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市場營銷專業雙創人才培養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不斷深入,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相融合成為各大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以及市場營銷專業的特點,提出了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421”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通過構建4個階段人才培養體系、建立2個雙創評價體系、建設1個雙創實戰平臺,實現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無縫對接,提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雙創意識和雙創實踐能力。
關鍵詞:雙創教育;培養模式;實踐平臺;創新學分;創業學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各行各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這促使企業不斷的引進專業市場營銷人才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因而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為了滿足企業的需求,很多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市場營銷專業。雖然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學校也加大了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但是通過調查發現一邊是企業找不到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營銷專業人才,一邊卻是大量畢業的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找不到理想就業平臺和合適崗位,其中尤以高職畢業的學生最為突出[1]。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缺乏創新,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缺少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導致培養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無法在短期內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而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還能通過創業實踐活動將所學的營銷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提升高職營銷專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以便學生能夠在就業中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
1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1.1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未緊密結合
目前山東省高職院校基本上都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但是很多院校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都是作為全校公共課程嵌入的,與專業教育相對獨立,并未與專業教育進行深入的融合,導致學生并不能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到創新創業實踐中去。
1.2創新創業實踐相對薄弱,覆蓋面有限
目前山東省高職院校開設的雙創教育主要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雙創實踐活動相對薄弱,雖然很多院校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業中心,但是參與創業活動的學生仍是少數,很多學生由于受到思想意識、自身經驗、資金、場地等諸多因素限制,無法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使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1.3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仍以虛擬實訓為主
雖然山東省很多高職院校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業中心,但是由于受到場地等資源的限制,目前參與創業孵化的學生數量還是極為有限。因此很多高職院校的雙創實踐活動仍然以仿真模擬的實訓為主,沒有辦法讓大多數學生真正參與到雙創實踐活動中去,體驗到真實的創業環境和創業過程。
1.4高職學生專業知識基礎薄弱
高職學生專業知識基礎薄弱,在技術上缺乏優勢,創業難度較大,風險較高。由于專業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專業技能水平的較低,缺乏技術優勢,與本科學生相比創業難度較大,創業風險也大大增加,因此高職學生創業比例較低。
2市場營銷專業“421”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421”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為核心,通過構建4個階段人才培養體系(雙創意識培養、雙創專業知識教育、雙創綜合技能實訓、雙創能力踐行)[2]、建立2個雙創評價體系(創新學分評價體系、創業學分評價體系)、建設1個雙創實戰平臺(市場營銷專業雙創教育互聯網創業實戰平臺),實現雙創教育從意識到能力到實踐的發展。4個階段人才培養體系,是指雙創意識培養、雙創專業知識教育、雙創綜合技能實訓、雙創能力踐行。每個階段設計相關的課程和實訓活動,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具體設計,見圖1。
2.1該模式的優勢
第一,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和無縫對接。這種融合并不是簡單的開設一兩門創業課程,而是以培養雙創人才為目標,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設置與雙創人才培養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緊密結合,將雙創教育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納入專業課程體系[3]。按照雙創意識培養、雙創專業知識培養、雙創綜合技能訓練、雙創技能實戰四個階段,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合理規劃。實現從感知到實戰,從低級到高級的雙創人才培養規律。第二,將雙創實踐活動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生的雙創能力實現全方位的實踐訓練。根據跟蹤調查,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五年內選擇進行自主創業的比例高達56%。這是因為高職學生因為起點比較低,在用人單位上升的空間很有限,很多學生不滿足于長期從事基層工作,因此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資源以后,很多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因此為了滿足高職學生未來創業的需求,我們將創業過程中的一些實踐活動與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相結合,并根據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需要涉及到的管理和營銷知識開設了相應的課程,并加大這些課程的實訓課時的比例,比如職業生涯規劃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建設、會計學、商品推銷技巧、市場調查分析等。第三,借用網絡平臺實現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的實戰活動中,同時借助網絡平臺也可以降低學生進行創業實戰的風險和成本。根據調查,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在校學生中具有創業意愿的學生比例高達46%,但是由于缺乏經驗和資金以及可靠的進貨渠道,很多學生雖然有創業的想法但是卻不知道從何入手,在面臨諸多風險和困難時大多選擇了放棄。該模型以互聯網平臺,建立了網絡實踐平臺,在實踐操作中學生以團隊形式,以類似招商引資的方式自己聯系合適的產品,并在該平臺上進行推廣和銷售。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商務溝通和談判能力、營銷策劃和推廣能力以及銷售業務能力,同時還降低了學生創業的風險和成本。第四,借助創新學分和創業學分的設置,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戰的積極性。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該模式首創了創新學分和創業學分,根據學生創新和創業的成果進行量化考核,并賦予不同的學分,同時該學分可以代替專業選修課的學分,以此鼓勵學生積極投身于創新創業活動中。
