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殘障人士旅游市場營銷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殘障人士出游特點分析
①出游動機。
旅游動機是人們參與旅游心理訴求的一種表現,是旅游活動產生的內在驅使力。通過對視力殘障及聾啞殘障人士的旅游狀況問卷調查發現:該群體的旅游動機主要有:“消除疲勞緊張,放松身心,享受和家人或者朋友在一起的時光”的休閑娛樂動因占63.3%;“近距離貼近自然,感受生活”的參與體驗動因占60%;“開拓視野,增長知識”的文化求知動因占53.3%;旅游是一種時尚,既可以豐富精神世界,也可與他人分享,該因素占40%。此外,“結交朋友,體驗異地風情”的實現受尊重需求的因素占30%。
②殘障人士的收入水平與消費結構。
經濟收入水平直接決定著人們旅游動機的產生以及旅游的需求與消費層次。我國通過個體就業、按比例就業和集中就業三種途徑解決了部分殘疾人就業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殘障群體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得到穩定的保障后的殘疾人,旅游就成了他們追求精神文明的通道。同時,殘障人士由于其生活工作環境的限制,其出游的動機更加的強烈。然而,殘障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全國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6.2%,因此,殘障人士的旅游消費相對較低。目前,殘障人士的旅行以協會或組織支持的團體旅游為主。此外,殘障人士出游的目的多是體驗和求知,旅游中在“游”的方面花銷所占比重較大,其他方面較少。
③出游時間。
殘障人士的閑暇時間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就業的殘障人士閑暇時間受到工作時間限制,大多在周末、假期或者工作的淡季;而未就業的殘障人士其閑暇時間則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因此殘障人士旅游市場季節性相對不太明顯,可供選擇的余地較大,靈活性較強。上述分析可看出,殘障人士雖普遍存在收入水平較低的情況,但是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滿足其旅游的需求是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尺度。殘障人士具有強烈的出游愿望,是政府與社會部門幫扶與協助的重要對象,從發展的角度看,殘障人士的旅游項目的開發不僅可以發揮品牌效應,贏得良好的社會影響力,而且能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爭取一席之地。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殘障人士的旅游項目無疑是旅游行業值得關注和培育的重要的目標市場。
2.殘障人士旅游市場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殘障人士旅游市場看似利益薄,但從長遠看,殘障人士的旅游將會是旅游業發展的短板。“短板效應”是各行業均衡發展的基本考量,因此,殘障人士旅游的發展已經成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對象。目前,國內旅行社基本上沒有專門針對殘障人士市場的產品設計和促銷,這反映了一個客觀存在的市場空缺。為此,下文通過SWOT分析論證開發殘障人士旅游市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①優勢。
殘障人士旅游市場具有規模大、消費特征趨同和政府政策與資金支持等優勢。殘障群體是規模龐大且逐年增加的群體,有著足夠大的開發空間,同時,這是一個還未全面開發的新興目標市場。這一目標市場的消費群體具有強烈的旅游訴求,設計定制化的旅游產品,有利于占據市場先機,而且,相對其他市場出游特點的多樣性而言,殘障人士市場更多地表現出一體化特征,這體現在出游動機、出游時間和消費行為及其水平等方面較多的趨同性,這種一致性便于旅行社把握其需求從而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旅游產品。此外,殘障人士的旅游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圭臬,其發展有著政府的政策與資金支持,有利于旅游企業殘障人士旅游市場的開發、運營與運作。開發殘障人士旅游具有較為深刻的社會意義,不僅會為旅游企業塑造良好的形象,同時也會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
②劣勢或不足。
殘障人士旅游消費水平較低,對價格比較敏感,且由于其自身障礙導致對旅游產品的無障礙性要求較高。因此,旅行社應權衡近期和長遠利益,關注殘障群體旅游消費的社會性和持續性。
③機會和挑戰。
就國內現狀而言,殘障人士旅游市場尚處于開發階段,潛在空間巨大。然而,對于旅行社來說,面對需要提供較高的無障礙性及專業性的旅游產品、又價格低廉,內容豐富的殘障群體,如何提供高質量的定制化服務可謂一種挑戰。以上分析顯示,開發殘障人士旅游市場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自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其旅游的發展備受外界關注,下文以海南海口市為案例,探討殘障人士旅游市場的開發策略。
二、殘障人士旅游產品設計分析———以海口市為例
1.海口旅游資源概況
