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我國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始于十多年前,深圳、蘇州、天津等科技事業發展較為發達的地區對此進行了嘗試和探索,各地審計機關取得了不少寶貴經驗和成果。但截至目前,財政科技資金由于涉及單位廣、資金量大、內容多、專業性強,各地對財政科技資金的績效審計還處于試點階段,歸納總結的審計案例和實踐經驗都很有限,從總體上說還是以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為主,尚未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的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二、構建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
建立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有利于科學有效的考核和評價科技資金使用產生的效益和效果,有利于審計人員做出客觀公正的審計評價,也為審計人員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意見提供有效依據,在指導和規范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工作中具有重大意義。
(一)有利于規范和指導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工作。
當前,我國試點地區開展的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工作大都處于試點階段,側重點各有不同、評價指標各式各樣、評價標準差別很大,亟需一套相對科學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規范和指導。
(二)有利于節省審計人員工作時間,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以評價指標體系為指導,可以規范績效審計基本工作流程,縮短審計現場工作和數據分析時間,精準提煉審計結論,節省審計工作成本。
(三)有利于相關部門開展資金績效管理和考核。
科技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在項目、資金分配和管理過程中也在大力開展績效評價工作,但他們也同樣面臨著評價指標體系不健全、不規范的問題,審計部門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將發揮結果導向作用,以審計建議和意見方式為上述部門開展資金績效考核提供參考。
(四)有利于促改革、調結構,加快經濟轉型發展。
通過建立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對科技資金投入所產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項目,形成的新產業、新品牌做出客觀的分析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政策管理結合起來,有利于優化完善產業扶持政策,更加突出政策的針對性和導向性,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增強產業政策在促進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的引領和導向作用。
三、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設置的原則
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是對資金扶持項目所產生的效益和效果做出的標準性限定,可以為審計人員評價被審計對象的成績效能提供標準,一定程度上能保證績效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構建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獨立客觀原則。
評價指標應客觀存在,指標內容應提前限定,不受任何人的主觀影響,完全客觀真實地反映并評價科技扶持資金使用效能和效果。
(二)相關有用原則。
評價指標設定應緊緊圍繞審計工作目標,只有按照審計目標來進行設定和選擇使用,才能正確確定審計評價標準,達到預期的績效審計效果。
(三)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的原則。
科技項目開展過程中會涉及到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及政策規劃等各個方面,要全面的反映地方財政科技資金使用的績效情況,就要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有效獲得使用各種指標。
(四)易于操作原則。
績效審計評價指標要具有可操作性,易于采集,易于理解,使用方法簡便易行,合理控制成本,能滿足橫向與縱向分析研究需要。
(五)長短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
科技項目有的見效很快,有的需要長期才能見效,因此建立指標體系要兼顧短期效益指標和長期效益指標相結合。
四、構建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
標體系的建議科技項目扶持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按能否量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計量性指標,這類指標值可以直接用數值或比率表示;另一種是說明性指標,這類指標不能通過計算分析評價內容,一般采用專家評議、調查問卷、涉及對象評議等方法得出結論。對此,我們提出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地方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應采用“1C&3E”的模式,即:合規性(Compliance)、經濟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并以此模式來研究構建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一)合規性指標。
合規性是檢查有關主管部門或項目單位對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要求的遵守情況,是對履行遵守法律法規或承諾的評價。具體包括項目立項情況、項目承擔單位申報資料真實性、合規性以及企業誠信情況,主要采用定性指標,但也應設定一些定量指標。
1.計量性指標。
合規性定量指標主要包括項目立項比、財政撥款到位率、項目進度比、驗收比例等。其中,項目立項比、財政撥款到位率和驗收比例指標反映的是科技主管部門的項目管理情況的指標,項目立項比是項目立項數占企業申報項目數的比例,反映科技主管部門立項管理是否規范;財政資金到位率是實際撥付財政資金占應撥付財政資金的比例,反映科技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資金撥付的效率;驗收比例是項目驗收數占項目立項數的比例,反映科技主管部門的驗收管理情況。項目進度比,是項目投資額占項目總投資額的比例,反映項目單位是否按照合同規定進度開展項目研究。
2.說明性指標。
主要關注項目立項的規范性、資金分配的合理性,審查設立的項目是否經過集體討論、是否經過可行性論證,資金分配是否按照政策規定在合理范圍內;對申請的項目是否組織內部審核、專家評審、中介機構評估等;完工的項目是否經過驗收,是否按照合同在規定時間內達到預期目標。
(二)經濟性指標。
經濟性是指以最低費用取得預期效果或達到預定目標,檢查經濟性,重點是分析審查科技項目的可行性,科技資金的投向合理性,以保證科技資金的投入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取得最大的收益。
1.計量性指標。
經濟性定量指標主要包括項目資金使用率、財政投入乘數、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其中,項目資金使用率反映項目實際使用金額占項目投資總額的比例,反映科技資金是否真正用于科技投入;財政投入乘數反映財政投入后帶動其他資金投入總額占財政投入金額的比例,反映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后起到的杠桿效應;內部收益率反映項目收益情況,根據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考核評定;投資回收期反映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后回收彌補項目投入的期限,期限越短越好。
2.說明性指標。
主要關注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產業調整政策方向,是否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重大的共性、關鍵性、公益性技術研究與開發的實際需要,是否具有先進性、可行性和合理性,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三)效率性指標。
效率性是指投入和產出的比例關系,具體來講就是是否實現了投入最小化和產出最大化,簡單地說就是支出是否講究效率。檢查效率性就是對項目組織實施過程的審計。
1.計量性指標。
效率性定量指標包括項目開工進度比、資金使用到位率和配套資金到位率三個指標。工期實際計劃比項目實際完成時間占項目計劃完成時間比例,反映項目是否按計劃開工建設;項目資金使用到位率反映科技資金使用單位是否專款專用,全部用于科技支出,是否有將資金挪作他用的情況;配套資金到位率反映實際到位配套資金占應配套資金的比重,反映相關配套單位撥付資金的及時性,是否有滯留現象。
2.說明性指標。
效率性審查時主要審查預算的安排和科技資金使用情況,可以從資金使用是否專款專用,是否存在擠占挪用,科技資金是否真正用于科技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效果性指標。
效果性是指項目是否達到設定的預期目標,包括政策目標、經營目標和合同規定的其他目標。對科技項目效果的評價,主要通過對科技成果的驗收鑒定等方式進行審查,重點檢查項目目標的實現程度。
1.計量性指標。
效果性定量指標主要包括項目完成率、項目成果率、成果轉化率、成果直接收益率、銷售利稅率、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產品銷售收入比重等。項目完成率用來反映實際科研項目完成情況與計劃科研項目的比例;項目成果率可以用每百萬元投入產生的專利數來衡量;成果轉化率反映科技成果的轉化情況;成果直接收益率反映科研成果投入使用后的收益情況;銷售利稅率可以通過凈利潤與實繳稅金的總和與銷售額的比例來體現,查看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后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情況。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產品銷財務會計33售收入比重指標是指企業當年研制生產的新產品的銷售收入額占全部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這一指標反映出科技投入所產生的科技成果價值在創收方面實現程度的高低。
2.說明性指標。
定性指標主要有科技活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有無創新性,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是否先進;項目的社會效益情況如何等。要審查項目的完成狀態,主要包括:(1)項目成果在技術理論、技術創新和集成水平方面所達到的狀態。(2)取得知識產權的狀況。對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出情況進行評價,可以通過申請專利數、獲得專利授權數,發表的論文、著作,取得的技術成果登記量和技術標準等指標來反映。
作者:崔再惠 單位:大連金州新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