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貧困山區網絡營銷農村扶貧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網絡營銷的概念
網絡營銷,就是確保人們能夠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依托即時通信工具,如ICQ、微信、新聞網站等基礎平臺,從而實現遠距離的、無空間時間限制的產品營銷。這不僅使商品銷售更加便利,也讓客戶與商家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
2.實證調查桂西北農村扶貧現狀
2.1農村村民缺乏對網絡營銷的認識
目前桂西北農村中從事畜牧養殖等農業經濟工作的人大多是年齡高、文化程度低的狀況,面對新興的網絡營銷技術,接受能力較差。雖然在桂西北農村中尚有少數懂技術的青壯年,但其對網絡的接觸面較窄,使得網絡營銷技術還是不能在貧困山區農村中得到全面推廣。筆者選取以桂西北某農村為代表進行調查,結果如下表:
2.2農村網絡營銷缺乏資金支撐
桂西北地區農業經濟水平偏低,電腦普及度不夠,實施網絡營銷過程中由于缺乏設備購置資金往往使網絡營銷項目擱置,嚴重影響農村產業的網絡發展勢頭。而且地方政府多把資金投向收益明顯的城市項目上,貧困山區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得不到重視。根據筆者實地調查,桂西北地區網絡營銷扶貧投資情況如下表所示:可見,資金缺乏成為限制桂西北農村網絡營銷模式應用和發展的主要因素。
3.優化網絡營銷在貧困山區農村扶貧中的應用
3.1構建網絡化監管平臺
貧困山區農村扶貧過程中應建立專門監管管理農村網絡營銷的機構,制定網絡營銷規劃措施,并指導進行相關營銷行動,確保農村村民可以應用網絡營銷工具進行商品的網絡銷售,并可將所得收益,進行更大財富的網絡營銷投資。可運用現代化辦公手段構建基于網絡技術的監管系統平臺,由專人進行網絡營銷方面的監控,并及時更新網絡營銷中的商品動態,及時地反映出營銷信息的變化,從而使網絡營銷中各利益方均可合力進行該事業,實現對貧困山區農村扶貧的監管,為每個貧困山區農村建立資產、資源以及信息網絡數據庫,對農村“三資”實施動態監管。這樣既可以實現對“三資”監管的自動預警以及程序鎖定功能,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經濟活動流程,也可讓農村居民更多地享受網絡營銷服務,有效提高貧困山區農村的生活水平。
3.2提升農村居民網絡營銷技術
在貧困山區網絡營銷實踐中應加強村民對網絡營銷理論的學習,不斷強化其網絡營銷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網絡營銷觀念;同時進行嚴格的選拔與培訓,例如,可引導和培訓貧困山區農村居民在淘寶網上開一個屬于農戶自己的營銷網站,只要其按照網站提供的相應步驟進行注冊很快就可以得到一個虛擬店鋪,并且可以將自家能夠出售的產品信息放到網上,通過網絡帶給自己經濟收益。通過培訓提升農村居民的網絡營銷技術水平,將網絡營銷與農村的產業經營機制進行有機整合,令其發揮系統性作用,給貧困山區農村經濟帶來推動性的發展。
3.3強化政府支持
在貧困山區扶貧網絡營銷實踐中應加強政策引導,使其對網絡營銷項目有一定的認知,完善相關的政策、資金支撐。首先,強化政府扶貧政策管理。可通過建立貧困山區商業投資、山區旅游等相關的網絡營銷社區,主動分享貧困山區農村的產品資源、信息,形成一種對貧困山區的歸屬感。其次,加強政府的政策引導,增加網絡營銷方面的經費支持,例如,在網絡營銷中可開展“網絡營銷供銷社”的形式,讓農戶及農業企業加入其中,為網絡中的買家和賣家構建一個交流溝通平臺,最終達成網絡交易項目。通過實施網絡營銷,客戶在網絡上對貧困山區農戶銷售的產品進行選擇,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外部狀況對農產品銷售的干預,也可以降低農戶在農商品交易中的費用,從而實現真正的市場化網絡營銷。
3.4整合網絡營銷工具
要想做好網絡營銷扶貧,就必須轉變其單一的營銷模式,以便可以達到理想的山區農村網絡營銷效益。可采取多種網絡營銷工具,如微信平臺、微博自媒體、淘寶網、京東商城等,根據山區農村產品的特點,整合網絡營銷推廣特色,推廣關于貧困山區農村扶貧的項目軟文,帶來網絡銷售群。同時,由于政府網站提供的信息具有權威性、真實性等特點,也可以在政府網站中推廣網絡營銷產品,拓寬貧困山區農村網絡營銷影響面。此外,還應該加強網絡營銷客服管理,一方面可提升客戶服務滿意度,為貧困山區農村產品擴大受眾群,另一方面可更好地收集客戶對貧困山區農村經濟產業的信息需求,及時發展新客戶,優化貧困山區農村產業經濟發展方向,改進貧困山區農村扶貧工作質量。
4.結論
綜上所述,網絡營銷能有效幫助貧困山區農村擺脫貧困。扶貧中應用網絡營銷不僅能拓寬貧困山區農村經濟路徑,還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和企業關注貧困山區,從而為開發貧困山區旅游資源及拓展農村產業經濟發揮一定作用,使貧困山區農村扶貧落到實效。
作者:劉思彤 單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