夠的功底,為新時代培育全面發展的人才。新時代的高校教育者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最直接表現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若大學教師在專業課堂不融入“思政”元素,那么將不能稱之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因此,高校專業課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思政教育改革的號召,不斷提高“課程思政”的意識,并在實際教學中加以實施。園藝植物栽培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高質量的園藝人才,為農林企事業或研究單位、各類園藝種苗花木公司等部門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和技能的專業人員。總書記在 2019 年中國北京召開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指出,要推動生態環境的科學規劃、因地制宜,要將環保和生態意識,以及綠水青山情懷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懷。因此,這與在園藝植物栽培學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密不可分,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挖掘“思政”資源,以達到“協同育人”的目標。
2 課程思政教育在園藝植物栽培學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為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時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和創新能力。根據園藝植物栽培學課程特點,通過實踐總結出課程思政教育在園藝植物栽培學教學中的實施方法為:①課前預設問題,以鍛煉學生對專業問題的解決能力;②案例討論,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③追蹤熱點問題,以培養學生明辨是非和延伸應用知識的能力;④設計科研實驗,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科研探索精神;⑤園藝市場調研,以挖掘學生通過實踐分析問題的能力。
西瓜大棚大苗田間嫁接高效栽培技術
蜜童為無籽小果型西瓜一代雜種,果實中心糖度12.5%,單瓜質量2~3kg,坐果率高,果實大小均勻,含水足,瓜形好,正圓球形,果皮花紋清晰美觀,瓜肉鮮紅,汁多味甜,無籽性佳,皮薄但不易破裂,耐儲運。蜜童西瓜因其商品性極好,深受消費者喜歡,因此銷量大、售價高。但該品種種子價格高,工廠化嫁接苗往往高達5元•株-1,而瓜農自行采用小苗嫁接因技術不熟練、操作難度大、環境條件不易控制,導致嫁接成活率低、成本高。筆者經過多年試驗,摸索出一套蜜童西瓜大棚大苗田間嫁接高效栽培技術,即砧木移栽大田后在團棵期再嫁接蜜童西瓜,每667m2定植約400株,每667m2產量約3000kg。采用該栽培方式的經濟效益比傳統栽培技術明顯提高,雖然人工成本有所增加,但操作簡單,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傷口愈合速度快,不需緩苗,產量高,大大節約用種量,種子成本低,深受瓜農歡迎。近幾年,蜜童大苗田間嫁接高效栽培技術已在武漢、黃石等長江流域推廣,種植面積逾700hm2(10500畝)。現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1浸種催芽
砧木選用強根、日本葫蘆、葫砧2號、京欣砧1號等市場反映好的品種,砧木比蜜童西瓜早播5~7d(天)。種子先用清水浸泡1h(小時),洗去種皮粘液后用40%福爾馬林400倍液或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300倍液浸種1h(小時),撈出洗凈后再用清水浸種4h(小時)。然后把種子放入32℃恒溫箱中催芽,每12h(小時)補1次水,24~48h(小時)后即可出芽,種子80%以上露白即可播種。
2播種育苗
春季大棚育苗先整好苗床,鋪好電熱線,在電熱線上鋪1層薄膜使穴盤受熱均勻。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拌勻基質(采用武漢日清蔬菜育苗基質),裝入50孔穴盤,在穴盤孔中心開1cm深的播種穴。播種時種子平放,芽尖向下,每穴播1粒,播后蓋好基質,澆足底水,再在上面鋪1層地膜保濕、保溫,最后通電加溫。出齊苗后及時斷電、揭膜,控制好溫度和濕度,防止幼苗徒長。幼苗期溫度控制在10~16℃,濕度控制在60%左右,第1片真葉長出前適當控水,基質不發白不澆水。澆水宜在上午進行,中午不澆。苗期可噴施2~4次0.2%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培育壯苗,提高抗逆性。蜜童西瓜苗期主要病害是立枯病和猝倒病,可用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主要蟲害是蚜蟲和薊馬,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
3整地施肥
無籽小果型西瓜需肥、需水量大,應重施基肥。結合整地,每667m2撒施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100kg和腐熟農家肥1500kg,深挖四周排水溝防止漬水。8m寬的大棚沿棚長的方向做3條畦,畦寬約2.5m,畦高25cm,溝寬25cm,鋪設好滴灌管后再覆蓋3m寬的地膜。注意地膜要覆蓋到溝,既能防止水分蒸發和防治雜草,又方便行走,使瓜果不直接接觸土壤和水,減少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