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探思,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全國財政管理體系集多重要素于一體,其中鄉鎮財政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鄉鎮財政報告質量高度依賴日常核算工作水平以及所采用的會計核算方法。鑒于現階段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尚有不足之處的狀況,亟須對相關問題加以分析,以探尋對策,提高鄉鎮財政工作質量,振興鄉鎮經濟,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
[關鍵詞]鄉鎮財政管理;會計核算;財政管理體系
現代社會發展十分迅速,各行業的競爭亦激烈異常,提高財政管理人才的綜合水平素質,采取可行可靠有效的措施,才能實現鄉鎮財政工作管理持續發展的目標。縱觀現狀,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的配套工作機制尚未成熟,在眾多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得當方法,使得資金利用的效果受到影響。受地域影響,人才分配缺陷以及實際開展中依然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加強對此方面的分析并提出相適應的解決對策極具必要性,有利于保證鄉鎮財政工作的規范化與科學化,提高資金的利用水平,為鄉鎮建設助力[1-2]。
1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的現狀
“鄉財鄉用縣監管”在目前的鄉鎮財政工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且采取基本支出和專項支出會計核算的方法[3-6]。鄉鎮財政管理工作中的記賬則普遍應用記賬的模式,對應有兩類具體的會計核算方法:一是零戶統管。形成多個預算會計項目,在確定實際收入和支出后即可開展預算,或是由鄉鎮財政統一完成賬戶設置工作,從而提高管理的便捷性;二是賬戶統管、集中核算。此模式下以財政管理工作需求為導向,由鄉鎮財政部門設立總預算會計,從而開展工作。
2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問題
2.1管理形式和核算內容過于獨立
“鄉財鄉用縣監管”的模式下,其更加偏向宏觀層面的鄉鎮財政管理工作,而在實際操作方法以及準則等多個方面均較為籠統,加之人才趨向性城市化,受地域等因素影響,導致基層財政工作者的認識較淺,難以從根本上明確“鄉財鄉用縣監管”的本質內涵,管理形式與會計核算內容之間缺乏密切的關聯。
2.2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的促進作用甚微
一方面,鄉鎮財政工作者的主觀意識不足,認為鄉鎮財政管理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存在浮于形式、一人身兼多職等情況,沒有意識到該職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鄉鎮財政工作者的自身定位不夠清晰,對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的枝葉末節了解不夠細致,未能切實實現工作角色的轉換,在面對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時,甚至將其混為一談,工作的針對性明顯不足。
2.3職責模糊,定位不準
職責定位方面,在自稅費改革的發展進程下,對鄉鎮財政的工作帶來變革性影響,稅費征收職能弱化,越發有向服務、核算等相關職能轉變的趨勢。但需注意的是,此類職能并未得到明文規定,意味著實際工作缺乏依據,崗位的職能界定不夠精準;另外,鄉鎮財政部門整體定位存在偏差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將核算作為唯一的工作側重點。
2.4專項資金的管理方式不當
在“三農”問題的解決歷程中,豐富的資源轉向農村,在財力資源增加的條件下,明顯加大鄉鎮會計核算的工作難度,相較于核算需求而言,現階段所采取的會計核算方法與之存在差距。究其原因,與財務會計核算體系的不完善、專項資金管理方式欠缺有密切的關聯,專項資金難以明細核算,工作成效甚微。
2.5會計核算規范化不足
一方面,鄉鎮財政部門所涵蓋的業務范圍較廣,具有多而雜的特點,配套的財政管理體制尚有諸多不足之處,無論是財務管理還是會計核算,均存在難度高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缺乏完善的財政管理體制時,相關工作的開展存在粗放化的問題,會計核算的規范性欠佳。
2.6人才配置水平與工作需求存在差距
部分鄉鎮財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且以中年群體居多,最新的會計方法難以在鄉鎮財政工作中得到應用,且人員配置不完善的情況也普遍存在。雖然聘請了相對年輕的人員,但又存在工作經驗不足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下,致使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停滯不前,甚至存在層出不窮的問題。部分在崗的工作人員雖有較豐富的資歷,但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工作理念均會對其產生禁錮作用,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良莠不齊,與現階段的鄉鎮財政工作需求相脫節。
3基于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3.1創建財政管理體系
以鄉鎮的實際財政狀況為立足點,創建并持續完善財政管理體系,形成約束作用,提高鄉鎮財政管理的規范性[7]。從歷史工作中總結經驗,以作為會計核算方法優化工作的參考,形成一套適用鄉鎮自身發展的工作模式。此外,需要緊密結合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兩方面的內容,在制定會計核算方法時需充分關注兩者的一致性,且需創建監管部門,由專員負責監管日常工作,避免漏洞。
3.2加強會計核算和專項資金管理
鄉鎮財政管理的工作重心在于財務管理,而該項工作得以實現的關鍵途徑則是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因此若要做好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則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會計核算和專項資金管理。在實際工作中,需明確專項資金的性質、用途等方面的信息,將其完整記錄至對應的會計賬簿上,從而逐步形成資料庫,給財務管理中的資金查詢等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8]。加強對人員的培訓,提高鄉鎮財政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以發揮人才的優勢。
3.3提高價款結算的時效性
工程項目竣工后,財政部門并未適時完成工程價款的編制工作,導致財務支出受到干擾[9]。作為財務人員,需對工程實際情況形成準確的認識,根據項目發展狀態及時做好資產結算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確保投資成本處于可控的狀態,以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3.4提高物資管理的有效性
工程項目得以順利建設的關鍵前提在于得到充足物資的支持,例如施工材料、機械設備等均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財務管理則需要重點對此類物資開展監管,采取管控措施[10-11]。作為財務人員,應當明確物資在工程項目中的重要性,根據類別存放并保管,按時清點物資,給項目的發展提供可靠的物資支持。
3.5創建并發展項目考核機制
財務人員需要強化自身的工作意識,并轉化為實際行動,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水平。在財務后期評價工作中,管理者需要采取強有力的監管措施,正視財務問題,探尋解決方法[12-15]。在針對財務工作效果的監管過程中,管理者需要考慮到政績和業績兩方面的因素,并創建財務管理機制,以作為工作的依據[16]。管理者具有引導作用,需通過自身綜合水平的提升來帶動全員工作氛圍,主要方法有:①落實崗位責任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程項目的規模逐步擴大,部門類別豐富且總量有所增加,而工程項目是融合多專業的完整體系,對于部門而言彼此間自然具有密切的關聯。在決策前,各部門應當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積極獻言獻策,在此工作氛圍下員工的責任感得以增強,同時也可避免因管理者想法過于局限而出現錯誤決策的情況;②加強對人才的培訓,為之提供優質的學習平臺,在提高財務專業水平的同時還需強化職業素養,從而塑造復合型人才,使日常工作可高效開展;③加強對財務狀況的核查,工作人員應明確財務活動的具體特性,包含發生時間、規模等,從而判斷財務的使用情況,并及時公開,保證信息的全面性與透明性。
4結語
社會經濟良好發展,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若要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則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綜合水平。財務管理工作直接影響資金的利用效果,從而作用于最終的發展結果,而現階段的鄉鎮財政管理工作或多或少存在方法不正確、覆蓋不全面、人才不配套等問題。在此背景下,需要將意識轉變、制度運行及人才培養等作為著力點,從根本上解決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問題,同時做好監督工作,消除發展阻力,推動鄉鎮的發展。
作者:任紅麗 單位: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