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會計電算化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特點及存在問題
1.1學生特點
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多采用合班授課的方式,單次授課人數超過50人,而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動手操作能力差距較大。這使得教師在講授中,很難顧及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將學生的差異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1.2教學特點
在課程教學的指導方面,教師的角色多定位于指導,而面對“一個教師、多個學生”的局面,教師往往無法及時解答所有學生的問題,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
2.1硬件條件
學校已經建立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在該平臺上傳教學資料、批改作業以及討論相關問題,而學生也可通過該平臺下載資料、上傳作業并參與問題討論,同時對于教學情況,學生也可以與教師進行實時交流,這不僅增強了師生的互動,還有效地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內容單一,學生被動”的缺陷。
2.2軟件條件
會計電算化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已經決定教師的定位是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以及成果的檢查,而各會計軟件公司會定期針對自家軟件進行培訓,資料形式多樣,并且結合了軟件開發中的設定,更加深刻地講解了軟件各項功能的使用以及一些特殊設定,同時課程的授課對象為大三的學生,其對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掌握,在教師的督促下能較好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預習、鞏固與拓展。
3會計電算化網絡教學模式的建設
3.1網絡資源的建立
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料全部依托于教學平臺進行上傳,教師將資料從難度上分為基礎、專業、能力3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建立資料、任務和討論3個區域,通過層次和功能的分區,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
3.1.1基礎模塊
該模塊主要針對課堂教學前學生對相關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幫助學生了解各章節的教學內容以及重點、難點,意在為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料,同時也為理解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日后學習提供相應幫助。
3.1.2專業模塊
該模塊主要針對課堂教學后學生對相關教學知識的鞏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學習相應內容,并將作業進行上傳,做對所教學知識的加深理解以及操作方法的鞏固。此外,學生在遇到相關資料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還可以進入討論區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討論區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意見。
3.1.3能力模塊
該模塊主要針對有額外知識需求的學生。學生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后,可對這一模塊的知識進行學習和討論,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學生的差異性,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基本教學安排的前提下,得到相應的知識內容和練習。
3.2課程教學的開展
3.2.1課前預習階段
教師在課前要求學生進入網絡教學平臺,根據任務區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學習基礎模塊中的資料,并鼓勵學生在討論區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實現對課程內容的預習。一方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2.2課后鞏固階段
在專業模塊中,將其他高校相關課程的教學視頻及資料進行上傳,這部分資料與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較為緊密,學生可針對自己課上遺留的問題,下載相關資料,從而對課上沒有熟練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學習。針對課堂練習中的常見問題,教師可通過問題的形式上傳至專業模塊的討論區,遇到問題的學生不再通過“提問-教師回答”的簡單模式獲得答案,而是通過討論,參與到問題的探討中,在教師的引導和同學的幫助下,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點。此外,針對課程操作性較強的特點,教師在課程講授后將相應的練習上傳至任務區,意在通過任務的完成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中。
3.2.3課后提升階段
會計電算化課程講授的內容多集中于一般企業常見經濟事項的處理,一些特殊企業、業務的處理不可能一一涉及。針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事先上傳相關知識點內容,并提供必要的學習思路,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可選擇知識點進行拓展學習,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才。
4考評方式
網絡教學為了實現其目標,應該在考評方式上激勵學生自主地開展預習和拓展。因此本次改革,應將平時成績考評方式從以考勤成績為主改為以網絡平臺互動為主,教師根據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討論區的交流情況進行評定。
作者:齊驥霆 單位:西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