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國發展數字貿易經濟效益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世界經濟進入了數字時代。數字貿易也隨數字經濟發展而出現成為極具競爭力的新型貿易形式,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本文以數字經濟全球化作為研究背景,深入研究了中國數字貿易的發展現狀,并從生產、消費、外貿及國內經濟等角度分析了中國數字貿易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得知數字貿易是中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因素之一,其將在中國對外經貿發展中發揮戰略性作用。
[關鍵詞]數字貿易;數字經濟;經濟效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世界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也使得全球生產力發展方式和全球生產方式發生變革。數字經濟國際化最直觀和最主要表現形式就是數字貿易,它是數字經濟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數字貿易也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動力因素之一,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具有深遠意義。
一、數字貿易的概念及特征
數字貿易是隨著數字經濟發展而出現的新型貿易形式,其對于全球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是目前為止,還未有具有公信力的國際組織明確地對數字貿易的概念及內涵進行定義。因此大部分國家采用GATT(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和GATS(服務貿易總協定)來規范數字貿易市場秩序(數字貿易產品歸類于商品時適用GATT,數字貿易產品歸類于服務時適用GATS)。2013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首次提出數字貿易的定義,即數字貿易是一種通過互聯網傳輸產品和服務的國內商務和國際貿易活動。具體又分為以下四類,一是數字化內容,如電子書籍、網絡游戲、音樂視頻等;二是社會媒介,如社交網站、購物網站等;三是搜索引擎;四是其他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如軟件服務、通過云計算提供的數據服務。中國目前對數字貿易的概念還尚未進行過官方定義,但在2016年舉辦的G20峰會中明確了數字經濟的概念,即“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1]數字貿易雖然沒有明確的權威定義,但是它是一種依托互聯網產生的,通過數字交換進行的貿易方式。與傳統的國際貿易方式相比,數字貿易具有以下兩個突出特征:一是貿易方式數字化。電子信息的高速發展減少了貿易中間環節,使數字貿易成本低于傳統貿易,極大地提高了貿易效率;二是貿易產品數字化。數字貿易交易的產品多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數字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新科技、高創新、高專利化的特點。
二、中國數字貿易發展現狀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進程使數字貿易發展蓬勃興起,數字貿易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日趨加重,國際市場上數字化產品和數字服務種類更加多元化。2020年7月中國信通院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指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占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6.2%,2019年占比同比增加1.4個百分點,對于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更加顯著。數字貿易是數字經濟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字經濟國際化的最直觀和最主要表現形式”。[2]雖然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具有差距,但是中國擁有前景廣闊的數字市場,數字貿易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2020年舉辦的第中國互聯網大會上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報告顯示,“至2019年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3.19億人,占全球互聯網用戶總規模的32.17%;網絡支付交易額高達249.88萬億元。這些互聯網用戶為我國未來數字貿易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3]
三、中國發展數字貿易的經濟效益分析
(一)數字貿易使全球價值鏈重構且為其擴張帶來新動力。價值鏈上各環節增值程度不僅取決于產品本身,還取決于增值環節發生的地點。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為提高產品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增值,依據各生產環節的要素密集度,分割價值鏈并將生產分散于不同國家和地區,不斷降低各環節生產成本。同時,“數字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數字貿易的進步,從而降低了現有產品的全球價值鏈組織協調成本,還提供了新貿易品及其相應的全球價值鏈”。[4]數字貿易的發展,可以帶來現有產品的全球價值鏈重構,復雜價值鏈日益收縮,生產貿易過程中冗余環節減少,生產成本降低,全球貿易效率也在不斷提高。從而,使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更多企業帶來增值空間。
(二)數字貿易的發展能夠帶來消費者福利。“數字貿易可以直接或間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數量和種類的消費品,更高效、更便捷的讓消費者了解產品和服務詳細信息,從而提升國內消費者福利”。[5]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中國居民日常消費結構也產生了變化,電子產品和服務所占比重不斷增加。數字貿易為國內消費者帶來更多新型的電子產品,如影像資料,社交網絡游戲娛樂,在線教育等不斷豐富著人們的日常娛樂生活;5G技術,網上支付,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和服務為生活出行等帶來便利,為消費者帶來了新的福利。從而隨著消費的不斷增加帶動經濟的蓬勃發展。
