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產品網絡營銷創新模式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各個產業都在發展的過程中利用到了技術的優勢,通過對產品的包裝、宣傳,拓展了銷售渠道。在電子商務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也帶動了市場的發展,不僅銷售到了全國各地,更是走向了世界。但是,由于電子商務尚處于初期的發展階段,所以在這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為此,我們在認識到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的優勢時,也應該正確的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由此可見:研究電子商務時代農產品網絡銷售創新模式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引言
信息化設備的不斷發展,帶動了各個產業的革新,電子商務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農產品改變以往的銷售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采用網絡營銷的方式,推動產品在網絡、世界方面的營銷,積極的拓寬市場。本文通過具體分析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特征及價值,并闡述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從而根據農產品網絡營銷體系的實際情況構建合理完善的農產品網絡營銷體系。
一、電子商務時代農產品網絡營銷現狀
(一)尚未形成統一的網絡銷售體系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農產品的網絡銷售要想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就必須要運用和推廣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但是在當前的研究調查中發現:很多的企業對于數字化理念的認識不足,缺乏數字化的意識和相關認知。有一些企業已經運用一定的數字化技術,但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缺乏較高的主動性。甚至有些農產品銷售的企業受到傳統銷售模式的限制,對數字化的銷售模式缺乏一定的認可,并且沒有按照相關的要求和標準開展數字化產業融合的工作。
(二)線上經營重視不足。許多企業在成立初期在阿里巴巴網站宣傳自己產品時候,是從其他的企業復制粘貼過來的網圖,打開網頁查看產品狀況的時候,千篇一律的圖片映入眼簾,當時企業只是一些簡單的圖片,上面沒有關于產品性能的介紹,企業圖片大體上都是一樣的,看不出什么不同,就算企業產品質量再好都會錯失合作的機會,很多企業沒有發覺這一信號,還是一如既往的重復著簡單的操作,這樣的狀態不利于企業品牌的宣傳的發展。一個簡單的標志一眼就可以認出來是哪家企業的產品,獨特的企業標志就像是交了廣告費一樣,逐漸會形成品牌效應,帶動企業的發展
(三)出口意識不足。通過電子商務的發展,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農產品更多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制造業行業提起美國的卡特彼勒、日本的小松制作所、德國的利勃海爾,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這樣企業為什么能被很多人知道,不僅僅是他們產品具有先進性,更因為他們在線上的宣傳做的很到位,而我國的許多農產品銷售企業現階段只是單純的做著接受訂單加工發貨的工作,沒有想到可以通過開辟新的線上發展渠道提高銷量,面對一直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大環境,企業要出各方面品牌、宣傳去更好的把產品推向世界。
(四)網絡營銷的隊伍不足。在進行網絡營銷模式的構建中,需要利用到專業的團隊的力量,為農產品的發展合理的制定發展規劃。但是,在研究發現:雖然許多的農戶已經充分的認識到了網絡給農產品的銷售帶來的紅利,但是由于缺乏專業的營銷團隊,而這些農戶對新技術的運用能力不足,導致在消費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產品滯銷的問題。由此可見:缺乏專業的網絡營銷隊伍是現階段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電子商務時代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一)增加了銷售的機會。根據農產品的生長習性來看,不同的農產品生長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比如:在夏季,就是西瓜的季節。如果能夠利用網絡營銷的方式,利用固定的冷藏保鮮技術,那么,消費者就可以在反季的時候購買到自身所需要的產品。這樣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商家的銷售機會,擴大銷售渠道和銷售面積,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收益。
(二)提高了農產品銷售的準確度。在傳統的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由于顧客和經營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較小,許多的經營者并不能夠了解到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導致了大量的農產品難以銷售的問題。但是,在網絡銷售的模式中,消費者能夠直接和經營者進行溝通,這樣,既方便了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對于經營者來講,能夠及時的了解到顧客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提高了農產品銷售的準確度。
(三)擴大了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不同地區生產出的農產品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該地區和該品牌的形象,為此,在網絡營銷模式的構建過程中,各個企業應該充分的結合當地和企業自身的優勢,結合不同農產品的特性,打造出自身的優勢,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推動自身的發展。
三、電子商務時代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的有效創新策略
