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酒店文化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地域文化酒店室內設計論文
1地域文化在酒店室內設計中應用的方法
1.1色彩設計上體現地域文化
色彩作為首先被人所感知的設計元素,在室內空間中的空間感、舒適度、環境氣氛等都能直接通關色彩使觀察者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色彩空間在烘托設計靈感增添藝術氛圍上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國傳統建筑中色彩的運用因為封建禮制的約束有著嚴格規定。
1.2材料運用上體現地域文化
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使得材料的使用和生產趨于同化和規格化,很多環保工藝簡單的新型材料在全球被廣泛使用。從一方面來說這些新型材料的流行對于地域性差異是一種削弱,但這些材料本身確實具有傳統建材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所以作為一個優秀的設計作品,就要能夠通過新型材料去傳達地域特色文化。如通過不同肌理效果的材料再現古代城墻的厚重感,用現代鐵藝燈具仿照古代燈籠造型作為裝飾等等。
2西安westin酒店設計實例
2.1整體展現“新唐風”
禮儀文化酒店企業管理論文
一、酒店禮儀文化現狀
1.員工文化底蘊差,沒有深入理解禮儀文化內涵
對于酒店企業來講,企業人員的敬業精神、職業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酒店的核心競爭力。中國內資酒店競爭力不強,人員素質問題是影響競爭力的主要問題,由于酒店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一線員工多數來自周邊農村,許多酒店員工學歷層次都比較低,一半以上的員工都是初中以下學歷,大專學歷的員工比較少,本科以上學歷的更是少之又少。學歷低,文化底蘊較差,直接導致酒店員工禮儀知識的匱乏,由于禮儀知識匱乏,導致的賓客不滿意現象時有發生。同時,禮儀知識的匱乏又直接影響著酒店服務水平的普遍提升。從禮儀文化的角度分析,酒店員工在為顧客服務過程中,需要注重服務態度和服務儀表,站、走、坐等基本素質不到位,就會影響到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一些酒店給員工做培養,只是注重形式上的“儀”,而沒有“禮”,只有外在表現形式,沒有深入理解禮儀文化內涵。學習和運用禮儀,不僅僅是酒店服務人員自身素質修養的需要,同時,也是樹立酒店形象,提升酒店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2.酒店禮儀文化培訓流于形式,服務不能有效結合消費需求
對于一般酒店來說,員工每年都需要進行培訓,培訓員工必要的禮儀知識和形態禮儀等知識,但是,由于一些酒店禮儀培訓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結果,禮儀文化的滲透性不強,對酒店的歷史、酒店的特色講解都很短淺,同時,很多酒店的培訓沒有計劃性,再加上酒店員工流動性較大,員工的職業生涯沒有規劃性,反反復復的培訓,導致酒店企業文化僅限于能模仿、會做,禮儀文化只局限于動作到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內涵,導致無法真正體現禮儀文化的價值。還有,一些酒店對于禮儀文化定位不清晰,沒有仔細去研究禮儀文化,只注重推行相同的禮儀文化模式,酒店推出的禮儀文化產品,還是停留在“頭腦風暴法”的構想之中,長期持續下去,不利于禮儀文化的發展。據有關資料顯示,大部分酒店禮儀文化都沒有自己的特色,不進行市場調研,不了解消費需求,就制定自己的禮儀文化,導致禮儀文化沒有特色,不能有效結合消費需求,禮儀文化在酒店管理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酒店管理中禮儀理念文化建設
在酒店管理過程中,酒店的管理者首先要自己接受禮儀理念,在酒店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融入禮儀理念,用禮儀理念指導酒店的經營活動,才有利于酒店禮儀理念文化建設的開展。在酒店的管理中,管理者首先要營造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以人為本,培養員工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采取有效手段,調動員工的積極因素,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員工不斷提升自我價值。酒店每一位員工都是酒店重要的一員,所以,我們在管理上,要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如果員工在工作中出現矛盾,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解決,秉公辦事,就事論事,遵循平等的原則,切忌在解決問題時摻雜個人情感。在酒店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加強禮儀意識的培訓。只有管理人員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員工,促進員工禮儀意識的提升。酒店禮儀制度文化,禮儀理念文化建設,是禮儀觀念向禮儀行為轉化的動力,對于塑造禮儀精神理念,保障酒店禮儀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校企合作探討
摘要:
民辦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面臨社會環境的壓力、學校角色定位的滯后、酒店注重短期效益等困境,為應對這些困境,新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梢圆扇∫肷鐣α康闹С?、專兼職教師配比得當、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設置彈性的教學規劃與嚴密的實習管理制度、建立企業參與培養人才和實習結束后的考評機制等方式,憑借自身較靈活的管理優勢、過硬的學生綜合素質等,在校企合作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
關鍵詞:
