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企業內部審計優化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逐步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除了要不斷深化改革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優化企業內部審計,提高企業內部審計質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企業內部審計的質量影響股東等財務報表信息使用者對于企業經營狀況的了解,股東等財務報表信息使用者通過對企業內部審計的監督,把之前未披露的、虛構的財務信息披露出來,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幫助企業健康發展。本文從現階段企業內部審計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對應的優化策略,以此提高企業內部審計質量。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內部審計質量;優化策略
一個想要處于健康快速發展的企業,除了需要適合的經營發展戰略,良好的市場環境,鼓勵發展的宏觀政策之外,企業內部的相關運轉也要有完善的制度進行監督。內部審計對于企業內部控制而言,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有助于提高企業財務信息質量,幫助財務報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經營現狀。而現階段,企業的內部審計缺乏應有的關注,內部審計質量也不盡如人意,為了企業能夠健康發展,就需要對內部審計進行優化。
一、企業內部審計現狀
(一)管理層缺乏對內部審計的關注
管理層對于企業是否需要進行內部審計缺乏全方位的理解,認為內部審計是可有可無的,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忽視,這將影響內部審計質量。有的企業沒有單獨設置內部審計部門,而是只在會計部門中配備了內部審計人員,而這些人員之前可能并沒有接受過關于內部審計的專業培訓,對內部審計的理解并不深刻。這些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過程中,對于可能產生錯報的領域未引起重視,未采取相應的審計程序應對風險,或者使用不恰當的方法進行審計,這都最終會影響內部審計質量。有的企業雖然設置了獨立的審計部門,但管理層對其關注不足,內部審計人員在工作上就敷衍了事,并不深入了解企業相關業務,無法發現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審計質量得不到保證,從而使企業內部審計浮于表面,內部審計部門形同虛設。有的企業設置內部審計部門,僅僅是為了上市需要,并不履行審計監督職能,而從公司治理角度,如果不通過內部審計對不合理的規劃進行修改,那么就無法對公司經營提出建議,提高公司價值。
(二)企業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
一般的小微企業,經營過程簡單,內部控制也不復雜,員工關系簡潔,所以并不會專門制定內部審計制度;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內部審計制度,但制定相關制度的人員不了解公司業務,過度參考其他公司的內部審計制度,制定的制度和企業經營業務關聯不大,導致內部審計制度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有的企業根據各部門的職責制定了單獨的部門內部審計制度,但是部門之間的職責重合部分并沒有進行約束,出現問題如何歸責,可能導致在出現問題之后,兩個或多個部門互相推卸責任,無法歸責,從而影響公司正常運營;有的企業制定了內部審計制度,但未明確具體執行內部審計的人員,相關人員無法確定自己的工作范圍和工作職責,導致內部審計無法有效執行。
(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資質不足
內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部審計人員,而內部審計人員的資質則決定了最終的審計質量。有的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由財務部門的一兩個人組成,之前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內部審計培訓,在執行審計時不能很好地保證審計質量。時代的發展也逐步提高了對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現階段有的內部審計人員所掌握的知識較為陳舊,不能很好的適應新理論知識體系下的內部審計工作,而企業也沒有對相應的審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對當前的計算機輔助審計、大數據審計等沒有專業的培訓,內部審計人員沒有辦法使用大數據和云計算進行審計,增大工作量的同時審計效率也不高。有的企業經營活動比較瑣碎,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會因為追求審計質量,固執追求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產生較大的壓力無從紓解,內審工作無法進行;或者內部審計人員認為企業經營活動雖然瑣碎但并不復雜,從內心不重視內部審計,在審計過程中壓力較低,這將導致內審工作流于表面,無法深入監督公司的相關業務活動。審計人員的自我解壓能力和自我加壓能力,也是其資質的組成部分,內審人員處于一個恰當的壓力環境,有助于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質量。
二、優化企業內部審計的策略
(一)增強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認識
