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電子商務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大數據技術應用到課程教學領域,有助于更好地進行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基于大數據的電子商務專業《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改革了傳統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內容落后,教學資源匱乏,單一的授課模式等弊端,做到了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實現了師生在線及時交流互動,提升了教師授課質量、提高了學生職業能力。
關鍵詞:
大數據;云平臺;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教學改革
2012年,聯合國大數據白皮書“BigDataforDevelop-ment:Challenges&Opportunities”,明確提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國務院2015年8月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探索發揮大數據對變革教育方式、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支撐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大數據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成為重要議題。大數據應用到課程教學領域,有助于更好的進行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以電子商務專業《網絡營銷》課程為例,利用大數據、云平臺技術,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促進空間在線教學師生互動,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交流、討論的需求,同時能夠幫助教師實現數據分析、過程評價。
一、基于大數據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優勢
1.整合優勢資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傳統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內容落后,教學資源匱乏,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營銷方式的變化。大數據環境下教學內容能夠及時整合互聯網上的優質資源,適應網絡營銷的快速發展。設計適應大數據環境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內容,使得培養出來的人才具備制定務實可行的網絡營銷方案、全面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
2.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提高實踐技能
傳統的網絡營銷學習流程設計采用統一的授課模式,不能適應學生個性化需求。大數據環境下基于云平臺的學習流程設計能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個性化學習方案。基于大數據分析及挖掘技術、借助云平臺的優勢,為不同特點的學生量身定制一套個性化課程學習流程,提高學生網絡營銷知識及實踐技能。
二、基于大數據的電子商務專業《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改革
1.《網絡營銷》課程云平臺構建
為實現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改革,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必須構建支撐大數據的教學云平臺。目前,我校《網絡營銷》課程主要是通過世界大學城云平臺、C實習平臺將整個教學過程延伸到在線虛擬社區,實現平臺資源共享,使教學能夠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滿足教學與交流的需要。我校師生都有世界大學城云空間,并且空間容量不受限制。重要的是能隨時互動并能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首先,對存儲在云端的與課程相關的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收集,通過數據挖掘分析出對課程有用的教學資源信息,放到云平臺;然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如:教學資源使用情況、項目任務完成情況、課后視頻觀看進度等進行平臺數據分析,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式、性格特征及對資源的滿意程度等信息,進行學習效果評估;最后,對學習者的未來學習情況進行預測,提出適合學習者學習的教學策略,及時完善《網絡營銷》課程云平臺。
2.大數據環境下《網絡營銷》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利用大數據、云平臺,匯集國內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盡可能使教學資源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個性學習者的需要,為學習者提供適用的教學資源:(1)建設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電子教案等基本文件,讓學習者了解本課程的相關要求。(2)錄制與課程教學項目相關的重難點微課視頻,增加與課程相關的實踐教學視頻,讓學生直觀了解項目任務如何操作。(3)建立教學素材、教輔資料等教學資源,為學習者自主能動地學習提供教學參考資料。(4)建設課程知識庫、案例庫、任務庫等教學資料,讓學生對主要的知識內容強化理解,能進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并完成跟項目有關的任務,全部課內、課外實訓作業在云空間提交。(5)為學習者提供了在線輔導答疑、在線研討、在線測試和成績評定,實現教學過程動態評價、實時在線交流互動。(6)鏈接前沿專題、熱點問題,讓學生能時刻掌握最新的網絡營銷動態。
3.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的形式、完成具體項目任務為目的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對網絡營銷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以互聯網營銷能力培養為主線,培養能對企業網絡營銷業務提出系統解決方案、能制定務實可行的網絡營銷方案、具有全面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的人才。著重體現“重技能、強實踐、促應用”的理念,主要選取了六個項目任務來組織教學:網絡營銷引導、網絡營銷市場定位、企業網絡營銷平臺建設、網絡產品在線推廣、網絡營銷方案策劃與實施、網絡營銷效果評估及優化。項目任務的學習可以由老師制作成微課視頻,學生通過PC端、移動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學習后完成相應的項目任務,并進行在線交流互動答疑。
4.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網絡營銷》課程學習流程設計
首先,課程團隊老師共同商議討論教學內容、分工錄制教學視頻。視頻長度10分鐘左右,按照從易到難的進階順序進行銜接,并將錄制的視頻及其他課程資源上傳到云平臺。學生學習教師錄制的視頻或是教師上傳的其他課程資料。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網站上花費的時間、登錄網站的頻率、在某一視頻停留的時間等數據,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更加微觀地了解學生。接著,教師下發學習任務單并布置相應進階練習,督促學生自主學習訓練。通過云平臺、微信等移動終端進行及時交流討論。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數據進行分析,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挖掘學生學習習慣和特點,以實時調整課程難易度。最后,利用空間教研苑布置《網絡營銷》課程每個項目任務實訓,學生在自己的班級教研苑相應的實訓任務作業下回復提交,教師通過空間批閱。如果一個學生解決一個問題所花費的時間遠少于其他同學,系統分析結果就會自動給予提示與線索,試圖促進該學生加強學習。同時,教師能夠通過信息追蹤和分析,判斷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有效,從而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每個學生都能各自擁有一套為他們量身定制的個性化學習課程。
三、基于大數據的電子商務專業《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成效
1.構建了《網絡營銷》課程云平臺,進行大數據環境下《網絡營銷》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增強教師云平臺建設、教學資源建設水平,提高教師教學創新能力。2.促進了云空間在線交流、師生互動,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職業能力。3.針對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對網絡營銷課程教學進行動態評價,結合網絡營銷課程的特點,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大數據的分析進行優化決策。進一步提升云平臺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改革,在大數據環境下建設高效率、高水平、高標準的課程資源共享平臺,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服務課程教學。因此,大數據背景下,基于云平臺技術,可豐富《網絡營銷》課程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實現教學過程的動態評價、優質資源的共建共享、實時在線交流互動。有助于開拓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等課程理論研究的新視域,對如何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網絡營銷人才,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授課質量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陸,李瑤.課堂教學行為大數據透視下的教學現象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7,(4).
[2]彭楚鈞.基于翻轉課堂的企業網絡營銷創新型人才培養[J].商場現代化,2015,(29).
[3]鄭慶華.運用教學大數據分析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17,(2).
[4]彭楚鈞.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創新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商論,2016,(27).
[5]朱建平,李秋雅.大數據對大學教學的影響[J].中國大學教學,2014,(9).
[6]彭楚鈞.大數據環境下網絡營銷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6,(18).
作者:彭楚鈞 鄧恩 單位:湖南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