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對比,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對績效審計以及財務審計展開對比研究,能夠明確績效審計以及財務審計在政府部門發展中的地位,進而提升政府部門的經營質量。基于此,本文將分析對比績效審計以及財務審計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認清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之間的關系以及確定績效審計在企業未來發展中的地位兩方面內容。并研究績效審計與財審計之間的對比,其中主要包括二者在審計目標中的對比、二者在審計職能中的對比、二者在審計對象以及審計范圍中的對比、二者在審計方法中的對比以及二者在審計程序中的對比五方面內容。
關鍵詞:績效審計;財務審計;審計范圍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政府部門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采用的審計模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目前在審計過程中,采用的方式為財務審計,這種方式與績效審計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只有正確認識到二者之間的差異性,才能對績效審計以及財務審計采取有效應用,最終達到提升審計質量的目的。
二、對比績效審計以及財務審計的作用
(一)認清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之間的關系
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正是這種差異性使二者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產生相輔相成的關系。審計主要指的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委托人與被委托人之間的關系,其中涉及到財產的所有權以及財產的經營權等方面問題。在此過程中既要明確二者之間的績效關系,又要明確二者之間的財務關系,績效審計主要指的是在被委托人的經濟責任產生變化引起的。財務審計主要指的是對受委托人在委托過程中在經營管理中的責任進行監督,二者雖然產生的根源相同,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管理的重點卻不相同。另外,由于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之間產生的源頭相同,因此績效審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在財務審計的基礎上進行,這種方式能夠確定績效審計在實際應用中的真實性以及全面性。在此過程中,審計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審計知識以及會計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績效審計的質量。績效審計在實際應用中具有靈活性較強、應用范圍廣、針對性高以及判斷性強等特點,正是因為以上特點,績效審計能夠與財務審計形成一定的互補作用,彌補財務審計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由此可以看出,績效審計以及財務審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具有相互促進的關系。
(二)確定績效審計在企業未來發展中的地位
我國績效審計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內容就是對政府財政部門在實際經營中收支活動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展開控制。在當今時代,政府在經營過程中的一系列工作需要保持一定的公開性,這就要求審計工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應出政府在實際工作中的各項內容以及各項流程,其中主要包括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以及政府在實際工作中未來的發展趨勢。采用專業方式對政府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經濟現象展開評價,進而為政府的決策活動提供精準的制定條件。政府在實際審計過程中需要將政府的正常運行工作以及社會對政府的需求展開綜合管理,在當今時代中,如果僅僅使用財務審計一種審計方法,無法對政府展開全面的審計工作。因此,在實際審計中需要采用綜合性較強的審計方案。在此過程中,績效審計能夠對審計對象的經營效率、經營效果以及經營過程中的經濟性展開綜合評價,這種方式能夠保證最終審計結果的科學性以及專業性。同時促進政府審計工作的整體發展,提高政府在實際經營中的工作效率,提升審計工作在政府部門發展中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審計工作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逐漸向著綜合性以及全面性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績效審計是政府審計工作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
三、績效審計與財審計之間的對比
(一)二者在審計目標中的對比
在制定審計目標的過程中,二者之間具有較強的差異性,其中,財務審計的目標就是對政府相關部門中的財務信息資料展開監督檢查,保證政府部門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以及準確性。在政府部門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財務信息資料的準確性以及真實性直接決定著最終財務管理的質量,其中主要包括財務信息的完整性、財務信息的正確性以及財務信息與預算之間的吻合性等方面內容。但是財務審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得到的財務信息數量并不全面,面對這種情況,相關人員要想保證審計工作的高效性,則需要借助績效審計的力量提升審計工作的全面性[1]。在績效審計中,績效審計的主要目標就是引導政府決策部門制定出高質量的管理決策,在此過程中需要保證決策過程中資源的合理性,提高資源的應用效率。其中績效審計的目標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第一,為政府公營部門的資源管理奠定基礎,進而提升政府公營部門的運行質量。第二,提高政府經營過程中立法人員、決策人員的信息獲得質量。第三,提升資金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經濟責任。