(三)增強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數字貿易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對服務貿易規模繼續擴大、貿易效率持續提高、貿易結構不斷優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ヂ摼W發展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興起,許多傳統貿易模式下無法提供的服務都變得可貿易化,服務貿易所提供的產品種類更加多元化;除此之外,越來越多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積極利用電商平臺將低成本、專業化的服務產品傳輸到世界各地,擴大了中國服務貿易的規模。數字貿易能夠使貿易雙方利用跨境電商平臺減少貿易環節和成本,加快貿易進程以及在貿易后期及時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售后服務。跨境電商推動了第三方支付方式的發展,物流服務集中,運輸障礙減少,促進技術服務貿易和知識服務貿易發展,優化了服務貿易結構。
(四)數字貿易為國內經濟“雙循環”提供動力。“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新發展階段、新環境和新的條件和變化提出來的,增強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決策”。[6]中國位居全球數字消費首位,也是除美國外最大的數字經濟體,網絡用戶數量,電商交易量,移動支付、在線教育等分支領域均居世界第一。隨著中國近年來數字貿易量的增加,世界貿易和競爭更多的集中在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中,它帶來的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變革是未來企業是否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關鍵。
四、推進中國數字貿易發展的建議對策
(一)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及數字化教育。中國已具備數字貿易發展的基礎環境,包括技術、政策和人才,中國數字貿易有望在未來繁榮發展,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但是中國數字貿易發展起步晚,相關規則制度不完善,數字貿易發展仍然存在阻礙。良好的基礎設施是任何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數字貿易蓬勃發展也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在數字貿易治理中應重視信息通信技術硬件設施的建設,聚焦中西部偏遠地區,避免出現新的基礎設施阻礙;重視數字貿易網絡平臺建設,如在線支付、數字銀行等,為中小規模企業數字貿易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數字化教育,重視計算機、法學、外語專業學科建設,不斷為數字貿易提供有競爭力的綜合性人才,利用人才建設提升中國數字貿易國際領域話語權。
(二)將數字貿易政策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在國際貿易領域,服務貿易所占比重不斷上升,而這些都得益于數字經濟的發展,服務貿易數字化趨勢不可避免。數字貿易已經被許多國家納入發展戰略中,并且這些國家對內積極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有助于數字貿易發展的政策規則和法律法規;對外積極參與多邊和區域協定數字貿易規則磋商。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發達國家如美國、法國、日本和英國相繼推出數字貿易發展戰略,越來越多國家更加重視數字貿易和數字經濟。為更好的順應時代潮流和發展中國經濟,中國也應該明確數字貿易戰略定位,根據本國現有國情制定出合適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明確發展目標,發展重心,掌握發展主動權;參考發達國家數字貿易戰略,學術界和政策制定者聯合研究中國國內數字貿易現狀,進一步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此外,政府還應建立有效的監督體系,確保數字貿易發展戰略實施效率。
(三)提升數字貿易國際話語權。由于沒有統一官方制定的全球數字貿易規則,現有狀況下數字貿易規則是隨數字貿易的發展更新完善的。發達國家例如美國通過TPP、CPTPP等多邊區域協定參與數字貿易規則制定,且取得了一定的主導權。中國對于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定參與程度不足,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嚴重影響了未來數字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發揮競爭力優勢。因此,中國政府應深入研究、學習、借鑒TPP、TISA、CPTPP等多邊區域協定中有關數字貿易規則制定的寶貴經驗,積極推動完善WTO框架下數字貿易規則制定,提升本國在數字貿易規則領域的話語權。協調各方利益分歧,減少貿易摩擦,在滿足各方合理訴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維護本國利益,為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把中國提倡的數字貿易規則引入到本國參與的貿易談判和協定中,促進全球數字貿易便利化和提升國際數字貿易合作水平。
五、結論
當今世界是經濟全球化和數字全球化的世界,數字貿易對經濟的影響作用也在不斷加深。數字貿易為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中國也應該在順應信息全球化的潮流中積極開展數字貿易,努力在對外貿易中獲得競爭優勢,占據主動地位。雖然中國數字貿易的發展還面臨競爭力不足,發展水平低,國際話語權不足等問題亟待解決,數字貿易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貿易市場。數字貿易的發展對于中國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在發展數字貿易的過程中應加強數字貿易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字貿易發展能力;提升數字貿易政策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鼓勵數字貿易發展;積極參與國際數字貿易規則制定,在未來數字貿易中獲得主動權。
[參考文獻]
[1]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R].2016:1-10.
[2]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R].2020:7-12.
[3]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20:5-12.
[4]劉洪槐.數字貿易發展的經濟效應與推進方略[J].改革,2020(3):42-44.
[5]朱賢強,何朋,胡豫龍.跨境電商對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和應對[J].經濟縱橫,2020(6):15-19.
[6]余淼杰.“大變局”與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新格局[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20(6):15-19.
作者:劉薇 張秋平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