海口又稱“椰城”,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人居環境極佳的中國優秀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豐富,不但擁有如“紅樹林”海上森林、“火山口”火山奇觀等罕見的自然景觀,還擁有許多著名的歷史人文名勝古跡,如五公祠(海南第一樓)、“百年老街”、海瑞墓等,以及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萬綠園、金牛嶺烈士陵園等主題公園。海口目前共有旅游星級飯店77家,旅行社146家,導游7000多名,旅游景點20多處,購物、娛樂、休閑、餐飲、住宿、商務、會展等服務要素齊全。
2.定制化旅游產品的設計
有別于常規的大眾化旅游線路,旅游產品的開發應針對殘障群體市場的特點進行定位。
①就殘障人士的旅游動機出發,可推出。
海島風光、海濱沙灘、河流、水庫和泉水、火山熔巖、熱帶作物等自然觀光類的旅游產品,例如假日海灘、西秀海灘、萬綠園、人民公園、白沙門公園和野生動植物園等。針對“開拓視野,增長知識”的文化求知的動機開發以歷史文化、特色活動為主題,具有濃厚的海口人文歷史特色的主題旅游產品,提升旅游活動的品味,如貶官文化之五公祠、清廉文化之海瑞紀念園、南洋文化騎樓等。火山溫泉療養、學習與交流中草藥、針灸、按摩、氣功等特色定制化的旅游產品等。讓殘障人士真正在旅游中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自信自強。
②針對出游方式,可推出。
a.互助游:肢殘與聾啞成比例組團、殘障親友團、雙休日游,志愿者團(志愿者與殘障人士一對一組團)等。b.專項游:聾啞人士團、盲人節專項團等。
③針對消費方式,可推出。
獎勵旅游;社會旅游。殘障個體單位,可以組織員工進行外出交流與體驗模式的旅游,例如盲人按摩店之間按摩技術交流等,使工作交流和休閑旅游相結合,更能激發殘障群體的自豪感和團隊歸屬感。社會旅游:由政府或協會提供資助補助,與志愿者和旅游社進行合作的形式,即體現社會人文關懷,又實現了人人平等,資源共享的理念。就海口這一具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開發殘障人士旅游市場在操作層面上具有可行性。
三、殘障人士旅游市場營銷策略
1.促銷手段
旅行社應根據殘障人士旅游市場的特點和產品的性質制定相應的促銷策略。旅行社可采取與相關協會、團體與單位的宣傳交流與合作的方式開展促銷。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方式:
①渠道營銷。
無障礙網站的不斷完善和普及,使得殘障人士網絡的使用率與日俱增,然而大多數網站對殘障人士的旅游宣傳都較為欠缺。旅行社應充分利用殘障人士對協會與身邊群體的依賴性來與協會或殘障群體的單位建立長期良好的互動關系。如定期對相關的群體與組織提供旅游信息,在自身已開發的旅游網站設立專門的殘障人士旅游網頁或版面,及時更新出游信息,并設置定制化訂購和即時反饋系統等。
②人員促銷。
殘障人士自身最了解其群體喜好,且相互之間容易溝通,所以殘障人士不失為良策之一。如邀請殘疾人協會(如盲人協會等)的殘障人士代表參與旅行社旅游項目的策劃,并賦予他們一定程度的決定權和自主權。把殘障人士納入旅行社的實際操作程序中,不僅可以使他們獲得一定的勞務補償,也可以使他們得到鍛煉的機會,從而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便更好地為殘障群體的旅游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
③產品促銷。
針對殘障群體價格敏感的特點,可使用會員卡和獎勵積分制促銷。如推薦其他游客或者團體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旅游團,就推薦的人數多少進行獎勵或價格優惠,這樣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品牌忠誠度。此外,針對殘障人士聚居集中的特點,可定期進行回訪和建議與意見搜集,發放旅游小冊子和視頻及印有旅行社名稱的贈品等,不僅加強殘障群體對企業的感性認同水平,同時也提高企業的社會認知度。
2.服務意識
殘障人士由于其自身缺陷的限制,加之其有限的受教育水平,物質消費水平較低及敏感自卑的心理等特征,使得他們對服務內容和服務水平有著特殊的期待。為此服務應成為整個營銷過程的軟件核心:提供專業嫻熟的導游服務以及靈活的產品組合,體現產品的服務增值部分;提供簡便快捷無障礙的預定方式,體現服務的水準;引導游客的互動體驗和參與,體現服務的藝術性;給予及時的信息反饋,體現服務的善始善終。此外,導游,這個一直被殘障人士認為是旅游活動的核心人物,在整個旅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針對殘障群體的特殊背景和需求,應該注意選擇具有相關經驗和特長的導游,這也是影響殘障人士對旅行社認同感的十分敏感的因素。旅行社在派出導游的同時,還可以和志愿者協會或社會組織合作,選擇有親和力、知識面較廣、組織能力強的志愿者作為幫扶“導游”,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旅游的安全性與整體全面性,也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殘障人士的旅游滿意度,同時增進各群體之間的友愛和諧。
四、結語
總之,殘障群體是一個具有特定的旅游需求和消費的群體,殘障人士旅游市場也是一個極富增長潛力的市場。對此,旅行社應從長遠計議,關注這個市場,充分意識到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針對殘障人士旅游市場的特點,為殘障群體提供高質量的旅游體驗,實現這一特定旅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劉何麗 田良 單位:海南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