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會計電算化展趨勢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會計電算化的概述
會計電算化是指傳統會計和現代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在會計中的應用。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經歷了三十余年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上世紀八十年代屬于起步,中國人民大學在1981年對計算機應用在會計工作中的討論標志著我國會計電算化的開端,之后我國企業掀起了會計電算化的高潮;上世紀九十年代屬于普及階段,個人計算機大力發展使人們充分認識到計算機的優越性,多數企業在這時期都大力推進會計電算化在本企業的應用,與此同時,相應的財會軟件也進一步得到了豐富,并涌現出一批如用友、金蝶為代表的會計電算化軟件行業領軍企業;本世紀初至今則為會計電算化的創新、集成階段,在這一時期,眾多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已不再滿足于會計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存儲傳輸功能,而是要求會計電算化軟件具備財務指標分析和預測等功能,相應地,管理型財會軟件,如ERP,成為會計電算化發展的主要特點。
二、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在會計工作中已經普遍采用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從最初對會計數據進行收集、存儲和傳輸的簡單處理階段發展到對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并為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和產品銷售提供支撐的企業資源管理階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會計電算化的軟件建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中已經得到財政部認可的財會軟件就多達40余種,地方財政部門認可的軟件超過200種,財會軟件的領軍企業如用友和金蝶得到了廣大企業的認同。但是,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并不完善,也有不足之處,具體如下:
1.會計電算化人才儲備不足,復合型人才缺乏。目前會計電算化的從業人員大多是由原來的手工會計、出納經過簡單短期的電腦培訓而來,他們在傳統的手工會計方面具有很強的會計、統計能力,對于會計理論知識和實務掌握的非常透徹,但是,在利用會計電算化系統和相關軟件方面則顯得力不從心,不了解相關的軟硬件知識,一旦系統出現故障或界面異常時就束手無策,同時,由于缺乏相關軟件的系統培訓,在上機操作時容易出現人為操作失誤,導致數據的丟失和毀損。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需要對傳統會計和現代計算機技術都比較熟悉的復合型人才,要求會計電算化從業人員不但需要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同時還要精通財務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從而高效率地完成會計工作,并為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支持。
2.會計電算化軟件功能不完善,軟件的完整性、統一性、安全性不高。現有會計電算化軟件普遍存在缺陷,其中較為典型的缺陷有三種。一是缺乏完整性,由于眾多會計人員主要從事的是事后核算工作,對于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多不參與,導致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應用更多體現在報賬記賬功能上,企業只是利用軟件進行材料、工資、固定資產等的核算,而對于財務軟件具備的管理分析功能置之不理,成本核算、財務指標的分解和分析、資金預測等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導致會計電算化軟件功能不全;二是缺乏統一性,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方面的財務軟件種類繁多,各大廠家在強調各自軟件的獨特性時,整個行業并沒有很好考慮各個軟件之間的通用性和內部銜接,導致不同公司之間的軟件不能很好地兼容,提高了企業會計人員的學習成本,同時由于跨國度、多貨幣處理能力,目前的財務軟件難以滿足跨國企業的會計處理需求,與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合作化不斷增強的趨勢不合;三是缺乏安全性,目前財務軟件在安全性的投入上仍不足,軟件的加密保密功能不強,極易導致企業商業機密丟失和被盜。
3.會計電算化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盡管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但是相應的會計制度并沒有根據新情況作出適當的修改。企業應用會計電算化后,不但是賬戶的設置、登記和具體的賬務處理流程會變化,而且企業在會計工作方面的組織體系、系統設計、內控和檔案保管等方面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會計法律法規應根據會計實務的新特點作出相應的修改。同時,由于一些單位引入會計電算化的時間不長,缺乏管理經驗和指導,在人員安排上沒有安排專人管理檔案,在公司管理上也沒有制定專門的電子檔案保管制度。
三、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
根據我國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可知,未來會計電算化必然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發展,具體而言,有以下三種趨勢:
1.會計電算化從業人員的復合型。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會計電算化需要的專業人員不但需要掌握傳統會計理論和實務操作,同時也需要對包括財務軟件使用技巧在內的計算機技術有所了解,從而實現會計工作的高效率、企業管理的高水平。加大對會計電算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國家應從教育制度和體系方面作出相應支持,如對會計電算化專業進行專項教育基金補貼,為實用型人才提供就業渠道,鼓勵高校與相關企業簽訂合同,為企業定向培養復合型人才,實現個人事業和企業發展的雙贏。
2.會計電算化財務軟件的綜合性。目前會計電算化軟件在完整性、統一性和安全性方面有所欠缺,未來財務軟件的發展必然朝著功能的完整性、不同軟件之間的通用性以及軟件的安全性方向發展,從而實現財務軟件的高集成度和高綜合性。整個行業應當建立一個統一的財務軟件協議,對財務軟件的共性作出明確的指導,完善財務軟件的功能,實現不同公司軟件之間的銜接、同一賬號下不同軟件的數據實現共享、不同賬號下的數據在不同的軟件系統上能夠相互轉換使用。同時,需要建設開放型軟件系統以滿足跨國企業對于不同語言、不同貨幣和不同會計制度下會計處理和分析的需求,實現會計電算化軟件的國際化。最后,加大對會計電算化軟件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投入,以滿足對不斷增加的網絡犯罪的規避需求,加強數據的保密保護工作。
3.會計電算化法律法規的規范性。目前會計電算化方面并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持,許多企業也缺乏健全的會計規章制度,其會計處理具有隨意性,財務數據的可靠性也受到公眾的質疑,會計舞弊時有發生。為實現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發展,相關部門應當根據會計方面的新現象和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制定政策指導,實現會計電算化的規范化管理。
四、結語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張,會計電算化必然成為會計工作的潮流。加強對會計電算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加大會計電算化軟件的研發力度、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法律法規,對于實現會計電算化的普遍應用、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作者:周夢茜 單位: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