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院校經濟數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忽視經濟數學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一向是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往往會偏重實踐操作課程而忽略各種基礎理論課程,以致理論課程課時受到一定程度的剪裁,其中就包括經濟數學這門基礎理論課。這樣壓縮了經濟課程的學時,無疑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和學生的學習難度。另外,經濟數學雖然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但在高職院校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偏低,導致學生學習投入不夠,熱情不高,嚴重地影響教學的開展。
2.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經濟數學課程仍采用“以教師為主,以書本為主”的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單一地沿用“引出定義、證明定理、例題講解、布置作業”的方式,向學生灌輸大量定義、定理和解題技巧。這種傳統教學方法只是把學生打造成裝載知識的容器,忽略了學生數學思維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學生考核方式單一
采用筆試方式進行學生考核,是高職院校一直貫徹的理論課考核模式,這種單一的考核模式雖然對維持教學秩序有一定作用,卻不利于學生的自由發揮。以成績來判斷學生學習狀況無法科學、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能力,反而增加學生心理負擔,降低學習的熱情。在這種考核機制下,學生只會疲于應付,無法做到數學思維的培養和數學知識的全面掌握。
二、經濟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經濟數學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礎課程,目前經濟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揭示了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筆者從優化課程體系、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素質的角度,對如何有效促進經濟數學教學改革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1.優化教學內容,構建校本教材
目前,高職院校使用的《經濟數學》教材往往不能結合高職學生的課程特點進行教學工作,一方面,教材內容上偏重理論知識,沒有突出經濟數學的實用性與應用性;另一方面,教材中所用到的定義、概念等基礎知識過于嚴謹,使學生很難從抽象、嚴密的邏輯體系中脫離出來,真正理解掌握教材知識。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可以制定以經濟應用為主線,對嚴謹的數學定理、概念等進行合理整合的校本教材。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減少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強調經濟數學理論與應用相結合
據調查,經濟數學教材中有關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應用實例非常少,導致學生不理解經濟數學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出相應的數學概念,避免采用過于專業化的敘述來表達概念的定義,減少經濟數學的理解難度。例如,在介紹極限的這一抽象概念時,可以從莊子所說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例子出發引出極限的定義,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直觀表象,降低理解難度。另一方面,教師要將經濟數學的理論與應用相結合,例如,運用極限的知識解釋細胞的繁殖、樹木的生長等問題。這樣結合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經濟數學教學方法,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樹立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的意識,提高了教學質量。
3.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如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關鍵。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往往遵循“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忽略了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因此,在經濟數學課程改革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專業特色,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達到更高的教學質量。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啟發式教學等多種方法,把數學問題具體化,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各種經濟數學問題,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樣不僅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數學學習枯燥無味的印象,提高了經濟數學在學生中的地位,還培養了學生從問題中不斷探討解決方法的獨立意識和創新精神,全面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完善經濟數學課程考核模式
單一的經濟數學課程考核,不僅不能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能力,反而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因此,高職院校應從學生出發,優化并完善經濟數學的課程考核機制。一方面,院校在考察學生基本知識掌握能力的基礎上,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考核。杜絕采用單一片面的考核方式判斷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要靈活多樣,除了筆試這種常用的方式外,還可以采用調查報告、論文研究、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不僅能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更促進了學生技能方面的發展。
三、結語
高職院校的《經濟數學》改革,是一項全面、系統、復雜的教學任務。因此,要結合教學現狀,不斷探索并研究出促進改革順利進行的有效措施,為培養應用型職業技術人才服務。
作者:王麗偉 單位: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