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與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事業單位是指承擔社會公益事業的法人單位,其經營管理的主要特點是其具有一定的非營利性,這種非營利性也使得其與企業在會計核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本文在對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解決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的若干對策,旨在進一步規范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基礎核算及提高核算效率,降低事業單位貪污舞弊等財經違紀行為發生的概率。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對策
一、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幾種問題
(一)會計憑證填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會計憑證內容填寫不完整。個別事業單位經辦人在出差或采購開具發票過程中,未能填寫事業單位完整名稱且未向供應商索取詳細的辦公用品明細,極易導致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混亂及存在較大的貪污舞弊風險。二是會計憑證存在虛假內容。個別事業單位在舉辦會議過程中,與接待賓館串通,虛報參會人數,將套取的資金用于發放福利或作為接待上級領導的經費。三是會計憑證未能認真審核。多數事業單位雖然建立了嚴密的會計核算審核制度,規定所有會計憑證均由經辦人、財務人員、處室負責人、辦公室主任(金額較大還需由事業單位法人簽字),而在實際執行中,只有財務人員對原始憑證的金額、日期、內容進行初步審核,其他審核人員未能嚴格進行審核。四是會計檔案保管不規范。個別事業單位未能及時將上年會計憑證、明細賬與總賬等會計資料進行打印并歸案保管;會計檔案在借閱過程中未能嚴格按照審批流程進行,造成會計檔案丟失、損壞;未能指派專人或委托同級檔案局對會計檔案進行專門保管,會計檔案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二)事業單位會計科目設置與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于一些成本費用及經費類科目設置過于簡單,未能按照經濟業務功能進行二級分類,無法直觀反映事業單位各會計期間經費類支出。其次,個別事業單位未能嚴格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各會計科學使用用途進行會計核算,例如,某電視臺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收到廣告公司上繳的廣告收入后分別計入“事業收入”、“預收賬款”科目貸方,其中:已向廣告費支付方開具發票的收入部分計入“事業收入”科目,同時,按照年初非稅收入征收計劃于每月向省財政上繳廣告收入,上繳時計入“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借方;未開具發票收入計入“預收賬款”科目,待開具發票時再將廣告收入由“預收賬款”借方轉入“事業收入”科目。每年年末,將本年廣告收入超出非稅收入征收計劃部分從“事業收入”科目借方轉入“其他應付款-跨年收入”科目,待下年年初上繳財政。而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及《非稅收入管理辦法》規定,該電視臺在收到廣告收入時應計入“應繳財政款”科目,并及時將非稅收入上繳同級財政部門。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與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內控制度設計方面。個別事業單位由于法人對內控制度的漠視,直接將其他事業單位制定的內控制度照搬,未能結合自身經營管理特點設計制度,導致內控制度缺少可執行性。二是內控制度執行方面。個別事業單位(特別是基層事業單位)出于經費及工作人員限制等考慮,未在本單位內部建立會計崗位分離制度,個別財務人員掌管辦理資金收付全部印鑒及賬簿,導致事業單位財政資金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四)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資產原始價值與實際成本存在一定差異。雖然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應按照資產使用年限計提折舊,但未能對資產年末市場價格進行充分評估,導致資產原始價值、凈值與其市場價格存在一定差異,不利于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二是擅自報廢資產導致賬實不符。個別事業單位資產使用部門在未經上級主管部門、財政局及單位領導審批的情況下,擅自將資產出租、出借或變賣,并將出租出賣收入作為“小金庫”來源,不但嚴重擾亂國家財經紀律,也給國有資產造成極大浪費。三是資產信息失實。目前,多數事業單位未對固定資產建立資產卡片,財務部門只根據原始發票進行會計核算,未能及時關注各項資產存放地點變化、損耗情況,導致資產實際數量、質量及使用部門等信息與會計信息嚴重不符。
二、強化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若干對策
(一)強化事業單位內部會計基礎核算
一是會計科目使用方面。建議國家進一步細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會計科目設置,通過設置二級、三級明細科目以保證事業單位經費支出核算的科學性、可比性;二是會計憑證編寫方面。事業單位應在本單位內部制定詳細的財務報銷流程,并在本單位內部進行宣傳,以規范所有工作人員在原始憑證取得、填寫等方面的行為,并通過財務人員強化會計憑證審核以達到杜絕會計憑證造假行為,不斷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及準確性。三是事業單位法人應提高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程度,并由法人帶頭執行單位內部財務管理辦法、報銷流程及內部控制制度,以促使事業單位內部各業務處室及全體職工規范會計核算工作。
(二)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一是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經營管理需要及人員配備情況設計科學且具有可執行性的內控制度,并由事業單位法人帶頭宣傳、執行內控制度,以督促各業務處室給予財務部門開展內控工作必要的配合與支持。二是內控制度中應包括崗位分離、授權審批、復核等內容,并對各個財務崗位職責進行詳細說明,避免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因崗位職責劃分不清而互相推諉扯皮。三是建立內部審計制度。事業單位應在內部成立專門審計機構或指派專人對本單位內控制度執行、會計核算規范性及固定資產管理等情況進行審計,并及時將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向事業單位法人進行反映,同時,督促事業單位各個業務處室按照審計報告進行認真整改。
(三)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首先,建議事業單位定期了解固定資產市場評估價值,并比照《企業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計提減準備,以保證資產實際價值與賬面價值趨同,避免事業單位資產價值失實;其次,事業單位應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詳細將資產卡片、明細賬與實物進行核對,不但對資產數量進行盤點,而且應關注資產的存放地點、損耗;最后,完善固定資產卡片記錄,當固定資產采購或報廢后,及時對資產卡片進行修改,并再次與財務明細賬進行核對,保證賬實相符,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及被貪污舞弊。
參考文獻:
[1]劉永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中國商論,2016(4).
[2]譚國光.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當代經濟,2014(3).
[3]陳勁青.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剖析與對策探討[J].中國市場,2016(11).
作者:吳亞飛 單位:呂梁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