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療保險費用支出的經濟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醫療保障日漸完善,醫療服務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醫療費用支出有著顯著的問題,對醫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有著一定的影響,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國民的就醫問題就無法得到保障。本文對醫療費用的收支不平衡問題,以經濟學的角度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醫療保險;對策
醫療服務的特別性,以及醫療保險管理主體之間不平衡性是我國醫療費用支出飛速上漲的主要內在原因。醫院、患者、醫療保險管理者三方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契約的完整性不足,醫療服務主體有著一定壟斷性,這是醫療費用支出增長過快的主要原因。由于醫、患、保三者各自的目的不同,三方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在意其它兩方的利益。由此可見,筆者通過本文積極地探討并合理地闡述醫療保險費用支出的經濟性問題,具有頗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醫療費用支出增長過快的原因分析
(一)醫、患、保三者關系目的不一致
醫、患、保三者都是獨立的經濟人,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對于醫院以及其它醫療服務機構對患者進行醫治時,除了收取對自己勞動辛苦所獲取的報酬以外,還會追求其它因素帶來的利益,比如:夸大患者的病癥,使患者過度接受醫療服務,延長住院時間,收取不適合在該醫院就醫的患者等等。對于患者來說,這個群體的目標是用最少的錢獲取最多、最好的服務,接受治療的同時通過保險來減少費用的支出。同時,急癥患者往往存在著病急亂投醫的現象,醫生會要求患者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檢查。對于醫療保險的管理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醫療保險基金價值的最大化。但三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利益沖突,三者互不相容,一方追求利益最大化必定會使另一方利益受到損失。故此,當患者與醫療服務機構進行一定的結合,達成利益共同體,與醫療保險管理者進行斗智斗勇,使醫療保險管理者處于不利的被動地位,而醫療管理者作為政府或者醫療保險基金結合體的,更加加重了與其他兩方的對立關系。
(二)醫、患、保三者信息不對稱
由于醫、患、保三方各自所擁有的信息沒有進行共享,導致了信息的不對稱性,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醫療保險市場的運營效率。首先,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存在著逆向選擇,被保險人在進行購買保險之前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但是保險人只能簡單的從病例中了解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因此,在信息占有的情況上,保險人明顯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對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做出有效、可靠的判斷,再加上法律上不允許保險人選擇被保險人,對于身體狀況不好的被保險人也只能進行投保。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著搭便車的行為,由于醫療保險屬于公共產品,沒有人愿意為這種消費進行付費,由于基礎的醫療保險服務具有這種性質,這直接導致了搭便車的行為的產生,因此,更加加重了保險基金壓力。
(三)醫、患、保三者之間的契約不完備
由于患者在進行就醫時,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對醫療服務機構有著極大的挑戰,疾病的復雜多樣、患者之間的差異、醫務人員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某些疑難雜癥需要現代高科技的手段進行醫治,由于這種手段存在著一定的秘密性,使得患者對自身的情況以及治療過程了解的少之又少。因此,對于絕大部分的患者來說,對治療過程產生的費用是不了解的,因此醫療保險管理者的工作難度也相對加大了。
二、控制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相應的對策
由于當前我國醫療保障基金層出不窮,有些甚至由縣級進行統籌規劃,造成了地區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平衡不利于各個企業進行競爭。對于醫患關系,由于雙方均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但其行為必須遵守成本效益原則,故要加強醫療保險監督和監管力度,增加處罰措施,降低醫療服務機構預期風險的收益,減少這種行為的發生。在保障基礎醫療需求的前提下,管理者應建立相應的制度,并對其進行規定,制定相應的保障體系。對醫療保險管理部門進行統一的管理,加強對資金的控制,避免出現保險基金不良運行的狀況。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如果想解決醫療保險費用收入支出不平衡的問題,首先要將醫療服務機構、患者、醫療保險服務管理者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好,防止各自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使保險基金受到損失,無法達到收支平衡。醫、患、保三者應該對自己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共享,防止信息的不對稱性所導致的種種問題。
參考文獻:
[1]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中國發展出版社,1996.
[2]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36
作者:朱長虹 單位:揚中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