(一)提高銷售人員的專業素養。農產品網絡銷售要想真正的得到發展,首先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作為輔助支撐,研發銷售技術,開拓新的領域,新的產品和服務,從各個方面提高市場競爭力,在各個領域都要有相應的人才,農產品銷售企業應該加強對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培養一定的人才。為培養想要的人才,企業還可以不定期的選取一部分人員到院校學習,與大學生進行業務溝通交流,提高銷售人員的知識水平,同時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借此機會接觸到外貿企業,大家互相溝通交流,企業人得到了發展的建議,學生也接觸了企業對就業不再恐懼。即通過建立人才培養機制的機制,倡導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打造比較寬松的人才環境,為企業的人才培養充分奠定的基礎。另一方面,農產品銷售企業可以采取合理的獎勵制度留住現有人才,對于那些積極肯干,奮斗在一線的人員,提供員工補償,他們遠離祖國去國外做好銷售工作,當員工為企業奉獻了自己的所有時間,需要得到企業的表彰和獎勵,這樣也可以調動員工走出去的積極性,走出去就是企業最好的宣傳板。與此同時,企業可以在各個大學招收銷售人才和制造業的人才,可以通過校企實習,在實習期挑選優質的人才畢業后留在企業繼續工作,給予相應的薪資待遇,從根本上解決留不住人才的現象。
(二)研發先進技術。如何借助數據實現深度融合是農產品銷售未來面對的難題和重點。可以確定的是,實體店和網店相互合作的雙重模式是保持產業融合發展保持長久競爭活力的最佳選擇。農產品銷售在國內不同的地區,這些地區對于農產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企業不改進傳統的技術,不僅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還會影響企業的發展進程,落后的企業會慢慢被時代所淘汰。所以零售制造企業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產品周期,產品核心能力很大影響一個企業的興衰。提高農產品技術競爭力主要有一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面對不同企業的情況深入了解企業需求,量身定做生產方案,對于大型企業,企業可以加大投資力度,創建一個研發團隊,自主研發新的產品,在質量和生產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對于中小型企業,可以通過引進他國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創造和再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創造具有高競爭力的農產品。另一方面,在企業創新的時候,可以借鑒相關企業的落后情況和問題,實施模仿創新的戰略,避免同樣的錯誤問題發生在自己企業上,可以節省中間時間費用和資源費用,創新先進技術。
(三)以需求為導向,加快生產。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銷售,而銷售的主要來源則來自于人民的需求,因此,企業要從人民的需求出發,生產人民真正需要的產品,更好的促進產業的融合和發展。根據數字化的信息,在顧客下單之后,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生產,這樣的生產模式不僅能夠緩解企業的庫存壓力,并且能夠及時對接市場需求。該模式下,生產者經營的不確定性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各種成本大大降低。同時,隨著制造企業生產壓力減小,消費者不再承擔企業成本,這進一步增加了消費者剩余,從而促進了其消費。
(四)開拓國際市場。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開通線上跨境電商交易平臺,讓國外的客戶可以在網站上瀏覽到相關優質的農產品,吸引國外的客戶購買產品。農產品出口的線上端口還處于剛起步階段,現在是個信息發展的時代,網絡傳播速度迅猛,人們喜歡在網上購買性價比高的產品,這樣趨勢發展下去企業的跨境電商平臺發展會越來越繁榮,這對還在蹣跚發展的農產品銷售企業來說是個很大的機遇。零售企業產品出現產品積壓現象,企業應該轉變發展思想開拓新的渠道,把線上線下銷售一起抓起更快去促進企業的發展交易。跨境電商的建立可以解決零售業務聯系不便的問題,線上業務聯系同時也為企業節省很多資源,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很友好的。農產品銷售行業跨境電商線上辦公可以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抓住每次客戶咨詢的機會,對產品進行專業化講解,促進產品銷售,因此企業的數字化產業融合發展應充分利用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優化出口銷售渠道,同時也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五)完善物流體系。企業的產品從開始制作再到成為成品產品送到客戶手上,中間過程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物流運輸,所以企業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運輸規章制度做好物流方面的銜接,保證企業各個部門做到物流資源共享,及時處理好產品的售后服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客戶的信任感提高銷量。
四、結束語
研發先進的技術,開通線上電商業務,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引進人才等方法,對于企業也有了新的認識,每一個農產品企業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發展的道路上充滿了機遇和挑戰,企業的管理者要正視存在的問題想出辦法去解決,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袁翠紅.電子商務時代農產品網絡營銷創新模式分析[J].中國市場,2020(19):138-139.
[2]馮居君.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變遷及創新思路[J].鄉村科技,2018(6):117-118.
[3]王微微.電子商務視角下的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創新策略[J].農業經濟,2017(11):136-138.
[4]王建武.分析電子商務經濟下農產品網絡營銷問題[J].老字號品牌營銷,2019(4):60-61.
作者:孫潤霞 李軍 單位: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