(二)二者在審計職能中的對比
在審計職能比較的過程中,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此過程中,財務審計中職能主要指的是對財務記錄進行審查監督方式,提升財務部門的經營質量,在此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方式為檢查和評價。其中的重點內容是保證財務收支活動中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主要起到防止作弊的作用,同時起到一定的監督職能。在績效審計中,主要起到的作用是提升審計單位的經營質量,對政府部門未來經營活動的發展起到監督改進的目的。審計人員在此過程中需要對管理部門提出一定的經營建議,同時制定相應的管理計劃以及管理控制制度,最終達到提升經營經濟效益的目的,在此過程中起到的主要職能是建設職能。例如,在實際應用中對政府中需要審計的部門展開全面審查,找出該部門在實際經營中存在的弱點以及經營弊端,根據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根據不同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最終達到提升該部門經營管理經濟性、高效性以及實用性的目的,挖掘出該部門的潛在潛能[2]。
(三)二者在審計對象以及審計范圍中的對比
財務審計主要將被審計部門的財務收支活動以及財務資料作為主要的審計對象,其中的審計范圍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中與經濟活動相關的資料以及活動范圍等。也就是說,財務審計中主要的審計范圍僅僅是針對被審計部門本身,在此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績效審計中,審計的范圍較廣,政府部門在實際運行中具有間接性的社會效益。例如社會中學校的建設、社會環境保護建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等多個方面,在實際審計的過程中,審計部門很難獲得相應的審計證據,主要靠著組織目標的相關信息。在此過程中,績效審計的對象主要包括績效管理中各個方面的內容,不僅僅是被審計部門實際經營中的內容,其中主要包括事前決策、事中決策以及事后決策等,對此過程中存在的收支活動展開評價審計。除了財務審計中包括的內容之外,還包括計劃資料、統計資料等,例如該部門在經營運行中簽訂的合同、協議、制定的決策以及章程等方面內容。由此可以看出,績效審計中的審計對象主要包括財務資料中的收支活動以及其他資料中的經濟管理活動。
(四)二者在審計方法中的對比
在財務審計中,由于財務審計的目標以及財務審計的內容已經大致完整,因此在實際審計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審計方法以及審計模式。例如,在收集審計證據的過程中,其中采用的主要流程就是證據的收集、證據的整理以及證據的分析等方面內容,主要包括具體方法以及專業技術等方面內容。主要方法包括順查法、逆查法、詳查法以及收集法等,其中具體的應用方法主要包括審閱法、分析法以及復核法,專業技術方法主要包括內部質量測評法、抽樣審計以及計算機審計幾種。在績效審計中,主要采用的方法較多,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績效審計中包含的內容較多,同時較為復雜,在實際審計過程中并沒有規律,因此需要采用多種方法展開審計調查。在選擇方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審計目標、審計對象以及審計特點等方面內容制定相應的審計方法。在審計項目中經常出現多種審計方法相互結合的情況。績效審計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將經營管理中的理論分析以及專業分析相互結合,在此過程中還包括數據調查以及資料分析等方面內容,在此過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調查、分析以及采訪等。
(五)二者在審計程序中的對比
二者在審計流程方面大致相同,只是在各個階段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差異。在財務審計過程中,主要包括審計準備工作、審計實施工作以及審計報告工作幾方面內容,在此過程中主要重點突出后續審計階段。績效審計在流程設計中將重點放置在未來經濟活動主要發展方向以及經濟活動改進方法中,需要根據審計結果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審計工作的檢驗以及審計工作的評價等方面內容,最終實現利益最大化,充分發揮出審計工作的價值。由此可以看出,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在程序中存在的主要差異是程序的重點不同,在流程設定中并不存在較大的差異[3]。
四、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審計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如何提升審計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研究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之間的差異性,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最終的審計質量,同時還能夠明確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定位。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之間的差異性,能夠為今后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鹿云飛,王鄭萍.論績效審計與內部審計咨詢職能的履行———基于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的比較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5(03):24-28.
[2]熊國珍.試析我國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比較與結合[J].商場現代化,2014(33):267.
[3]樊慧.制約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理論與實證[D].上海交通大學,2015.
作者:王桂蘭 單位:安徽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