民辦高職院校;酒店管理;校企合作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強技能的實踐型和應用型人才。較強實踐性和應用性需要高等職業教育天然的具有區別于一般的大眾高等教育的特點?!秶窠洕c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了“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中高等職教示范學校建設,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職業教育發展方針。隨著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投入的增加,職業教育迎來了蓬勃的發展趨勢。以就業為導向是大多高職院校的辦學方向,而“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教育模式也日益成為高職院校培養優秀人才和提高就業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對于民辦高職院校而言,高就業率往往與學校的繼續發展緊密相連。于是相對于公辦高職院校和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如火如荼,民辦高職院校從一開始便在諸多方面面臨困境和挑戰。本文擬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探討新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機遇與挑戰。
一、民辦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環境的壓力
談勝任力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摘要]旅游管理是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實踐教學方面具有很多優勢條件。依據OBE教育理念,分析主流招聘網站大數據并調研樣本企業,確定基于未來的目標崗位,建立初步的勝任力模型;通過調研校友、標桿院校進一步驗證勝任力模型并形成人才培養目標。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設計了入門、提升、綜合三個層次,包含課程實踐、專業實踐、社會實踐三種類型的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以期實現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人才。
[關鍵詞]旅游管理;勝任力模型;實踐教學體系;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綜合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現代旅游業體系,努力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1]。要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必然需要高質量人才隊伍的支撐,因此,本文認為,只有緊緊圍繞能夠區分優秀和平庸的旅游管理人才勝任力特征,加強實踐環節,才能為企業提供高質量人才。
一、旅游管理專業勝任力模型構建
勝任力(Competency)是驅動員工產生優秀工作績效,可預測、可測量的各種個性特征的集合,是通過不同方式表現出來的知識、技能、個性與內驅力等,是決定并區別績效差異的個人特征[2]。勝任力模型是要求任職者具備的一系列不同勝任力的組合。
(一)人才需求分析
為加快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西安歐亞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成立了項目組,負責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工作。依據OBE教育理念,項目組對前程無憂、智聯招聘、最佳東方等招聘網站進行大數據分析,確定了基于未來的崗位目標群。從酒店業人才需求來看,調研樣本量為168家,按照酒店類型分類,快捷酒店占比為42.86%,涉外酒店、國際酒店占比為57.14%。需求量較多的崗位依次是客房服務、會議銷售、網絡銷售、禮賓員。從旅游景區人才需求來看,2019年末,全國共有A級旅游景區12402個,全年接待總人數64.7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7.5%[3]。據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旅游業從業人員600萬人,而市場實際需要專業旅游人才800萬人以上,人才市場需求“缺口”超過200萬人,其中旅游開發領域的專業人才需求空間更是巨大。從旅行社人才需求來看,2019年末全國共有旅行社38943個,比上年末增加2940個,旅行社直接從業人員41.06萬人。2019年度全國旅行社營業收入6621.76億元,營業利潤30.06億元[4]。需求量較多的崗位依次是導游、旅行社計調、市場營銷、旅游電子商務、創意策劃。從文旅產業人才需求來看,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6624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7.0%,持續保持較快增長。需求量較多的崗位是文旅產業公共管理、文旅產業經營管理、創意設計。最后,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電話訪談,確定旅游管理專業目標崗位為智慧旅游運營、國際酒店運營、文旅項目策劃與運營。
酒店品牌企業文化本土化策略探析
【摘要】企業組織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的企業員工與外界消費者對企業總體的文化形象的認知,是企業各方面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產物。企業文化是企業在一個地區甚至國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工具,起到了提高企業組織凝聚力、員工整體素質以及消費者對企業的忠誠程度的作用,進而提高企業整體效益。論文分析了國際品牌酒店企業組織文化現狀,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企業文化本土化的對策和建議,以使國際品牌酒店適應本土,更近一步地得到發展。論文以煙臺南山皇冠假日酒店為例,從企業文化視角探討國際酒店品牌本土化現狀,剖析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建議。
【關鍵詞】企業文化;本土化;煙臺南山皇冠假日酒店
1國際酒店品牌本土化發展現狀
在中國旅游業迅速崛起的同時,中國的酒店行業也迅猛發展,致使國際酒店品牌不斷入駐中國,目前的本土化國際酒店有希爾頓、萬豪、香格里拉、洲際及其旗下各大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集團,例如,在煙臺,有煙臺鑫廣萬豪酒店、煙臺南山皇冠假日酒店、煙臺世貿希爾頓酒店、煙臺金沙灘喜來登酒店等國際知名品牌與當地開放商合作的豪華酒店,在本地的認知度比較高,所占的市場份額較大,在當地的影響力也較大。國際品牌酒店的擴張速度也日益加快,在我國改革開放和“引進來”政策的推動下,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自改革開放以來,有40余家國際酒店管理集團進入我國市場。
