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商業保險參與農村養老服務的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經過多年發展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國當前人口方面的主要問題不再是總量的迅猛增長,而是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農村老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經濟收入少,加上體弱多病,孤獨寂寞,其生活問題已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農村老年人如何進行養老和改善其生活質量,提升生活幸福感成為改善民生,推動和諧幸福社會的關鍵問題。隨社會發展、觀念轉變及城鎮化的推進,我國傳統的基于家庭和土地的養老模式持續弱化及現有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已不能全面有效地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實情,本文先梳理了農村養老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然后從商業養老保險著手,分析其發展的必要性及優勢,進而提出促進農村商業保險參與養老服務的完善對策。
1研究背景及意義
計劃生育政策經過多年發展,總量的迅猛增趨勢得到控制,隨之而來的老齡化問題,已成為我國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大陸總人數共計140005萬人,不滿16周歲的共計24977萬人,占17.8%;60周歲及以上的共計25388萬人,占18.1%,60周歲及以上的總人數已超過了不滿16周歲的總人數,養老問題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與此同時,伴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年輕人與老年人的工作方式與生活理念和生活習慣等出現了巨大差異,為了減少沖突與矛盾,很多年輕人與老年人選擇分開居住,傳統的“四世同堂”等大家庭結構隨社會觀念的轉變而改變了。相對于城鎮而言,農村收入普遍偏低,養老積蓄偏少,但生活和醫療保障相對不足。此外,隨城鎮化的發展,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進城務工,導致農村出現了大量留守老人無人照顧的現象,這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部分老人甚至由于病痛和孤單出現了各種心理疾病。據2019年末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共有55162萬人,占全國城鎮人口的65%。可見,解決農村的養老問題,成為改善民生,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關鍵問題。為減少養老服務壓力,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醫,老有所養,國家放松了保險資金運用限制,鼓勵商業保險參與社會養老服務。因此,積極探索農村商業保險的運行機制,使其積極配合社會養老保險機制,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成為一個社會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在探討農村養老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具體養老對策,以期能為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提供一些可借鑒措施。
2農村養老現狀及問題
郭安輝、胡利、來松海等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發現,當前農村老人養老主要有四種:依托家庭養老、依托土地養老、依托社會保障養老及依托商業保險養老。隨著經濟發展及社會觀念轉變,家庭已難以承擔養老壓力;土地由于失去勞動力逐漸荒蕪也變得不現實了;當前的社會保障滿足能力有限,加上社保資金缺口問題,也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商業養老保險正在積極探索中。
2.1依托家庭的傳統養老模式功能持續弱化。中國人自古就形成了“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父母年輕時為了子女的成長和發展傾盡資源,等年老喪失勞動力之后,由子女反哺父母。但從上世紀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后,家庭人口規模開始下降,年輕人在贍養老人面臨較大經濟壓力。來海松等通過對某村79位老人情況調查發現,82%老人的經濟收入來自子女供養,62%依靠勞動收入、94%社會養老金生活(其中,90%老人領取的養老金在1000元之下),6%的享有政府補貼和租金收入。在養老儲蓄方面,57%老人養老資金在5000元以下,一部分老人完全沒有養老儲蓄。而在生活和醫療開支等方面,44%的老人上年度花費超過5000元。此外,13%的老人患有重疾,無法自理生活;34%的老人喪失勞動力,完全靠子女或養老積蓄生活。由此可見,農村老年人經濟收入低,養老儲蓄少,但生活及醫療開支大,導致子女養老壓力大。與此同時,市場經濟的發展慢慢影響了社會觀念,考慮到老年人與年輕人生活方式及習慣的異同,不少年輕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家庭呈現小規模居住模式,獨居老人生活缺乏照料,孤單寂寞,甚至部分人出現了心理疾病。顯然,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傳統依托家庭的養老模式面臨較大壓力和挑戰性。
2.2依托土地的養老模式已漸漸失效。作為農業大國,農村人歷來重視、珍愛土地,依托土地種植各種農作物進行生化。近年來,隨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農村青壯年紛紛進城務工,留下老弱婦幼在家生活。年齡小一點的老人尚可種種地,獲取一些經濟收入,但上了年紀后的老人,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困難,更不用說去務農了。因此,農村土地由于缺乏青壯年勞動力而紛紛荒蕪,依托土地養老的模式也逐漸變得不現實了。
