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石化企業生態經濟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法律不健全。
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許多管理內容還不完善,特別是有些行業還沒有法律約束,在標準與法規上缺憾較多,法規不是走在發展前面,而是發現問題后進行補救的一種措施,形成了無法可守的弊端。這種法律上的不健全,就導致了非法分子鉆空子的機會,企業發財了,社會和人民健康受到了損害,有些企業沒有安裝環保設備,大量排放有毒物質,居民對該類破壞行為產生了極度不滿的情緒,但又無處申告,這種經濟與生活發展不平衡的狀態,嚴重影響了社會整體發展和進步,長此以往將陷入惡性循環。社會呼喚法律法規,相關標準制度的出臺已經成為人們完善法制觀念,健全法制社會的根本。
1.2工作不到位。
可以說石化企業是形成三廢的主要產業,社會發展離不開石化產業,只能通過合理途徑解決石化高污染問題,進一步加強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的方向。我國許多監督管理部門人員素質不高,檢查范圍不寬,經常會出現,執法人員前腳走,企業后腳就犯規,無視監督管理部門整改見議。從社會層面看,對生態經營管理理念貫徹落實還不夠徹底,沒能深入人心,人浮于事的現象還存在,特別是宣傳沒能到位,更不深入。不同的企業、不同的人對生態的理解也不同,存在許多偏頗。另外,一些監督管理部門自身就欠缺有效規范的生態管理經驗,更沒有形成管理經營體系,對工作制度不能及時修改和完善,也檢查了,也處罰了,但就是對企業生態建設工作效果不明顯。
1.3資金不足無法改造。
對廢物開發再次利用是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較多、不見效果。其實排污對于企業來說很簡單,安裝一套過濾裝置就完全可以實現空氣凈化標準。難的是怎么能將廢物變為可以利用的寶物,石化產業是一個大的系統,各個生產環節如果治理得當,則完全可以變廢為寶,石化企業環保改造其實比其他企業更為明顯。我國石化企業有大有小,大的就那么幾家,競爭對手不多,在節能改造上還是有一定技術實力的。主要就是小的企業,他們資金不足,競爭能力弱,只能靠其他方式來實現贏利目的,再一個政府把有限的資金都投放于大的生產型企業,對小企業扶持有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如果再投入節能改進,是很難擔負起這筆支出的,特別是一個節能改造需要大量投入,對本身就不怎么贏利的小企業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對生產就沒有資金了,進而形成現在的耗資高、產出低的不良群體現象。2008年奧運前期,我國出臺了塑料購物袋限制條例,但效果并不明顯,反倒形成企業塑料袋收費和人們不理解的情況。環保事業只有公眾團結一心才可以齊頭并進,如果社會中每一個人都能將環保事業看做與個人利益相關的問題,都使用環保綠色產品,那么社會全面實現環保的目標并不難。
2有效應對策略
2.1樹立生態經濟管理理念,提升環保意識
在新的社會形態中,石化企業應采用生態經濟方式科學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保證經濟效益前提下,考慮到社會效益,給社會和人們一個無污染、低毒害的生存空間。石化企業要從根本上進行管理,從戰略層面給企業重新定位,嚴格審定產品銷售渠道、凈化生產能力、健全市場渠道,從各個方面把握產品質量,給人們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管理人員環保生態理念的提升,也是帶動企業和社會進步的根本保證,企業可以聯合相關部門不定期舉辦環保活動、環保知識競賽、開展生態經濟問答等豐富活動,對企業內部進行全員環保意識教育,樹立員工責任感、使命感,增強環保信心和能力,為創建文明、和諧、環保的現代城市環境共同努力。
2.2擴充經費投入,實現清潔生產
石化企業加強新技術手段應用,通過使用良好的設備系統,把石化企業高污染、能耗高的環節進行環保處理,各個環節實施節能降耗目標。特別是在生產中對有毒物質要有效控制,堵塞各種管理上的漏洞,積極采用降低污染的環保清潔手段。政府可以出臺一系列扶持項目的政策,對節能好的企業進行一定資金政策上的支持,從側面給予肯定,幫助企業從高污染企業走出來,把社會環境的破壞減少到最低限值。
2.3實現綠色消費,提升商品流通安全環保
石化產業鏈較長衍生產品較多。我國每年生產的塑料袋高達160萬噸,制作出一噸塑料要耗費三噸石油,每年生產塑料的石油要用掉480萬噸。塑料袋是不分解的白色污染主體,成分為不可降解的聚乙烯,我國出臺了有償應用塑料袋的相關規定,也是限制使用塑料袋的一種方法。只有從根本上源頭上解決問題,才能把綠色消費意識植入人們頭腦中,銷售方以及生產主體應承擔宣傳管理責任,增強消費者綠色環保意識,盡量的做到資源節約,有效處置消費剩余物質。甲醛、汽油、硫酸等也是石化產品,銷售方在經營階段中應確保平衡統籌,實現資源的合理優化,合理的組織營銷,加強經營管理指標力度,科學進行消費管控,行使社會責任。運輸、采購要用可靠的設備容器和專業用具。對經常應用的閥門部件和易形成老化變形的各類密封原件,要明確檢定維修、更新應用的具體時間的周期,嚴格按照規章執行,在運輸中,要讓運輸人員知道運輸物質的屬性,精通預防泄露或散失的技術策略,提升環境保護以及安全工作意識。對那些不重要但能普及知識的產品,要把相關信息準確傳遞給消費者,倡導合理消費。對銷售以及運輸階段中形成的廢料,要創建專項處理廢料的工作機構,進行有效的處置。
3結語
石化企業作為社會支柱產業,是社會經濟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只有制定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引領綠色消費,實現清潔生產,提升環保意識,才能真正開創石化企業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實現健康、良好、和諧的經濟建設新形態。
作者:楊延平 單位:中石化天然氣分公司