2煙臺南山皇冠假日酒店企業文化的主要內容
酒店企業文化主要包括4個方面: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第一,物質文化包括酒店的建筑裝修風格、陳列方式。在體現酒店管理品牌的特點后,還會融合本地特色,以沿海地區為例,在酒店房間設置上,會安排海景房和陽光房(市景房);在酒店餐飲部設置上也會融合當地美食,體現當地特色。第二,行為文化包括員工的整體素質、儀容儀表、行為規范等方面。在體現不同酒店品牌特點后,也要結合當地文化特色。行為文化,主要體現在員工身上,在服務業中,員工與客人的主要接觸方式為溝通交流。第三,制度文化包括酒店的管理、運營制度等一系列國際酒店管理品牌在長期的管理經驗下形成的獨特的制度體系,包含了管理集團的管理經驗以及每個酒店總經理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并且也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改進。第四,精神文化,即國際品牌酒店在長遠發展以來形成的價值觀、經營理念等。精神文化同時也作為區分不同國際酒店管理品牌企業文化的重要依據之一。
3煙臺南山皇冠假日酒店企業文化在酒店經營過程中的作用
談高校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元素挖掘
[摘要] 課程思政建設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同專業都應該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加強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合。依據酒店管理專業自身所具有的特點,總結歸納了酒店管理專業最具代表性的思政元素,并提出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合策略。
[關鍵詞] 課程思政;酒店管理專業;思政元素
一、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的特點
(一)以“人”為核心
酒店行業發展的驅動力從本質上說是更好地服務他人,服務的對象是“人”,而提供服務的仍然是“人”,這客觀上要求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必然是圍繞“人”來展開的。在各專業課的講解過程中,必然圍繞“人”的因素進行設計,既包括消費酒店服務的客人,也包括提供服務的各個崗位的員工。如何協調客人和員工、客人和客人、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始終都是酒店管理專業的核心命題。對于各種關系的妥善處理,對于不同利益之間的平衡與協調,都是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需要探討的,比如要遵循哪些原則、責任義務如何合理劃分、有哪些方式方法可供選擇等,歸根結底都是要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是這種以“人”為核心的特征,決定了酒店管理專業天然地與課程思政的要求相契合,課程思政的根本目標就是要立德樹人。
(二)動態多樣性
酒店行業是一個典型的服務行業,而服務行業的特點就是始終處在不斷的變化過程當中,即具有動態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只有那些不斷地改進服務水平、提升服務供給質量的酒店實體才能夠生存下來。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個別酒店的創新行為會逐漸成為整個行業的規范,而這必然要求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適應性的轉變。此外,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還具有多樣性的特征,這源自于酒店管理需求本身的復雜性和系統性。酒店的管理型人才,需要通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除了要明晰酒店內部各系統各部門的運作,還要對社交禮儀、法律法規、經濟發展規律等有較好的認知,更要有責任意識、團隊意識、服務意識等多個層面的素質要求,而這些都需要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進行相應的設計和推廣。
本科酒店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一、酒店職業經理人的概念
職業經理人(ProfessionalManager)管理模式已被國外酒店行業證明是有效的管理模式。顧名思義,職業經理人是指在現代企業里以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為職業的專業人才。他們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崇高的道德品質、優秀的經營意識、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寬闊的知識結構。酒店職業經理人是指受酒店企業法人聘用,運用系統的現代酒店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對酒店進行經營和管理,對酒店企業法人負責,并以獲取年薪、股票期權等作為報酬的職業化酒店企業經營管理專家。成功的酒店職業經理人是酒店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具備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以及極強的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
二、本科酒店管理專業教育現狀
目前本科酒店管理專業教育偏重理論素養和學術能力的培養,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師資建設、實踐教學、學生職業思想教育等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現在:第一,人才培養目標模糊。人才培養目標籠統地概括為培養中高級酒店管理人才,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不如專科生,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如研究生,學生行業就業率低,流失率高。第二,教學模式僵化。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段式”學科型體系已成為專業教育的不二定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實驗室設施設備不完善;忽視對學生職業道德、意志品格等人文素養的培養。
