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我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及管理,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新時期,我國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主要表現在非金融類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額總量以及所占比重的不斷增加。隨著中國對外投資的不斷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以及世界經濟的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以及新鮮血液。
關鍵詞: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
一、中國對外投資面臨的環境風險
正確開展中國對外投資面臨的環境風險及管理研究,首先需要明確何謂外投資面臨的環境風險。在開展對外投資活動時,一方面需要面臨的環境風險主要是,開展外投資活動活動時,對主辦國家的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主要是基于環境的負面影響基礎上,對投資方的自身投資收益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最終導致相關資國的國際形象以及國際影響力下降,從而進一步對該國經濟、政治以及外交活動造成一定的影響。中國對外投資面臨的環境風險面臨的客觀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由于我國對外投資涉及的資源性項目較多,在一定程度上,資源性項目對對生態環境影響作用比較大。如對外投資項目多涉及礦山開采項目、水力發電等項目。在這一對外投資競爭中,由于我國在國際自然資源開發投資市場上屬于后起力量,在國際競爭中,對于優勢資源的把握、優勢投資地區的選擇以及投資項目的選擇,相對處于劣勢地位。主要表現為在對外投資環節,需要著力解決高風險、低收益以及高難度投資項目壓力。其次,我國在開展投資項目選擇時,還需要密切結合投資國家以及投資地區的文化傳統。如一些秉承原始自然崇拜以及對應宗教信仰的國家,該地區的居民對于自然以及環境保護的意識較高,在開展投資項目過程中,我們也需要相適應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最后,在分析中國對外投資面臨的環境風險面臨的客觀因素時,還需要正確認識西方勢力對我國對外投資活動中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做出的不公正評價。如一些西方媒體,借助國際輿論以及公眾對于環境問題的關注,對我國的對外投資活動進行抹黑,從而進一步矮化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從而阻礙中國對外投資。
通過對我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現狀分析,能夠更好地實現我國對外投資的環境風險管理的科學化。新時期,隨著我國深化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走出去”成為我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戰略選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戰略要求基礎上,一方面我們需要總結自身在開展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環節實踐經驗;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借鑒國際經驗,在吸收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推進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有序開展。首先,正確總結我國在開展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環節的實踐經驗。2007年,國家林業局聯合商務部了《中國企業境外可持續森林培育指南》,在此基礎上,于2009年又了《中國企業境外森林可持續經營利用指南》,系列指南的制定,能夠正確引導在境外從事森林源采伐活動,并對木材加工利用活動產生一定的規范作用。系列指南的出現,旨在對中國企業進行方向性指導,從而促進我國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合理開展森林經營的基礎上,提高行業自律。其次,借鑒國際經驗,在吸收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推進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有序開展。例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關于企業環境保護問題的相關討論,其中關于環境管理系統的認識、對具體預防措施的制定、對應急準備和應急反應的考慮,為環境政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金融機構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聲明》,對于“金融機構倡議”內容的確定,能夠指導我們正確“對外投資的環境風險管理”,從而確保我國“走出去”戰略的正確實施。
三、加強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的研究
1.建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的法制基礎
當前,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如何在現行國際法以及國內法框架具體規范下,推動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的順利開展,就需要建立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的法制基礎。在具體實踐環節,監督中國投資項目的具體環境行為以及管理活動、確保企業加強環保能力的不斷完善、提高相關企業在對對外投資環節的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在建立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的法制基礎上,還需要客觀對待我國金融機構的環境政策不充分的現實問題。在理性分析其與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差距的同時,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實現我國環境風險管理與國際接軌。
2.加強國際合作
在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的研究分析環節,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從而實現企業對外投資行業協會橋梁作用的最大化。新時期,為更好地推動我國對外投資風險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我國需要結合自身情況,有序地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具體實踐活動中,實現我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以及具體實施標準與國際社會的接軌。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在國際社會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成為我國在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法規過程中,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信息整合優勢,必須把握的核心準則。在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的研究分析環節,在開發適合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需求的環境風險評估及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對外投資培訓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從而更好地發揮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和國際交流平臺的積極作用。
四、結束語
在正視我國對外投資迅猛發展的基礎上,還需要理性分析伴隨投資項目以及投資條件的變化而出現的環境風險。通過開展中國對外投資面臨的環境風險及管理研究,正確把握國際輿論以及國內有關部門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曹春苗,胡濤.我國對大湄公河區域國家投資與貿易環境影響的估算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4(01)
[2]劉菲,楊蓮娜.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環境風險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7)
作者:房冰 單位:西藏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