2.3發展滯后的社會養老服務難以全面有效滿足養老需求。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已實施一段時間,現已基本實現了“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的目標。按照規定,達到法定年齡要求的老人每月按時領取基礎養老金,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農村老人的生活,效果和反響良好。但新農保措施的保障功能較弱。老年人體弱多病,容易生病,相對大額的醫療費用而言,基本的養老保障金難以承擔養老開支。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保值增值功能較弱地社保資金缺口不斷加大,新農保養老模式面臨較大壓力。關于社會養老服務方面,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社會養老機構發展的優惠政策,由于老年人對敬老院、老年公寓、幸福院等認識不足,基于經濟壓力及傳統家庭養老觀念的影響等,農村老人大多寧愿待在家里艱難度日,也不愿去養老機構,導致農村地區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面臨困境。2.4處于探索階段的商業養老保險要積極開發市場農村商業養老保險市場需求及供給不足,阻礙了農村商業保險的發展。一方面,商業保險公司主要關注城鎮居民,為城鎮居民提供商業保險服務,忽視了農村市場開發。另一方面,農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經濟收入也普遍偏低,加之商業保險公司忽視農村市場的推廣及宣傳力度,很多人未意識到參加商業保險的重要性,參加商業保險意識薄弱;部分即使認識到商業保險重要性,也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參保;另一部分農村人即使有錢,也更看重金錢的儲蓄功能,導致農村商業保險市場未得到充分釋放。
3發展農村商業保險的優勢
由上知,傳統托家庭、土地的養老模式,及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在養老方面都面臨一系列困境,為解決農民養老保障問題,大力扶持發展農村商業保險是一個可行、有效地措施。
3.1農村商業保險的專業優勢。眾所周知,社會養老保障繳費標準低,主要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而商業保險投資渠道穩定,周期長,通過合理配置資源追求穩定長期安全的投資收益,進而化解各種風險,保障投保人生活的穩定性。農民根據需要自愿選擇所需險種、投保金額、投保方式,按照協議繳納保險后,達到規定年齡開始領取養老金額。商業養老保險具備專業投資經驗和運營管理體系及制度,擁有一支龐大地投資管理專業人才,在控制風險的同時,追求穩定的投資收益,從而增加投保人的投保收益,為農村提供更高層次的養老保障。
3.2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引導農村商業保險發展。為促進農村商業保險的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若干引導意見。2013年,國務院出臺意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2016年,人民銀行、民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進入養老產業;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2019年,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積極發展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滿足群眾養老需求。大力發展農村商業保險,既減少了政府關于養老方面的財政負擔,又提高了農村養老生活保障水平,同時,促進了商業養老保險行業的壯大發展,實現多贏。因此,農村商業保險的發展至關重要,并且順應社會需求。
4商業保險參加農村養老服務的對策優化
為發揮農村商業保險補充功能,需要政府、商業養老保險公司及農村村民三方加深認識,共同合作。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4.1政府多渠道推動農村商業保險健康發展。一方面,政府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通過適度地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傾斜政策,大力扶持商業保險公司,適當放寬養老保險監管權限,降低農村商業保險經營成本,引導其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投資,解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問題,激活農村經濟,增加農村經濟收入,提升村民可支配收入和購買力。此外,要加大宣傳農村養老政策知識,尤其引導村民關注商業保險的價值,改變傳統養老觀念。
4.2商業保險機構強化農村市場戰略地位。為促進商業保險公司健康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其補充養老功能,農村商業保險機構要做好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從戰略上重視農村養老市場,改變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不僅要借助廣播、電視、網絡等平臺,更要走街串巷深入農村村委、每家每戶、開設咨詢點等方式,加大農村市場宣傳力度,讓村民切實認知參加商業保險的必要性,引導村民科學購買商業保險;其次,要開發與設計出適合農村村民需要的特色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制定吸引人的價格策略,做好商業保險產品促銷及渠道管理工作,激活村民購買商業保險欲望,讓各個層次的村民都能買到滿意的商業養老保險。最后,要樹立“客戶服務”理念,優化參保服務流程,暢通農村商業保險咨詢、查詢等服務,提高賠付效率。
4.3農村村民要與時俱進學習和拓寬視野。農村村民要具備與時俱進、居安思危的意識,重視并規劃好養老問題。首先,要主動接觸和學習養老方面的政策知識,加深對養老政策、辦法、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的理解與認識,認識到參加商業養老保險對養老的必要性,然后合理配置資源,科學選擇商業養老保險險種與金額,以便更好地提升了老年生活的幸福感,同時減少了子女家庭養老、政府社會養老方面的負擔。商業養老保險與社會養老保險功能互補,能夠全面、有效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因此,政府、商業養老保險及農村村民要多方溝通與合作,多層面多渠道地采取措施,共同推進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來松海,羅琳仙,許丹妮等.A市某村老年人經濟生活狀況的調查[J].價值工程,2018,37(12):153-154.
[2]郭安輝.老齡化與少子化:基于對廣東農村商業養老保險市場的調查思考[J].中國市場,2017(20):88-89.
[3]龍恒.商業養老保險參與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9):176-177.
[4]胡利,萬思雨,馬風蘭.商業保險參與農村養老服務的供給研究[J].新西部,2018(24):17.
[5]蔣燾陽.我國農村社會養老問題及對策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6(18):183-184.
[6]姜珊,李婧一.商業保險參與養老服務發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12):142-143.
作者:胡明清 徐載娟 單位:廣州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