現代企業大部分處于兩權分立狀態,股東和管理層對于公司財務經營狀況的了解不甚相同,管理層不持有公司股份或持有較少股份,對公司經營決策作用較小。管理層為了實現經營目標存在財務舞弊動機,忽視內部審計,使財務報表呈現一個“漂亮”的經營狀況。企業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提高管理層持股比例。要使企業健康長遠發展,管理層需要更多的權限,而提高其持股比例,讓管理層的利益與公司利益關系更加密切,在此種關系的影響下,管理層就會更加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內部審計質量,而非眼前的經營目標。管理層的內部審計意識薄弱,企業更應該從意識層面出發,開展相關內部審計重要性與必要性的講座或培訓,張貼內部審計相關標語,營造企業內部審計氛圍。從企業股東到管理層、從部門到員工,不同方向采取相應舉措,從而進一步增強內部審計意識,提高內部審計質量。從管理層來說,加深對內部審計的理解,提高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通過股份激勵加大管理層對企業的關聯感,提升財務信息透明度,使其更關注企業健康發展,其他股東和財務信息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心也相應增強,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效果進一步提高。
(二)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
我國目前的企業很多的內部審計部門沒有準確的職責定位、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其獨立性,企業應該對內部審計的職責進行明確定位,各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準確劃分,制定符合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對于小微企業而言,經營活動比較簡單,制定的內部審計制度不需要太復雜,但也要覆蓋企業所有的業務范圍。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在制定內部審計制度之前,應該全面了解公司組織結構、經營業務,參考同行業同等級的其他企業的內部審計規范,根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審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貼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內部審計制度,使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時可以深入企業內部,發現缺陷從而進行改進。明確的職責分工是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前提,企業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責,業務重合部分具體歸責于哪個部門進行劃分,建立問責機制,明確每個內審人員的工作范圍,在出現問題時可以準確找到項目責任人,進而解決問題,增強工作人員的審計意識,提高審計質量。
(三)提高內部審計人員資質
內部審計人員是公司的組成部分,他不是外部的獨立第三方,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目標是發現企業內部存在的缺陷,從而提出建議對其進行完善,是對企業的發展起積極作用的。2014年,美國研究人員在對1500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之后發現,大部分內審人員的壓力由薪酬、職位晉升、同事關系處理、是否為決策人員和工作時間的長短幾部分組成,而這些壓力有的需要內審人員自己進行調整,有的需要企業外部進行調整現有工作模式,改善工作環境以幫助內審人員減輕壓力。在內審人員調整自身來降低過度壓力危害的同時,組織自身也要營造一個有利于內審工作展開的健康環境,組織管理者理應了解內審人員的壓力來源與精神狀態,這樣才會全面的幫助組織開展有效的內部審計工作。適當提高薪酬獎勵,放寬晉升條件,內審人員工作熱情高漲的同時也減輕他們的壓力,提高審計質量。審計署2018年頒布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審計署第11號令),以國家法律法規角度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第七條規定:“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審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單位應當嚴格內部審計人員錄用標準,支持和保障內部審計審計人員入職門檻,要求入職前掌握最新的內部審計知識,懂得計算機輔助審計、大數據云計算審計方法,定期對內審人員進行繼續教育,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使內審人員增強內審技能,拓寬審計思路,提高審計質量。
三、結束語
完善的內部審計是企業良好運轉的前提,現在有的企業存在管理層不重視內審、內審制度不完善、內審人員資質不足的問題,為了優化企業內部審計,可采用增強管理層內審意識、完善相關制度、提高人員資質等策略,從公司層面、制度層面、人員層面全方位的對企業內部審計進行改進,推動企業良好發展,希望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提升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汪靜.企業加強內部審計研究[J].現代營銷,2019(05):192-193.
[2]戴迎迎,王目文.淺析企業內部審計及財務監督工作[J].財經界(學術版),2019(06):140-141.
[3]馬東潤,陳艷,王慧.強化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的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2019(05):191.
作者:趙曉雙 單位:貴州大學明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