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計算金融學課程教學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前沿科學
計算金融學是一門前沿科學,其前沿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計算技術具有前沿性。伴隨著計算理論的深化、計算工具的創新和計算實踐的發展,計算技術日新月異,不論是軟件或者硬件都處于持續進步更新的狀態之中。所以在該課程的教學中,計算軟件的選擇必須跟緊時代前進的步伐,針對金融行業的需求選取國際上廣泛使用的主流軟件系統,使學生能夠通過課程的學習獲得最實用,最前沿的計算技術。另一方面是將計算技術應用于金融行業的方法具有前沿性。計算技術的發展為解決金融系統中的大規模、復雜性的問題提供了可能,隨著計算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廣泛應用,金融活動正從一個完全不可控的過程轉變為一個可預見的科學決策過程。例如我國部分商業銀行通過云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存儲、分析,挖掘有效信息,為其金融商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技術解決金融問題的思維方式,特別是要結合我國特殊的金融市場發展現狀,引導學生通過計算技術來對金融問題進行分析模擬。
(二)交叉學科
計算金融學是一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形成的新興學科,是金融學、數學與計算機技術三科交叉的產物。所以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覆蓋面廣,主要涵蓋了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等金融學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于金融學理論體系及其分析框架和思維方式有一個系統完整的認識,是學生分析研究當下金融形勢及熱點問題的理論基礎;二是數學分析、數學建模等相關的數理知識內容,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才可能靈活運用各種數學模型對金融問題進行求解,同時金融建模、數值計算內容也是計算金融課程的關鍵與難點;三是計算方法與軟件操作、程序設計等計算機技術內容,運用高科技技術為大量金融數據分析與復雜數學建模過程帶來便利。總的來說計算金融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其教學要以金融背景為前提,以數學建模為研究基礎,以計算機為研究工具,凸顯計算,通過對海量金融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及模擬以求解金融領域內存在的實際問題。
(三)仿真模擬
仿真模擬是計算金融學的一大獨特之處,與傳統金融研究方法相比,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對金融問題進行仿真模擬研究,其結果更貼合實際,其研究計算過程更加簡單。比如在進行期權定價時,傳統金融研究更注重利用數學推導期權價格均衡點,通過求解方程的方法來得到定價,定價過程十分復雜繁瑣;計算金融學則是借助計算機進行模擬仿真,通過數值逼近的方法為期權定價提供決策支持,定價方式更為快捷和科學。仿真模擬可以說是計算金融學的一大創新點,在教學中應突出課程仿真模擬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金融仿真模擬實驗。
二、計算金融學課程的教學對策
針對計算金融學課程前沿科學、交叉學科,仿真模擬的特色,結合本人對該課程的理解與教學經驗,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程考核機制等方面給出以下教學對策:
(一)統籌兼顧教學內容
計算金融課程的教學內容覆蓋面廣,包括數學,金融學,計算技術三科知識,其內容多而雜,所以教學內容上的統籌兼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數學部分,數學建模的內容是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計算金融課程時的一大難點,由于大一時開設了微積分、統計學等數學基礎課,所以教學重點要放在數學建模原理的講解上,要使學生摸透建模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在金融部分,要以講解金融基礎知識與金融熱點問題為主,引導學生進行課后的自主學習來拓寬金融知識面,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在計算技術部分,可將計算技術內容的講授穿插在數據分析以及金融建模的講解之中,以具體問題給同學演示軟件的具體操作方法。課程的教學內容要以金融學的知識為主線,注重數學建模思想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輔之計算機技術運用的實際操作知識,將金融理論、數理思想與計算機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做到教學內容上的面面俱到。
(二)合理引入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教學方式,學生通過在課堂分析和討論原始案例,從而提其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計算金融課程的學習中,其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要求高,單靠老師上課對于理論知識,建模思想的闡述與講解,是無法達到將知識靈活運用的教學目的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入教學案例,特別是中國金融市場中的計算案例,通過引導學生對這些具體案例的分析與討論,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使學生從案例中體會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學會如何將知識進行遷移以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學生對知識不再只停留于課本上。但是教學案例要求精而不要求多,我們只需從分析,建模,評價等計算金融學的主要環節將經典案例講透徹即可。
(三)積極仿真模擬實驗
計算金融學的仿真模擬特色是該學科的精髓。在課程教學中,我們要積極開展仿真模擬實驗,搭建仿真模擬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形成各種仿真虛擬金融市場,構建證券市場仿真模擬,期貨期權市場仿真模擬,金融風險控制仿真模擬,金融產品設計創新仿真模擬等金融實驗為一體的仿真模擬實驗體系。仿真模擬實驗可以有效解決教學中驗證性實驗向探究性實驗轉變的問題,同時學生通過其仿真實踐可具象地了解各金融活動的主要環節和金融市場的現實環境,為學生畢業走入社會后的創業和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大力開展課程競賽
計算金融課程實踐性強、難度高,一般來說僅僅憑借老師課上的知識講解,學生是不可能透徹掌握該課程學習內容的,所以應在課外為學生提供一些實踐的機會,利用課余時間大力開展課程競賽的活動。計算金融課程競賽可仿照計算機系的程序設計大賽,學生可以自由組隊,以小組為參賽單位,設立優勝獎項及獎品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具體比賽內容則可以是金融產品定價的求解與計算,金融產品的設計等兼具專業性,實踐性與創新性的項目。大力開展課程競賽,這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及課后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
(五)全面推進上機考核
當前,由于學校設施等限制,計算金融學一般采用閉卷的考試形式,學生最終考核成績是根據閉卷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綜合確定的。但是計算金融學是一門實驗性與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十分注重金融理論分析和實際計算結合的能力,閉卷考試并不能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考察,因此要在課程教學中全面推進上機考核。大部分院校現已實現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上機考核,這為計算金融課程上機考核提供了借鑒典例,我們可以仿照計算機基礎的上機考核模式來設計構建計算金融上機考核模式。其一要大力建立和充實課程試題庫,我們可以將金融案例分析、金融建模、資產定價、金融產品設計等類似具有較強實踐性的題目納入其中;其二要著力建設網絡考試的平臺,使課程的無紙化考試成為可能。相信上機考核模式的全面推進,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計算金融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有利于培育出更加優秀的實踐型人才。
作者:湯凌冰 彭品 周雅倩 單位:湖南商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