2.2該模式的具體內容
2.2.1構建四個階段雙創教育培養體系
為了能夠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育的緊密融合,“421”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高職市場營銷專業雙創型人才為目標,按照循序漸進的人才培養規律,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體系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雙創意識培養、雙創專業知識培養、雙創綜合技能訓練、雙創技能實戰。第一個階段是雙創意識培養階段,主要安排在大一上學期,在此期間結合對學生專業介紹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通過創新思維訓練、創業故事匯、創業論壇、創業沙龍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和創業意識和熱情。第二個階段是雙創專業知識培養階段,該階段是在前期培養了學生的雙創意識之后,根據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和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培養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安排相關的基礎知識課程,主要包括創業基礎知識、經濟法、會計學、市場營銷、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與團隊建設等。這個過程主要是安排在大一下學期。第三個階段是雙創綜合技能實訓階段,該階段是在前一階段學生掌握了基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專業技能和雙創技能的實訓階段。該階段主要是借助課堂實訓、實驗室軟件實訓、專業技能大賽三種方式來實施。課堂實訓主要是市場調查分析實訓、商品推銷技巧實訓、網絡營銷與推廣實訓、營銷策劃方案設計實訓、客戶管理實訓、商務溝通與禮儀實訓。實驗室軟件實訓主要包括創業模擬實訓、ERP沙盤模擬實訓。專業技能大賽主要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取得創新學分。該階段主要是安排在大二兩個學期。第四個階段是雙創能力踐行階段,該階段是前三個階段的培養基礎上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創業實踐過程中,在該階段根據學生自主創業難度和風險較大,同時不太容易考核,采用自建網絡實訓平臺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該網絡實訓平臺進行創業實踐活動,通過考核學生的產品管理、店鋪管理、銷售業績等賦予學生創業學分。該階段主要是安排在大三第一學期。
2.2.2構建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實踐平臺
為了給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機會,該模式建立了基于微信平臺的樂購碼頭電商平臺,在該平臺上學生可以以團隊形式管理自己的店鋪,比如產品的考察與引進、產品資料的設計整理、產品定價、宣傳與推廣、產品配送等工作,將根據對每個團隊的店鋪管理情況、銷售業績等,考核確定每個團隊的創業實踐成績和學分。
2.2.3創新和創業學分體系的設置
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該模式創新性的設置了創新學分和創業學分。創新學分主要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參加“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學生,經指導教師確認,驗收合格獎勵0.5-2個創新學分。第二部分主要是針對學生參加的系列競賽活動、參與的科學研究、公開發表的作品、獲得的發明專利等,經學校認定合格者可獲得0.5-4個創新學分。創業學分的評價主要依據學生在高職市場營銷專業雙創教育網絡創業實戰平臺上的招商情況、網絡調研情況、網絡推廣活動、創業規模和銷售業績進行考核,經鑒定可獲得4個學分。創新學分和創業學分可代替專業選修課的學分。
3市場營銷專業“421”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措施
第一,建立雙創教育背景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421”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學分和創業學分評價體系。創新學分主要依據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大賽獲獎、發明專利、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等進行考核鑒定,根據創新的程度經鑒定可獲得1-3個學分。創業學分的評價主要依據學生在高職市場營銷專業雙創教育網絡創業實戰平臺上的招商情況、網絡調研情況、網絡推廣活動、創業規模和銷售業績進行考核,經鑒定可獲得4個學分。作為該模式的創新之處以及最終的落腳點,創新和創業學分的考核標準和評價標準體系的設計將成為該模式運行過程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該模式的積極性。第二,構建高職市場營銷專業雙創教育網絡創業實戰平臺。高職市場營銷專業雙創教育互聯網創業實戰平臺主要是實現雙創教育從意識到能力到實踐的發展。該平臺主要是以微信商城的形式進行構建。學生以團隊形式申請入駐,每個團隊自己進行市場考察引進產品并進行產品維護和店鋪管理以及產品推廣,后臺自動記錄相關的銷售數據和推廣情況。建立該平臺的主要目標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創新創業的實訓和實戰平臺,提高課程實訓、專業實踐的實戰性和真實性,在實戰中鍛煉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這個平臺一方面可以實現對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的考核,同時也能為學生搭建一個真實的創業實戰平臺,激發學生進行創新和創業的積極性,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第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高職學生由于起點比較低,專業知識基礎薄弱和技術水平較低,在創業過程中必然需要專業老師的指導。而作為學生的創業導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社會經驗和實戰能力,因此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就成為該模式實施的重要基礎。這就需要一方面鼓勵專業教師積極投身于創業實踐活動中,另一方面鼓勵專任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積累實戰經驗,以便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同時通過校企合作,聘請優秀的創業者擔任學生的創業導師,多管齊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玉雅.市場營銷專業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品牌,2014(12):170-171.
[2]劉滿芝,呂雪晴,吉峰等.基于“三三四”模式的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以中國礦業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35):94-96.
[3]曾艷.高職創新創業“認知—實踐—孵化”螺旋漸進式人才培養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8(7):63-66.
作者:趙晶琴 謝海軍 李鳳琴 彭志榮 高國棟 單位:青島濱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