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營銷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地區都迫切想要樹立特色農產品品牌來提升本地區農產品競爭力。本文以浙江省上虞蓋北葡萄為例,通過發展特色農產品品牌,凸顯農產品經營中的區域優勢,走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營銷之路。
關鍵詞:農產品;區域品牌;品牌營銷
在當前以知識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快速變革和發展的時代,傳統的農業發展相對低迷,除因地緣形成的區域農產品之間的相互競爭,我國的農產品市場還要受到國外進口農產品的沖擊。浙江省的農業資源相對較缺乏,但農產品的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強浙江省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工作。位于紹興市上虞區蓋北葡萄園,雖為區域小眾市場,但由于自身優越的地理條件,又憑借上虞區扎實的經濟基礎,在發展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成為擴大特色農產品規模,形成特色農產品產業的一面旗幟。
一、上虞區蓋北葡萄特色農業品牌現狀
(一)葡萄種植業建設基礎扎實
蓋北鎮坐落在孤峰獨秀的夏蓋山北面,背山面海,這里地理位置與氣候較為獨特,萬畝棚架葡萄集中連片種植,浙江上虞蓋北是上虞葡萄的主要產地。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蓋北地區開始大規模種植葡萄,三十余年間先后獲得“中國葡萄之鄉”、“全國庭院經濟高效產業專業示范鄉”、“浙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強鎮”等稱號。當前,具有1.2萬余畝的葡萄農業種植面積,常年生產優質葡萄產量多達2.5萬噸,成為集生產、科研、旅游觀光為一體的葡萄小鎮,當地也因此獲得“江南吐魯番”的美譽。
(二)區域特色農業品牌之路起步早
2012年6月蓋北鎮葡萄園區成功建設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整個園區是“農業生態園+葡萄文化欣賞+采摘休閑+特色餐飲”等多種旅游元素和形態全新組合的經營模式。園區內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農業合作社多達幾十家,近幾年游客數量累計達數十萬人次,園區內年經營收入可達數千萬元。由于早早走上特色農產品品牌經營之路,當前更是以引領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為契機,優化蓋北葡萄的經營和管理。
(三)區政府構建良好的政策環境
近年來,上虞復又推出“四季鮮果之旅”農業品牌,認真落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精神,立足本地資源,適應市場需求,創新推廣模式。在蓋北葡萄成功模式的示范下,上虞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0萬余畝,年產量22.5萬噸,產值3.2億元。中央政府牽頭出臺鄉村振興計劃,區政府結合上虞本地農業生產情況,在蓋北鎮不斷承辦一年一度的野藤葡萄文化旅游節、組織野藤葡萄開摘儀式、葡萄產業論壇、“野藤葡萄熟了”廣場文藝晚會、野藤葡萄精品擂臺賽等系列活動,不斷擴大野藤品牌的影響力。在政府強有力的政策計劃支持下,蓋北鎮的葡萄品牌有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較高的消費者認可度。
二、上虞區蓋北葡萄特色農業品牌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農產品自身的屬性限制
上虞蓋北葡萄成熟上市期為七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某些早熟品種,農夫采用相關技術可以在7月初便可成熟上市。水果講究時鮮,一般葡萄自支架上采摘下,在夏天常溫保存保質期僅在2到3天,冰箱保存至多延長3到4天,農產品銷售受到很大限制,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突破成了解決農產品銷售的重要關卡。
(二)銷售渠道結構單一化
當前上虞蓋北葡萄的年產量約2.5萬噸,大面積承包種植農戶其中主要以供應鮮水果市場,少量由食品廠收購,銷售利潤率微薄。近年來采取建設農莊和旅游觀光的模式促進銷售,雖有提高利潤空間,但也容易導致生產成本提高,延長投資回收期,最終導致農戶虧損更嚴重的風險;而小面積種植或自耕田農戶主要以零售方式,銷售利潤率較高于前者,但銷售量不穩定,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等方面的劣勢。總體上,上虞蓋北葡萄的銷售結構單一,急需要創新銷售模式,擴寬銷售途徑。
(三)自然環境亟待改善
農產品對自然環境因素天然的敏感度高,蓋北鎮毗鄰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一度曾因工業污染嚴重而影響蓋北葡萄品牌影響力。近年來,在大力推進保護環境的國策下,浙江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仍需要不斷加強環境監測,蓋北葡萄品牌的負面影響在一段時間內存在。
(四)域內同類農產品的競爭激烈
