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專業實踐金融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辦學定位要求著重于金融專業實踐
隨著金融的快速發展,金融產業也向鏈式化發展,金融人才需求呈現多樣化。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我們金融學人才培養的定位就不能僅僅盯住高端人才,更要培養更多能滿足實際需求的的人才。河南工業大學作為河南省屬重點院校,就其教育質量及其辦學基礎、辦學條件、辦學層次來看,與國內985、211層次的學校有一定差距,國內985、211層次的學校對學生理論培養要高于我們,這些學校培養學生的目的在于從事理論研究的比例要大,所以,我們應錯位發展,著重于應用型人才的定位,努力培養和造就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重實踐的應用型金融人才。
(二)教學現實要求注重實踐技能提升
在我校金融學專業每年考取碩士研究生大約為20%左右,說明80%的學生要就業,就業就面臨著到工作上需要實踐技能。我院金融專業學生在四年大學的學習中,學習了40門、50門課程,考試歷經數百次,他們肯定學了很多理論知識,但學生們的實踐技能提高不多,所以,我校更要注重實踐技能的提升。
二、金融學專業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校外企業接納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我校金融專業雖然建設了幾個校外基地,基本滿足了學生專業實習的需要。但總體上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企業在接納、指導與管理實習生方面的積極性不高,企業提出你學校能給我企業帶來什么?這一方面是由于企業作為謀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經濟主體,其從事任何一項活動都要盡可能地謀求經濟利益,尤其是金融企業更多地從事腦力活動,其工作空間限制了接納更多的人員。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中國的校企合作的相關政策不完善,導致企業參與合作的熱情不夠,多數合作都是基于金融老師個人與金融企業管理人員的私人關系而開展,存在臨時短期化的傾向。
(二)校內實驗室有限
我校現在沒有單獨的金融實驗室,為全院四個專業共享的商務仿真實驗室,具有200個機位,而學生占全院一半,加上中英國際學院一屆180名學生。總體來講,我院實驗室的機位近五年基本沒有變化,而學生在增加,所以,可以看出實驗室有限制約了實踐課程的開展。
(三)師資力量薄弱
金融學系師資目前14人,隨著學生人數增多,每位教師平均每學期擔任三四門課,任務負載,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在總體師資緊缺的情況下,從教金融實踐的教師數量更是稀缺,從事金融實踐的教師也就是五六名,導致開發的金融實踐課程有限。
三、金融學專業實踐發展的對策
(一)重視金融實踐教學,加強金融實踐教學考核
我們應加大課程實踐教學的力度,強制性地對課程實踐教學進行管理,要嚴于一般性的純理論性的課程的管理,要求每位教師至少開設一門實踐類課程,硬性要求教師加大對金融實踐教學的投入,對學生可實行“實踐卡”制度,要求學生對“必學”項目必須過關。
(二)重視“以我為主”的金融實踐教學,加強校內實驗室建設
金融實踐教學要通過“以我為主”校內模擬實驗室開展為主,在實驗室里模擬業務設計及金融核算組織程序,可以使學生分班級,盡可能在實驗室小班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實踐課程在校內進行,能夠多次仿真模擬,大大降低實習成本。同時,可轉換角度,請金融企業的工作人員到學校的實驗室來,做學校的教學實踐教師,以很快傳遞的工作經驗。
(三)增加經費支持,激發教師開設實踐課程的積極性
目前,由于傳統教育對實踐課程不重視,絕大多數老師喜歡開設理論講述課程,而不喜歡開設或承擔實踐類課程,所以,建議學校對老師開設的實踐課程在經費支持、課時費等方面進行支持,形成不是要我上,而是我要上的局面。
(四)重視實踐課程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從事實踐教學的老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盡可能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模擬訓練系統。同時,為調動學生學習金融實踐課程的積極性,對學生利用金融實踐課程的相關軟件發表學術論文、調研報告和參加各類科技創新活動,在學分、評優上面予以加分,調動學生學習參與實踐課程的熱情。
作者:汪來喜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糧食經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