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能力培養目標下的經濟數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目標,確立課程建設思路
(一)以“必須”為原則構建課程模塊,突出職業教育的特征
課程體系的構建理念應強調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做準備,為訓練職業能力做準備,明確圍繞職業崗位工作實踐進行課程和組織實施的思路.
(二)以服務為宗旨精選專業案例
一是精選內容.按形成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需求,經過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加以確定.二是有機整合.把數學知識和經濟學、管理學的有關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強調對經濟管理類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的培養,在保持經典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注重適當滲透現代數學思想和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對體系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突出數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突出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應用背景,強調科學性、系統性、準確性和直觀性,注重可讀性.
(三)以應用為導向加強數學軟件的實用操作
在課堂上,滲透數學建模思想,以計算軟件帶動數學計算,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使學生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術應用能力;利用預測性的經濟問題,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開拓能力.
二、改革教學模式,實施課程建設
(一)以適應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選取和配置教學內容
高等職業教育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群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突出實踐教學;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改革教學內容,重新編寫適合高職特色的專業教材.教學內容要從注重理論和學科體系向注重實踐和就業能力轉變.適當加強幾何的內容,加強在經濟管理學科中更有用的多元函數微積分的內容,加強幾何與代數的聯系,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后續課程;適當更新教學內容,在經濟數學基礎課程現有的基本框架下,結合現代經濟學發展的要求,深入淺出地介紹微分方程的解的穩定性、不動點理論、優化及隨機優化等現代數學的思想、觀點和方法.課程體系體現以職業素質為核心,適當引入數學的歷史、應用和發展趨勢,數學對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數學的社會需求,社會發展對數學發展的推動作用,數學科學的思想體系,數學的美學價值,數學家的創新精神,并高度融入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實踐等要素,建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行互動的教學內容體系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始終.
(二)以提升職業能力為本位,改革教學組織形式
因此,一是推動啟發式探究式教學,促進教學互動,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讓學生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的養成;二是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云平臺,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拓寬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學習信息交流的渠道,實現資源共享,推動學習社會化的形成.總之,經濟數學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完善有效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開拓創新的精神.
(三)以提高人才質量為根本,完善評價體系
評價具有導向、診斷、甄別、選拔和發展的功能,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最終要通過評價來保障.從學生的綜合能力出發,制定適應于職業教育的“知識加技能”的考試制度,建立適應于區域經濟發展和職業發展要求的個人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科學確立評價指標,正確運用評價方法,定期測評學生實際達到的知識技能水平,從而指導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等的改革.
三、結語
經濟數學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經濟數學培養既具有扎實的數學理論基礎,又具有經濟理論基礎,且具有較高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在金融證券、投資、保險、統計等經濟部門和政府部門從事經濟分析、經濟建模、系統設計工作的經濟數學復合型人才.課程模式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和完善,只要勤于思索、大膽創新,只要是符合實際的課程模式,才能適應現代高職高專課程建設的大趨勢.
作者:夏冬群 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