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公司治理增值型內部審計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
增值型內部審計,就是可以增加組織的價值的內部審計。增加組織的價值的關鍵要求就是努力地提高審計的收益,盡可能地降低審計的成本。顯性收益是由于發揮了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從而查出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本企業挽回自己的損失;隱性收益表現為內部審計的介入,從而幫助組織改進了管理程序和提高了決策的正確性水平,進而減少了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價值的審計方式重心在“咨詢”方面,內部審計可以在決策的過程中提出建議,但不能參與決策、設計和非審計業務的操作。國內關于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相關研究文獻表明,對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而言,增值型內部審計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國外學者的地方是,國內學者更加有興趣研究在公司治理中增值型內部審計的作用、增值型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關系以及通過何種途徑為公司實現價值增值等方面。本文通過對我國內部審計實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議,從而為推動我國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研究意義
1.價值的增加是增值型內部審計思路的主要目標。
企業關注的焦點應該是自身價值的增加。內部審計一直扮演著企業管理者助手的角色,主要是為了幫助企業管理者履行企業所有者所賦予的受托責任。
2.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增值型內部審計存在的另一個意義。
讓員工充分參與到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實施中是提高其工作積極性的關鍵因素,這樣才能使內部審計真正意義上為組織帶來增值,從而實現內部審計的價值。但是沒有能充分勝任的內部審計師,即使客觀環境條件都具備,也難以采用科學的方法做好審計工作。
三、增值型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IIA在對內部審計進行定義時,第一次提到了“公司治理”這個詞。將增值型內部審計貫穿于整個公司治理程序,鑒證管理層責任的履行情況,評價其經營績效,更有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在增值型內部審計這一概念提出后,無論是理論上還是時間上,都使得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對于增值型內部審計的職責范圍來說,由以前的內部控制層次轉向了公司治理的層次;在監督方面,由以前對管理者的監督變成了對所有者和管理者的監督。首先,增值型內部審計與管理層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并參與到公司治理中,幫助管理層履行其職責并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增加企業價值。其次,增值型內部審計隱性價值的存在,決定了內部審計部門對企業內部人員起到一定的監督與威懾作用,客觀上起到增加企業價值的作用。增值型內部審計與過去的審計模式最大的不同點是其把價值增值作為自身的目的。在公司治理的領域中,內部審計的咨詢服務大體有:(1)評價并且改進組織的治理過程,為公司治理作出自身的貢獻,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增加企業的價值是內部審計應該做的咨詢服務之一;(2)內部審計應該樹立風險管理的意識與控制觀念,同時要確保維護企業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四、我國的增值型內部審計所存在的問題
內部審計對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和建立企業的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國的內部審計依然不夠成熟和完善,尤其在增值型內部審計方面,諸如如何實現價值增值,在哪些方面發揮其增值功能等,還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發展總體上處于落后水平,缺乏科學的理論和先進的實踐經驗作指導。
1.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缺少復合型的人才。
由于人們認識較為傳統,使得我國內審人員大多數為財會人才。因此內審工作難以融入到經營管理、風險管理等要求較高的領域,限制了內部審計工作作用的發揮。
2.職能較少,咨詢功能還有待發揮。
五、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完善對策
1.建立高效內部審計的模式,保證組織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工作的展開需要依賴獨立性和權威性,所以應該保證組織的獨立。
2.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咨詢服務。
為組織增加價值是內部審計應該努力的方向,所以一定要使內部審計實現由單一的監督職能向管理與服務等多種增值職能的轉變,從而對組織的經營管理作出評價。
3.高度重視組織戰略。
經濟和技術的全球化發展,是引起當前競爭格局的兩大主要動因。組織戰略直接決定著組織內部資源配置及其未來發展方向,影響著組織的存在與否。因此,內部審計的有關部門領導必須高度重視組織戰略。
4.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相關法律體系的建立。
為此,我們應該不斷探尋,并且主動研究國外的成功的經驗總結,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建立健全科學的內部審計的法律體系以滿足增值型內部審計工作需求和企業經濟發展需求。
5.加強方法支撐,促進審計的信息化。
要積極開發適合我國企業經營管理要求的審計信息系統,做到創新。
6.加大監督,努力使內部審計實現質的飛躍。
在審計的整個過程中要把好質量關。首先,要改善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系統。其次,后續審計要做到位。通過后續審計可以檢查企業是否真正采取了糾正措施,并評價糾正效果,同時分析落實糾正措施的成本與效益。再次,要使內部審計的考核機制更加規范。在考核方法上,應該充分利用平衡計分卡的優勢。由于研究時間的限制,本文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探討范圍不夠廣泛,沒有充分考慮到所有因素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影響,可能導致本文提出的建議的針對性不強。
作者:馮楚楚 任暢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