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案例庫建設計量經濟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針對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不得體(重理論體系、輕實際應用,重方法介紹、輕能力培養)、教學內容不適時(最新前沿知識內容偏少,缺乏案例教學內容)、考核方式不科學(輕視課堂討論與課程論文的考核)、教學定位不明確(專業劃分不清晰,所有專業講授同一知識)等問題,高校有必要開展案例教學。案例庫創建是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關鍵,豐富的教學案例和完善的系統功能是創建計量教學案例庫的兩大要點。
(一)案例庫的建設計劃
首先,從案例庫建設原則、團隊成員分工、案例覆蓋的課程范圍、案例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制定計量案例庫建設的總體規劃。其次,根據教學內容,優先選擇與時間序列、面板數據、聯動方程、二元離散、虛擬變量等主要計量經濟模型相關的、有能力和條件編寫的案例選題。再次,擬定編寫每個案例的提綱,確定以下問題:案例是否難度適中、篇幅適當,能否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完成討論;與教學進度是否匹配;案例類型是屬于分章節專業型案例還是綜合型案例。
(二)教學案例的撰寫
首先,根據建設團隊中各教師的專長及其所帶教學班的專業進行分工,通過撰寫、改編或購買已有經典案例等方式,收集、篩選相應類別的案例素材。要以案例標題作為唯一標識,盡可能涵蓋案例的主要內容和特色。其次,確定案例的邏輯結構,撰寫案例初稿。應根據學生專業的背景設計不同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考察學生對案例的理解。每個案例應配備相應的備注,指出注意事項或建議采用的計量方法、變量等。再次,初稿完成由編寫者進行修改之后,交由案例庫建設團隊其他一線教師和管理實踐者進行評閱,以考察問題設計是否恰當,用語是否準確。聽取他人建議后,教師要進一步完善案例。
(三)案例庫的維護
應根據不同的選題或相應的計量教學內容,將案例進行分類,從每一類別中選取典型案例入庫。要保證單個案例的典型性、真實性、目的性、可分析性、深刻性,并按照一定的規則對入庫案例進行編號,編號要反映案例的開發時間、類別等。入庫案例要定期進行鑒定和管理,案例庫要更新及時。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經濟熱點問題,案例庫要及時添加相應的案例,提出新的問題和方法,更新原有案例的數據,改編陳舊的案例或淘汰與當前教學內容、經濟現實不相符的案例,保持案例庫的新鮮度和時效性??傊?,要保證案例庫數量豐富、門類齊全、更新及時、符合國情。
(四)案例庫的課堂教學實踐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理論講解導入新課內容和知識點,并提出問題??蛇x定某一典型案例,以此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教學案例、掌握實踐操作事項及實驗中要達到的目標等。其次,學生分組就選定的某一案例選題進行交流和討論,組長負責分工,教師引導學生選擇恰當的函數形式、估計方法,準確判別模型是否存在異方差性、自相關性或多重共線性等問題以及軟件操作問題,幫助學生建立案例中心任務與新知識間的密切關系。再次,教師組織學生將討論結果按照規范格式整理成大作業或實踐報告,選拔優秀學生在課堂上報告案例的實現過程,并對報告進行講評。好的實踐報告可以作為下一屆學生的課堂案例,供學生模仿和參考。
(五)案例庫的網上教學實踐
要利用現有的網絡教學平臺搭建內容豐富的計量經濟學案例學習網站,包括案例教學設計模塊、網上案例管理模塊和網上案例學習模塊等。案例教學設計模塊主要包括案例結構和教學評價。案例結構是描述案例內容、案例類型,提供案例輔助資料、設置案例分析報告的提交要求等,并設計教學案例分析與評價表,提高實踐報告、網上綜合測試成績所占的權重。網站應該提供門類齊全的案例庫,網上案例管理模塊主要提供檢索、添加、編輯、刪除等基本功能。管理員可以為教師、學生分配不同的權限,引導其進行相應的操作。網上案例學習模塊是提供相關教學視頻、軟件、課件、實驗指導手冊等資料,實現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的協作交流工具。學生可以在線編輯案例實踐報告,查看和點評案例實踐報告,教師可以審定、展示優秀案例實踐報告。
(六)教學案例的完善
通過總結和分析綜合性案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建模思路。應鼓勵學生將某案例的分析報告或大作業拓展后公開發表,參與校級、院級課題的申請,并考慮與畢業論文結合起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案例教學結果,統計案例的選擇情況及與學生專業背景的相關性,總結學生案例實踐報告中出現的問題,并于每周一次的教學研討會上進行討論評議。教師根據教學過程的反饋,對所負責的案例進一步進行修改、完善,并修正案例庫建設計劃。
二、案例教學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和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分析、解決實際經濟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這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課外作業、課堂測驗、實驗報告、課堂討論、大作業成果階段提交等環節,及時檢查和反饋學生學習的效果,并針對學生作業、測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或點評,協助學生完成相關教學單元“吸收內化”“、理論加實踐”的過程。根據計量經濟學的內容,可設置5~6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進行檢測,完成5個實驗報告(一元線性回歸、多元線性回歸、異方差的檢驗與修正、自相關性的檢驗與修正、多重共線性的檢驗與修正,共包括10個小實驗)、2次課堂測驗、5次課堂討論、3次大作業成果提交、2次團隊合作、2次團隊合作心得。成績評定可以采取平時考評與期末大作業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平時成績占40分,由教師根據課堂討論、上機操作、課外作業和兩次課程測驗成績,按10分、10分、10分、10分的權重評定。大作業成績占60%(實驗報告25分,大作業報告30分,團隊合作心得5分)。其中,大作業報告與實驗報告要面向團隊進行評分,再以各成員在小組中的表現作為系數評定個人的得分;團隊合作心得(最后一次的合作心得必須對每個成員在團隊合作中的表現、優缺點進行評價,并給出評分)直接面向個人進行評分。大作業成績按優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個等級計分。能夠較好完成選題、數據處理、參數估計、模型檢驗、違反基本假設的修正、結果分析等過程的大作業,其得分為優秀。通過計量經濟學案例庫的建設和案例教學,我們預期可以達到以下目標和教學效果:(1)形成滿足不同教學層次需求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模式和實驗教學體系,激勵學生根據各自的專業背景選擇相應的案例進行分析,以適應數學基礎專業與非數學基礎專業、本科層次與非本科層次不同學生的需求與教學要求;(2)推動“問題導向型”、“雙向互動式”教學方式的實施,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案例分析掌握建模的思路、步驟與要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計量經濟學“經濟政策實驗室”的功能;(3)提供案例資料交流和共享的平臺,豐富和發展教學內容,促進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的協調配合,增強師生在課堂上的教學互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三、結語
本文系統闡述了案例教學對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強調了案例教學模式下計量經濟學案例庫建設的重要性,即根據不同的專業背景、不同的教學層次,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核方式、大作業制度、網絡教學平臺等方面構建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與實驗教學協調發展的教學體系,即以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為導向,分專業、分層次建設案例庫。教師要根據案例教學中的實踐情況及時進行總結和反饋,進一步更新和完善案例庫,保證教學體系能夠“頂天立地”,既能促進最新理論知識的傳播,又能以案例教學服務于實踐。
作者:齊亞偉 安錦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內蒙古財經大學財稅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