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公共財政體制框架逐步建立和各項財政制度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構建一個完善、系統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成為當前財政改革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構建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對策,從而為財政改革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要想深入地了解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的績效,工作人員應該做好以下兩項工作:首先應該從宏觀角度研究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在明確了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后,然后構建評價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的基本指標體系。績效指標體系的構建對提高地方財政科研投入資金的有效性,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及推進我國科研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現狀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缺乏科學性
通過對當前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進行深入與地研究發現,雖然我國學者對財政科研投入績效研究較晚,但從視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見解,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指標體系的構建缺乏全局觀;二是指標的共性得不到體現;三是指標的設置缺乏科學性。如果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的這些不足能得到徹底解決,將會影響地方財政對科研事業的投入效率及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程度。
(二)地方財政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的技能及評價實施效率低下
當前在地方財政部門中,一些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比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一些財政人員在大學畢業后就進入財政部門工作,雖然這些人員的財政專業知識比較健全,但是這些人員缺乏總工作經驗,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問題,不能用靈活的方式解決問題。二是一些財政人員雖然有一些工作經驗,但是這些人在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工作中并沒有形成科學的體系,并且高校管理體制與機制缺乏強有力的推進措施,難以使人力資源、學科、教學等相關評價工作相結合,在推行方面有所難度,三是,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與數據可獲取性不強,導致工作效率比較低下。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前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工作的現狀并不是樂觀的,上述存在的兩個問題都是科技發展投入的阻礙。地方財政部門應該重視兩項問題的解決,通過運用科學的方法徹底解決好上述問題,從而使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工作是科學的,方財政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得到提高。
二、構建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堅持的原則
通過對構建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工作進行研究發現,在構建體系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多的,地方政府部門應該結合實際的工作情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從而保證構建的績效評價體系是科學的、完善的。具體的方法是應該制定科學的原則,然后制定科學的構建對策,做好了這些工作,才能保證開展的工作是規范的、科學的。
(一)重要性原則
在構建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應該堅持一個原則是重要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在構建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是一個重要的原則。重要性原則是指在構建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反映的信息是重要的信息,而不是次要的信息。這樣工作人員只要分析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就可以了解重要的內容。
(二)導向性原則
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最終目的是對科研成果的投入及產出的效率進行全面的評價,將結果進行考評,比較績效的高低。因此,指標體系的設計應既要符合高校的發展及定位,也要為地方財政的合理配置和高校科研定位,高校科研績效起到導向性作用。突出績效評價指標的導向性原則,為提高地方財政科研投入效率、高校科研水平發揮指揮棒的作用。
(三)可得性原則
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價值是被應用到實踐中。所以這就要求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數據應該是可獲得的,這樣才能發揮指標體系在實踐中的應用。試想一下,如果體系中的數據無法獲得,只是一些虛構的數據,體系就是無法使用的。
(四)系統性原則
由于高校科研績效體現了較為豐富內在含義,而高校的科研活動也屬于一個多投入、多產出的系統,并與周邊的要素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因此,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遵循系統性原則,全面地考慮指標的設立與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自身的內生性影響。
三、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確定
工作人員應該結合上述指標選取原則,并參考諸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構建一個系統的評價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的基本指標體系。
(一)制定科學的投入指標
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分析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的情況確定投入指標。地方財政科技撥款是指一地區一年財政直接撥款包括科學事業費、科技三項費用、科研基建費以及其他部門事業費等。工作人員通過分析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的內容,可以了解地區政府對科技活動的投入程度。
(二)構建全面性、精簡性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
在構建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中,有一個重要的工作是,應該保證構建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是全面性、精簡性的。這是因為財政投入工作具有范圍廣、內容復雜等特點,如果不能保證體指標體系是全面的、精簡的,會使工作出現漏洞。因此,工作人員在設計指標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對全面地分析投入對象的層次性,全面分析財政投入內容的多樣性。工作人員做好這項工作,才能反映投入的直接效益,反映間接效果,反映投入的短期效益,反映投入的長期效益。同時,工作人員在設計指標體系時,還應該從不同側面反映事物的全貌。通過分析發現評價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指標越多,收集數據的難度越大,成本也越高,所以,工作人員在開展評價工作的過程中應該考慮指標全面性、精簡性,在工作中如果發現了指標是重復的,應該刪除一些多余的指標。如果發現一些指標的意義是相似的,工作人員可以選擇一個主要指標作為同類指標反映評價內容。同時工作人員在設置指標時還應該做一個重要的工作是,應該分析數據收集的難易和成本的高低,這樣做可以節約成本。
(三)建立財政投入績效評價指標倉庫
財政投入績效評價指標倉庫對地方財政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地方財政的數據庫。之所以工作人員需要建立財政投入績效評價指標庫,這是因為財政投入績效評價指標倉庫可以有效集成財政的內部指標和外部指標,建立起能夠涵蓋全部財政投入評價的分類指標體系。建立財政投入績效評價指標倉庫有以下三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工作人員通過建立指標倉庫,可以在了解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后,定期增補或刪減指標,這樣做可以選取合適的指標。第二個作用是工作人員建立了指標倉庫,可以為指標設置與選取和評價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搭建一個數據處理平臺,對提高工作效率有著極大的幫助;第三個作用是工作人員建立了指標倉庫可以定時取用指標,并按照評價對象和評價人員可接受的時間框架組織好他們所需要的信息,由于指標倉庫中的指標均經過測試和清理,能保證其一致性和可信性,同時有利于決策者進一步構建指標體系。
四、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政府和學術界得到一個普遍的共識:科技水平、經濟發展、科技投入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整個社會的科技投入中,地方財政科技投入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應該構建科學的、完善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從而保證地方財政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朱春奎.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動態均衡關系研究[J].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3):30.
[2]王海鵬,勒萍.中國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granger因果關系分析[J].系統工程,2012,(7):25.
[3]刑占峰.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指標評價科學學[J].科學技術管理,2013,(6):30.
作者:冼迪曦 姜海玲 單位:廣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