三、本科酒店職業經理人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高等院校是酒店職業經理人后備力量的主要來源。本科酒店管理教育要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以市場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吸收反映當代酒店行業最新發展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科酒店管理教育體系,實現酒店職業經理人的培養目標。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后疫情時代酒店業銀發市場營銷探析
【摘要】疫情給人們的經濟、生活等多方面帶來了沖擊和影響。旅游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因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速度的加快,銀發市場對旅游業來說潛力巨大。老年人旅游有選擇時間靈活等特征,這使其旅游計劃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因而旅游行業尤其是酒店行業可以通過抓住銀發市場在后疫情時代謀發展。論文分析了老年人消費心理及行為,并為酒店業在后疫情時代的營銷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老年人;酒店業;市場營銷
1引言
自2020年初開始的疫情席卷全球,給人們的生活和各個行業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受到疫情創傷最嚴重的行業莫屬旅游行業。據網絡報道,2020年上半年整個旅游行業損失超過2000億元。但隨著我國防控措施的有效實施,2020下半年旅游行業有所復蘇。但隨著氣溫的降低,2020年底以來,受境外輸入的影響,我國疫情形勢有所反彈。為防止春節大規模人員流動可能會帶來的疫情反復,不少地區倡導就地過年,這對旅游行業又將是一個打擊。隨著疫苗的上市和春節后天氣的回暖,旅游業有可能會再次復蘇,但恢復到疫情以前的狀況也許需要更長的時間。面對疫情帶來的重創,旅游業包括酒店行業需要及時看清形勢把握住市場。酒店行業的年齡市場細分中,銀發市場即老年人客戶是相對來說受疫情影響變化較小的群體,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個人防控疫情的一個重要行為就是不聚集,而中青年人及青少年兒童因為受工作或學習時間限制要想出行旅游,可選的時機基本只有寒暑假和小長假。因疫情的出現,讓不少人為了避免聚集自覺或被動地放棄旅游出行。而老年人則不同,老年人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出行旅游不必選擇高峰期,非節假日本來也是老年人出行旅游的首選時間。因此,老年人的出行旅游時間選擇的靈活性使他們的旅游出行受影響相對較小。第二,眾所周知,老年人一旦感染,容易引起并發癥后續危險更高。而喜歡旅游的老年人一般經濟狀況和健康狀況都比較好,且有較為充足的閑暇時間。相對于年邁體衰的老年人,這部分老年人不會特別擔心出行旅游感染的風險,因而不少喜歡旅游的老年人在國家疫情形勢有所控制后還會繼續保持原來的旅游習慣。第三,疫情時代的到來,讓更多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和生命的短暫,因此,很多老年人選擇通過康養的形式享受晚年,不少旅游企業也紛紛向“健康養生化”轉型。綜上所述,酒店行業乃至整個旅游行業中的銀發市場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酒店業需要抓住銀發市場,在疫情中謀得生存和發展機會。
2老年人消費心理及行為特征
新中國自成立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使得不同時代的人的成長背景和經歷有著巨大的差異。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經歷塑造了人們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思維、理念和行為。因此,老年人的消費理念及行為相比中青年人就會有很多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目前我國的老年人成長在我國經濟狀況比較落后的時期,他們經歷過戰爭、“”等特殊歷史時期,養成了勤儉節約和以吃苦為榮的生活習慣。因此,他們在消費時對價格很敏感,特別注重商品包括旅游商品的性價比。第二,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以年長者為尊的文化傳統,這是一種特殊文化形式的等級觀念。在這種文化傳統的熏陶下,當人們邁入老年以后,就特別希望受到晚輩和社會的尊重。老年人相對于年輕人來說,當面對不被尊重的情況時,對不尊重現象的接受度更低。這種觀念和期望也體現在老年人的消費行為上。老年人在消費過程中,獲得尊重是最基本的要求,遭受怠慢則會更嚴重地影響其對商品和服務的滿意度。第三,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可塑性逐漸降低。相比較年輕人,老年人的思想、觀念、理念、意識等相對穩定,不容易被改變。這一點體現在老年人的消費行為上便是消費習慣的穩定,對品牌的忠誠度也相對較高。第四,老年人群體內部差異較大。我國目前的老年人大部分都經歷過生產力水平較低的階段,受教育程度普遍不是特別高,但也有少數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老年人。因為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對旅游消費的要求和期望也有所不同。例如,有的老年人旅游就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有的老年人則注重歷史文化的體驗。第五,近20年來,隨著互聯網等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變得越來越“智能”,而老年人跟不上智能時代步伐的現象也較為普遍。為此,國家已出臺相關政策呼吁社會各方照顧老年人在這方面的困難,可見這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3后疫情時代酒店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