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經濟學時間概念及經濟時空反思,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眾所周知,經濟學時間框架依賴著時間背景且具有一定的經濟學思想邏輯,它對于解釋邊界有限制作用,而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的距離便是時間背景不同,古典的時間背景既擁有歷史時間又有資源時間,新古典主要突出的是靜態時間,缺少制約能力。為了更好的研究經濟學時間概念及經濟時空分析,提出認為經濟學應學習借鑒其他方面的時空觀,像相對論、社會學,并尋找新一代分析框架,這種新框架更助于分析合適的經濟學時間概念,突破了舊有的靜態分析模式,從某個聚焦點轉變為全局關注,同時,對于理性經濟人假設的條件轉變自我思維,將主觀與客觀進行有效結合。
關鍵詞:時間背景;時間概念;時空分析框架;科學范式
1時間背景對于經濟學的重要性
對于時間的概念大眾并不陌生,時間不過是一種認識和感受世界的方式及工具,人們利用此去熟知自己要認識的事務,而在經濟學中時間不僅僅是這一種單純的范疇,是連接經濟與社會的存在,近些年經濟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也讓時間概念隨之發生改變。時間背景對于經濟學來說是尤為重要的,經濟學的時間框架并不是隨意設定的,是按照一定的經濟學思維循序漸進,即使經常看到時間框架在分析中發揮的作用并不是很多,甚至被大多數人所忽視,但其實它潛在的作用可能會有決定性的影響。每一種時間概念的框架都有不同的解釋意義去解釋經濟學分析原理,因此,對于時間背景而言其將會很謹慎地解釋經濟學邏輯分析的邊界。經濟學需要自行定義和把控時間,就拿古典經濟學來說,古典經濟學流傳至今,經濟學從那時起關注的時間就已經不再是大眾所理解單純的時間,而是經濟學家定義的很復雜的時間,像生產時間、周期、勞動時間等。經濟學上的時間概念是各個流派所自行創立的,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邏輯時間也是構建其邏輯體系的核心要求之一。經濟學雖然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探索,從古典經濟學到新古典經濟學再到現在的演化及新制度經濟學等,但由于未有更新時間體系,使得靜態分析仍占主導,在研究上出現偏差。因此,經濟學上的邏輯時間仍要從理論體系出發,且在經濟模型上,其背景時間也決定了這個模型的時間框架。目前,各個學科的時間范疇和時空分析結構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經濟學的時間背景,對此對經濟學的思考仍不能就此停下,要不斷的尋找突破舊有理論的思維狀態。
2經濟學時間概念的變化
古典經濟學在處理時間上一般使用兩種方式:其一便是利用歷史的研究方式;其二便是利用勞動時間去對商品價值進行衡量,這兩種處理方式也使得經濟學在分析經濟現象時較為容易,其通過較為簡單的時間背景去觀察,但遺憾的是自身會受到時間框架的約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某些學派以歷史為背景去分析經濟學,但它與用靜態時間去分析經濟學的具有一定的類似性,在分析時大多關注群體,極其容易忽略個人,這就使得這些時間框架的周期較長,在進行具體分析時也很難比較。經濟學的時間概念從最初的歷史與勞動時間分析到靜態均衡分析,逐漸轉變為引入動態分析的努力與演化及時間序列的分析,期間更有希克斯等人研究的遺憾,最后到經濟時空研究的空白。就新古典經濟學而言,其內容主要包括消費理論、廠商理論及市場理論等,是根據大眾最基本的經濟行為及關系上去研究的,因此其時間背景與個體行為有關,具有一定的行為周期性,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與古典經濟學相比來說,這種體系的時間長度更短一些。新古典經濟學在研究時借用了牛頓力學的研究,塑造了其經濟人是完全理性的且關注利益最大化的假設,從而形成了這兩大理論,且通過假設、理論一一驗證的套路形成的學術規范性,對于經濟學的發展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3經濟學需要補充新的時空分析范式
經濟學雖然已經經歷了許多時空分析范式且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還需要補充新的能夠基期關注的相對時間,能及時結合空間因素的新時空分析范式,以便更好的填補在研究經濟學上存在的時空空白。絕對時間占大多數,如傳統力學,如用其去研究社會難免與社會現實不符,畢竟如若各種事務的發展路線軌跡都確定,沒有可變性是不可能的,經濟學的時間是相對的,其認為社會生活充斥著不確定性,時空之間的經濟活動也使得時間具有相對性,相對論從時空的角度研究物體運動,反過來的思路對經濟學具有較為典型的借鑒意義。在經濟學上研究相對時空分析,必須要建立即期概念。即期分析不同于時點分析,經濟學研究忽視即期問題,是由于無從下手或者來說根本不重視其重要程度,如若經濟學中時間無變化那么就顯得研究無意義,想讓時間有意義的方式便是觀察時段的變化,并對其進行分析。其實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過經濟分析上的即期理念,這認為過去或者現在的發生不能僅僅將它看作一個時點,因為時點并不能看到這一事件的發生過程,應將這一過去或現在發生的過程其視為時段。將相對時空分析運用于經濟學的研究過程中,還需將時間與空間相結合,相對論中時空聯系較為緊密,經濟活動中的時空也在相互轉化,及時有一定的變形,其時間分析也不應與空間分析相隔離。總而言之,經濟學需要不斷的學習借鑒其他理論觀點,補充新的時空分析框架,只有此才能更好的讓經濟學在分析時選擇合適的邏輯時間,突破舊有的傳統分析范式,從聚焦時點到關注過程,更好地達成一致性。
參考文獻
[1]張慧敏,孫國強.網絡組織的經濟學分析及其經濟優勢[J].經濟問題,2015,29(34):894-894.
[2]張思毅.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J].2016,15(29):100-100
作者:龔延倫 單位: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