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村經濟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三農問題始終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在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獲得了較大發(fā)展,管理效益明顯提高,但仍然不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主要從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的突出問題和應對策略展開分析,希冀給農村經濟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農村經濟管理;突出問題;應對措施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各級政府的惠農、支農、扶農政策不斷出臺,尤其是精準扶貧戰(zhàn)略的實施,為農村輸送了理念、資金、技術和人才,使農村得到較快發(fā)展,以實際行動落實了工業(yè)反哺農業(yè)、城市反哺農村。但作為農民最關心的經濟管理問題,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待相關部門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以進一步提高經濟管理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
1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的突出問題
1.1法治規(guī)章不健全
一直以來,農村經濟在我國處于弱勢地位,發(fā)展分散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客觀存在。這一現實情況導致農村財務狀況不佳,經濟發(fā)展力量薄弱,經濟管理不被重視,法制化、規(guī)章化程度較低。
1.2管理體系不完備
當前各級管理部門對農村經濟管理問題越來越重視,巡視督查直達基層,懲治村民身邊的“蒼蠅”毫不手軟,打擊農村黑惡勢力除惡務盡,純正了農村經濟管理的風氣。同時,精準扶貧走村入戶,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對農村進行蹲住式指導,帶來的先進管理理念極大改善了農村經濟管理狀況。
1.3干部隊伍能力弱
曾說過:“政策確定后,干部就是關鍵。”對于農村經濟管理來說,干部的作用尤為重要。上級的政策需要干部向村民宣講,國家的法規(guī)制度需要干部輔助督促執(zhí)行,關系村民切身利益的經濟問題需要干部協調解決。但目前農村干部能力素質與國家精準扶貧的需要還存在一定差距[2],尤其是缺乏系統的財經管理培訓。一些年輕大學生村官雖然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知識,但缺乏良好的溝通技巧和耐心的工作態(tài)度,不愿意做艱苦細致的工作。
2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突出問題的應對措施
2.1建立健全法規(guī)制度
法規(guī)制度是完成工作的重要保證,是群眾利益的保護神。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法規(guī)制度,明確各級干部的權力和責任,明確群眾的權利和義務,才能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責任落實到田間地頭,把履行義務當作理所應當。在建立健全農村經濟管理法規(guī)制度上,相關部門既要廣泛收集農村干部的意見建議,也要廣開言路傾聽農民的聲音,以提高經濟管理效率為抓手,把改善農民生活作為目標,重點抓好財務管理、審計、監(jiān)督等法規(guī)制度。
2.2構建完善管理體系
經濟管理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只有多措并舉,才能確保管理的質量效益。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就是給干部和群眾一個清晰明確的農村經濟管理說明書,讓大家在工作中避免隨意性,降低失誤率。管理體系應當疏、堵結合,“疏”指的是加大投入力度,在經費劃撥、干部培養(yǎng)、考核激勵等問題上,加大力度,給予政策上的照顧、資金上的支持和人力上的支援。“堵”指的是明確工作流程和經濟管理的各項工作,尤其是涉及到資金、土地等敏感問題,如何研究、如何決策、如何執(zhí)行,要有清晰的路線圖。
2.3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加強干部隊伍的選拔、培訓、使用、考評、晉升和退出機制研究,全方位提高農村干部的管理水平。在干部選拔上,注重“土洋結合”,既要選拔年輕的大學生村官,也要遴選優(yōu)秀的村民,確保干部隊伍的結構合理。在培訓和使用上,既要用也要訓,以崗位任職培訓為主,以集中理論輪訓為輔,定期組織學習培訓,提高經濟管理素養(yǎng)。在考評上,堅持少考、嚴考和幫考,不把考核變成負擔,確保以考促建、以考強能。在晉升和退出上堅持成熟一個晉升一個,堅決剔除不合格干部。
3結束語
農村經濟管理是三農問題的關鍵,是農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要實現農村發(fā)展、農業(yè)復興和農民富足,就要正確認識當前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建立健全的法規(guī)制度,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同時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參考文獻:
[1]蔡淑秋.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8):152-154.
[2]肖云.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三農論壇,2017(2):21.
作者:耿志力 單位: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