上虞章鎮龍浦地區葡萄品牌在近幾年發展迅速,擠占葡萄市場份額,憑借自身自然條件優勢,主打有機無污染特色。在如今,消費者重視天然有機、綠色和無污染的農產品市場中打響了品牌,勢頭強勁。
三、上虞蓋北葡萄品牌建設策略
(一)優化科技與農產品發展結合
蓋北后臨精細化工園區,園區是以精細化工為特色,重點開發醫藥和無機化學和相關化學產品的專業化工園區。蓋北依托園區科技,結合葡萄農產品特色,挖掘葡萄藥用研發、保鮮技術和生物優化品種技術,例如,高密度結構型的真空塑料袋和保鮮膜,培育新型雜交優良葡萄品種。極大限度的突破葡萄自身限制,輔之以先進的科學技術,拓寬產品內在價值。
(二)采取多種模式營銷
銷售模式不能僅僅局限于線下實體交易,同時也要研究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的形成機制,結合發展多種銷售模式。例如,發展網上電商銷售、體驗式營銷、口碑營銷和病毒式營銷等。“浙江蓋北野藤葡萄文化旅游節”比較之前更注重游客的參與性與活動的趣味性,在網上一款摘葡萄小游戲已經在當地朋友圈受到熱烈歡迎,本地社區茶飲品牌與野藤葡萄的趣味跨界。葡萄園結合旅游觀光和農產品銷售結合“農業+旅游”經營模式,2018年野藤葡萄園游客數量突破60萬人次,蓋北鎮配合上虞“四季鮮果之旅”品牌,打造符合葡萄特色農產品品牌,與上海市和浙江省內以及紹興市內的各大旅行社聯合,推出各類團隊游、自駕游活動,形成集采摘、品嘗、賞景為一體的葡萄文化旅游活動。
(三)加強環境建設,創建4A級景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粗放式的工業生產方式得到有效改善,環境污染等得到有效控制,過去犧牲環境換得經濟發展已經不復存在。如今,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反哺”環境發展、實施保護環境策略,努力提升環境質量。大力發展現代化蓋北葡萄基地,將綠色和健康的理念植入其中,真正打造蓋北鎮全國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蓋北野藤葡萄公園已于2012年6月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在建設成熟3A級旅游景區的前提下,向更高的4A級旅游景區標準要求自身,提高蓋北葡萄品牌內在涵養,以促進實際經濟效益。
(四)鼓勵創業,將“工匠精神”融入蓋北葡萄品牌
蓋北葡萄品牌之所以在市場競爭中容易被其他相同葡萄品牌搶占市場份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浙江省乃至紹興市范圍內的知名主營葡萄品牌的企業,沒有形成專業化葡萄生產基地。借助政府政策推動的東風,可由多家規范專業農業合作社牽頭,發展企業化生產、注冊企業商標,豐富蓋北葡萄品牌。品牌的重點不僅是一個具體有形外在事物,例如像名稱、標識和商標,而是要更加著力突出它是一種綜合表現,包含產品、服務和企業文化,體現了公司或企業的整體面貌。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區域品牌意識影響下,消費者的認同感是產品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最大的保證。克服品牌意識淡薄、個性化缺乏、比較優勢不足,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以“龍頭企業”帶領蓋北葡萄品牌發展,拉動整體產業經濟的增長,維護好蓋北葡萄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優勢,從根本上解決農戶分散、經營困難、銷售量低等難題。
(五)差異化營銷盤活蓋北葡萄品牌
在打造統一的品牌名稱、商標等品牌元素同時,區分消費者市場層次,針對不同市場的購買需求和消費者消費水平,推出不同的葡萄產品,例如針對不同口味的消費者,可以推出糖分含量高的“紅富士”,維生素含量更高的“巨峰”;根據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同,國際市場歐美國家更喜歡食用水果罐頭,例如出口的青葡萄罐頭,而國內市場葡萄干需求量大;針對飲料市場不同種類的葡萄濃縮汁,依靠現在的提煉技術十分容易就可以生產;包括還有禮品高端定制市場,未來都可以嘗試進入。一旦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品牌形象即可深入消費者心中,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更強烈的認同感,甚至自愿成為蓋北葡萄品牌的傳播者。總之,蓋北葡萄在昨日輝煌的基礎上,乘上科技和政策支持的快車道,以品牌建設為指引,開拓蓋北葡萄區域優勢特色品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王岱.“鄉村振興”背景下浙江農產品品牌戰略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8(05):61-67.
[2]沈鵬熠.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過程及其運行機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32(05):588-591.
[3]徐興兵.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下我國農產品區域品牌構建與運行機理[J].改革與戰略,2018,34(02):102-105.
作者:韓柱 汪筱蘭 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